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加速落地,人工智能機會在何處?在海富通“海談科技”論壇里,專家這樣說……
近期,由海富通基金、上海證券報共同主辦的“海談科技”系列論壇人工智能專場(二)在上海圓滿落幕,來自產業、學術機構及金融機構的權威嘉賓齊聚論壇。
本期論壇邀請到科大訊飛會話智能業務部總經理張東旭,中國(上海)自貿區研究院(浦東改革與發展研究院)金融研究室主任劉斌,海通證券研究所計算機行業首席分析師楊林,圍繞人工智能如何加速落地等話題進行探討。
從量變到質變
人工智能發展的三要素是算法、算力、數據??拼笥嶏w張東旭著重介紹了算法和算力的發展過程,人工智能自上世紀50年代開始發展,將“專家經驗”形成規則,到了上世紀80年代,人們基于對人腦的研究提出了神經網絡算法。2010年前后,人們通過深度神經網絡,模擬人在神經元和神經突出的多層連接的關系,可以更好地在應對一些復雜的場景的需求,包括圖片的識別、語音的轉寫等。2017年,谷歌發布了重要的算法Transformer,而后出現了GPT。但直到去年11月份GPT 3.5的發布,才讓大家感受到“質的變化”。另一方面,技術提升和算力挖掘方面的投入,促進了硬件的迭代。海通證券楊林對數據要素進行了補充,從PC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積累了大量的數據,用來訓練大模型,大量的數據有助于模型的迭代。
在人工智能飛速的發展中,中國也具備一定的獨特優勢,包括市場廣闊、政策支持、數據龐大、人才質量提升等。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單一的互聯網用戶的一個國家,我們有10億多的互聯網用戶,用戶其實就是我們的市場。無論是做軟件還是算法,最終要實現產業化,要考慮投入產出比,市場空間足夠大,產品研發成功后可以通過大量銷售,攤薄研發成本?!睆垨|旭認為。
劉斌也表示,很多應用場景非常適合與人工智能相結合,以金融行業為例,我國金融科技的發展在全球是比較領先的,很多金融機構也愿意在這方面大量投入。
楊林則指出:“中國的組織能力較強,在特定階段、領域能夠做到一些壓強式的投入,把資源集中在某一點進行突破,也是我們比較高效的地方。”
除此之外,政策支持、數據龐大,相關人才的快速成長也是嘉賓們看好中國人工智能發展的重要主要原因。他們認為,在很多原創性的技術方面國內與國際先進水平有不小差距,但我們可以通過跟進、跟蹤,把優秀的技術與國內的場景和市場相結合。人工智能的發展創造了打破原有行業競爭格局的機會,對于國內企業是機會也是挑戰,目前國內的企業正在積極地應對。
多領域應用加速落地
與會嘉賓重點介紹了人工智能在多個領域加速落地的情況。
張東旭介紹了四個重點應用方向。一是內容生成。二是圖片和視頻的處理。三是醫療,由于我國城鄉醫療資源的不均衡,人工智能可以對病例、藥方、病理知識進行學習整理,應用落地后可以作為輔助工具,用來降低誤診率、促進精準用藥,緩解醫療資源的不均衡。四是個性化學習,通過技術手段,應用將具備批改試卷、分析知識點、制定學習計劃的功能,進而緩解教育資源的不均衡,為家長、學校減輕負擔。
劉斌介紹了人工智能在金融行業的應用,2020年智能投研技術聯盟在上海成立,主要聚焦于人工智能在資管行業的應用。大模型的技術在資產管理行業里有很多應用場景,比如初步撰寫研究報告等,但金融行業在合規上有比較高的要求,技術的應用要和監管密切結合。他較為看好未來智能投研與人工智能結合的發展前景。
楊林則著重介紹了人工智能在制造業的運用。面對全球競爭和大環境的壓力,制造業面臨著提質增效、降本減存的需求,疊加人力成本的上升,與AI的結合非常重要。制造業所涉及的行業廣闊,人工智能可以在安排訂單、品控、設備檢測維護等場景中發揮重要作用。
三位嘉賓也集中研討了人工智能落地的難點和痛點,比如人工智能更多是一種推理和概率,在準確性和應用范圍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另外由于業務場景眾多,需要行業專家來調和技術和場景之間的隔閡,這類復合型人才也是當前非常稀缺的。最后在商業上,還有投入產出比等問題。另外,數據的可獲得性也是一大問題,數據可能集中在少數公司或監管機構,需要獲得這些主體的支持才能夠進一步推動技術發展。
人工智能的投資與前景
人工智能賽道的投資已經成為了二級市場上的熱點,去年10月到今年的3月中旬,市場演繹了一波較大的AI行情,熱點從技術映射轉向算力、大模型以及應用……未來的投資機會將在哪里?海通證券楊林認為,在人工智能主題演繹一段時間后,市場將更關注實實在在的產品、訂單和收入兌現。另外,由于應用端可能會百花齊放,不知道哪款應用會崛起,但鏈條上一些必須的環節值得關注,比如算力和頭部的模型廠商。最后,隨著行業競爭的激烈,競爭格局的演變也值得關注。
面對人工智能接下來的發展趨勢和將來可能會面臨的挑戰,張東旭用“達克效應”來形容——新技術出現時,人們往往狂熱看好,迅速達到“愚昧之巔”。企業紛紛進入行業后,發現應用落地的種種困難,難免失望過頭掉入“絕望之谷”。這時,炒作的公司陸續離場,真正靜下心來的公司做出成果,這時候行業就慢慢走到“開悟之坡”,迎來了更為廣闊的發展。
劉斌則表示,正如比爾蓋茨說過的“所有的新技術,其短期影響力都會被高估,而長期影響力都會被低估”。人工智能也是如此,它的發展是波浪式往前發展的過程,雖然現階段大模型的技術非?;馃?,但是它和我們所理解的“智能”可能仍有距離,值得我們繼續探索和懷疑。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是一把雙刃劍,要發揮人工智能技術的優勢,加強和完善人工智能治理是最關鍵的。
楊林認為:“至少中短期去看,它還是在掌控之下的。大家還是把它拿出來去做一些改善社會福祉的事情,把人解放出來了,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這才是發展人工智能的根本目的。”
風險提示: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顒蛹钨e言論及本文不構成個股推薦和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根據該等信息做出決策。主辦方不對本活動言論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及時性做出任何保證或承諾,亦不對因使用活動信息及本文引發或可能引發的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