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粵港澳青少年開展人工智能競技交流

粵港澳青少年開展人工智能競技交流

新華網    2023-11-21

新華社深圳11月19日電(記者王豐)粵港澳青少年人工智能追夢營嘉年華18日在深圳舉行,共吸引來自深圳、廣州、香港、澳門、揭陽、韶關等地3000多所學校的近4萬名學生參與。活動包含限時創作挑戰、大灣區人工智能教育成果展覽、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高質量發展主題論壇、嘉年華頒獎典禮四大板塊。

活動現場,青少年師生齊聚一堂,圍繞“科技點贊生活”主題,完成一系列創意編程作品。大家在團隊協作中交流經驗,碰撞靈感,激發創新思維。

香港宣道會陳朱素華紀念中學初中生朱柏恩從自己的親身經歷出發,制作訓練專注力的作品《尋找迷失的公主》;深圳大學城西麗實驗小學的袁煜豐在結識港澳同學后,通過AI翻譯功能,設計《智能普通話練習助手》,幫助來自不同地區的伙伴們練習普通話,開展交流。

專業評審團根據各個小組作品的程序設計、主題立意及任務完成情況,分別就創意作品和虛擬機器人兩個比賽模塊,評選出14個創意團隊獎、8個合作團隊獎及8個優勝團隊獎,以及突出個人貢獻獎和指導老師獎。

指導學生參與多屆追夢營的澳門培正中學老師劉冠華表示:“活動不僅為青少年提供學習成長機會,幫助他們培養團隊協作和溝通能力,也為我們與多地青少年交流學習搭建寶貴的平臺。”

在當日舉辦的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高質量發展主題論壇上,多位教育專家圍繞《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的現狀與挑戰》分享了他們對大灣區人工智能教育的理解與展望。

本屆追夢營由廣東省粵港澳合作促進會主辦,騰訊公司承辦。活動期間,雙方共同發布《推動粵港澳大灣區人工智能教育發展三年計劃》,計劃于2023-2025年間,在大灣區范圍內培訓3000名人工智能教學高素質教師,培養300名國家級科創賽事優秀學生,打造30所人工智能示范學校,建立3對人工智能教育互助伙伴城市,同時規劃“大灣區人工智能教育協同發展”一系列內容,進一步促進大灣區人工智能教育的發展及粵港澳三地師生交流。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