北證50盤中暴漲12%!A股創投公司聞風而動這些掛牌公司被機構悄悄投了
《科創板日報》11月21日訊(記者 陳美)11月21日,北證50指數出現異動,盤中一度漲近12%,刷新歷史單日最大漲幅,截至收盤時漲幅仍有4.51%。盤面上,個股表現活躍,星辰科技漲停,流金科技、志晟信息、旭杰科技、三維股份等多股漲幅超20%。
在北交所指數和個股大漲之時,A股創投概念股也隨之走強,午后遠望谷漲停,創業黑馬、魯信創投、市北高新、中關村等跟漲。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北證50異動與北交所做市商擴容有關。“與以往相比,此次擴容規模更大;在做市商制度改革之下,更能激發做市商熱情,提供更多流動性。”
A股創投公司:服務更多“專精特新”企業
據工信部表示,截至9月底,已累計培育創新型中小企業21.5萬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9.8萬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2萬家。其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里,民營企業占95%左右。
今日,漲幅靠前的創業黑馬董秘辦人士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公司一直在聚焦、服務專精特新企業。“北交所的定位非常明確,就是有限培育專精特新公司。而創業黑馬在知識產權、高新技術上與各地省市縣區的企業合作,其實可以覆蓋到專精特新公司。”
上述董秘辦人士表示,在知識產權培訓的深度上,今年以來公司一直在拓展,特別是算力算法上。“目前創業黑馬已與不少機構達成意向,在職業培訓、大模型預訓練進行合作。”
魯信創投董秘辦人士也表示,北交所主要是專精特新。“雖然公司沒有全面聚焦專精特新,但專精特新企業確實是A股上市的后備軍。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專精特新企業多達1600多家,占超過30%。所以,在專精特新中挖掘項目,也是尋找有潛力的公司方法之一。”
隨著北證50指數暴漲超10%,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也有投資者詢問華金資本,旗下基金是否有參投新三板或北交所待上市公司。此外,多家券商也被詢問有多少個保薦項目已經上市,或與北交所有關。
對此太平洋證券表示,今年有1-2家北交所IPO申報計劃;海通證券稱,會抓住并購重組及北交所業務機遇。
淘金北交所 這些公司被頭部VC投了
作為A股上市的后備軍,工信部表示,1-7月A股新上市企業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占比是60%,充分展現了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的韌性和活力。
以證監會最新披露的IPO首發數據為例,截至11月16日,有9家北交所公司IPO首發申通通過,包括合肥匯通控股、安徽古麒絨材、安徽晶奇網絡科技、深圳駿鼎達新材料、深圳達科為生物、廣東美信科技等。
就北交所本身來看,《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部分掛牌公司也被創投機構相中。
在廣道數字的機構持股名單中,深圳高新投赫然在列。后者以56萬股位列為第七大股東,對應市值為889.28萬元。近日,這家公司接連走出上漲行情,股價達到15.88元。這是一家專注城市公共安全數字管理企業,近日宣布成為華為認證級解決方案開發伙伴(ISV/IHV),由此受到資本市場高度關注,機構紛沓而至,密集調研。
此前,廣道數字就透露,華為已全部通過廣道數字多維數據融合治理平臺聯合解決方案測試項,將解決客戶由業務系統割裂建設導致的“數據孤島”問題。此外,深圳高新投還持有科達自控162.88萬股,對應市值近2000萬元。
漢維科技股東身影中,則出現了達晨創聯投資基金。數據顯示,其持有816.32萬股,對應市值4032.62萬元。三季報顯示,該公司營收3.65億元,同比減少4.22%;凈利潤3728萬元,同比增長19.49%。元禾璞華則持有創遠信科,持股數為236.6萬股,這是一家發射頻通信測試技術公司。
此外,武漢光武新技術產業投資公司相中恒立鉆具,持有140.84萬股,對應市值為1400萬元。二級市場中著名的迎水投資也來“湊熱鬧”,持有中寰股份,持股數為102萬股,對應市值為620.16萬元……
由此可見,不少機構都悄悄在北交所中淘金。
投行業務全覆蓋 北交所推進高質量發展
這不是北交所第一次異動,今年9月在證監會發布《關于高質量建設北京證券交易所的意見》時,北證50指數也大漲近5.9%。
彼時,《意見》提出,已開通科創板交易權限投資者,在申請開通北交所交易權限時,簽訂風險揭示書后即可開通北交所交易權限,不再需要其他流程,即北交所投資門檻與科創板打通。
近日,海通、國元等多家券商收到北交所股票做市交易業務評估測試通過函。
一位投行人士在與《科創板日報》記者交流時表示,由于估值、流動性等問題,此前券商從北交所項目獲得的投行業務收入遠低于滬深,平均承銷保薦費用僅約150萬元。
“但目前北交所最新落實的‘深改十九條’政策中,有一條是在評價范圍內將債券承銷、并購重組財務顧問、股轉公司(北交所)相關投行業務全部納入,分值為10分,預計后續投行業務將全面覆蓋北交所,提高券商對北交所投入的積極性。”
實際上,提高流動性和市場容量一直北交所的老話題。上述投行人士也表示,在投資端,公募基金一直是北交所的持股大頭,但想要持續引入活水還需要提高北交所公司質量。
“從今年北交所掛牌公司的估值與質量來看,板塊內公司估值并不高。目前,北交所新股平均發行市盈率在15-25倍之間;但前三季度,北交所申報企業年平均凈利潤為8759萬元,同比增長158.49%。這說明北交所在努力提高板塊‘質量’。”該位投行人士認為。
在2023年金融街論壇年會上,北交所董事長周貴華也談到,北交所IPO要堅持申報即擔責,嚴防“帶病闖關”,推進北交所高質量建設。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隨著“深改19條”政策的推進,“免掛牌”直接IPO備受關注。“此舉將進一步降低IPO的門檻,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渠道,有助于完善中小企業公司治理。”
有券商人士認為,北交所股票預估會納入中證跨市場指數,與恒生指數公司簽署許可協議,也會進一步加強北交所流動性,提升交投活躍度。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