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CSG創始人陳冉:未來,開源大模型會主導整個大模型的發展方向
7月8日訊(記者 孫煜)2023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如期在上海舉行,大會期間,OpenCSG創始人陳冉做客直播間,與大家分享他關于AI大模型發展現狀及未來的思考。
陳冉首先從大模型的概念上進行分享:首先是通用大模型,另外一種則是除了通用大模型以外的模型——垂直大模型。據陳冉介紹,OpenCSG正是屬于垂直大模型,專注于各行業屬于自己的大模型,企業通過加入自己獨有的場景數據,對大模型預訓練、微調等,就可以快速生成“專屬模型”。
“隨著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大模型的應用會逐步應用到生活中,大模型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加速度很快就會到來,應用場景、應用行業的多樣性也會更加豐富。未來,大模型的發展會深入各行各業,每個行業、每個賽道都會去適配大模型。未來,如果企業不去適配大模型,已經不是降本增效的問題,而是公司能否存活的問題。”
在直播間,陳冉講述了開源與大模型的關系,“開源,最初源于自由軟件運動,后來逐漸擴展到人工智能、操作系統和數據庫等領域,對數字經濟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大模型是一個實體,而開源是一個商業模式,那當然這個商業模式,共同構成一個生態,生態中會孕育很多的商業機會。”
陳冉認為,未來,開源大模型會主導整個大模型的發展方向。目前大多數的大模型都是基于開源做的,如果完全從0到1去做一個大模型,難度非常大,就其中的算法、算力、數據等都是需要巨大的時間成本以及資金。目前OpenCSG基于開源的模型,及擁有自己的專業人工智能團隊研究,使得大模型能夠輕松地被應用于各種場景,例如自然語言處理、機器翻譯、語音識別、情感分析等。通過OpenCSG的大模型,企業和個人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自然語言處理技術,提高生產效率和服務質量,推動技術的創新和發展。
據了解,OpenCSG作為國內一家AI大模型的開源公司,近期推出了StarNet(星展)平臺,平臺基于云原生技術,利用云服務強大的GPU算力,大幅降低了大語言模型的門檻和成本。打通了訓練、部署和優化的整個流程,簡化了大語言模型的研發周期和運維。
今年3月,陳冉從極狐離職,全身心投入OpenCSG的創辦。陳冉講到公司的創辦初衷,“OpenCSG的愿景是希望每一個行業、每一個公司、每一個人都能夠擁有屬于自己的大模型。對個人而言,我們要做的就是快速地學習適配AI,用好 AI 的工具,在 AI 的這個領域,尤其大模型領域找到自己的位置。”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