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廠商“搶灘”AI大模型大家在爭什么?
在近日舉行的OPPO開發者大會(ODC 2023)上,ColorOS 14正式亮相。與以往不同的是,在這一次的系統更新中,OPPO首次內置了安第斯大模型(AndesGPT)。根據官方介紹,該模型包含了從10億到千億不同參數規模的多種模型,并將與潘塔納爾系統全面融合。
這已經是半個月內,第二家手機廠商公開自己的大模型進展,至此,國產頭部手機廠商在AI大模型賽道已經集結完畢。
手機廠商“搶灘”AI大模型背后既有技術的催熟,也有行業的主動求變。在消費電子的下行周期中如何激發更多的消費動力,在跨生態中如何孵化真正的殺手級應用,是當前行業面臨的直接挑戰。
“當前仍缺乏在手機端殺手級應用的落地。”11月17日,市場調研機構Canalys研究分析師鐘曉磊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從中長期看,一旦用戶對廠商AI大模型的黏性形成,確實能夠幫助廠商在未來市場更為激烈的存量競爭中更好地防守市占率,但目前來看,AI大模型短期內對手機市場(銷量)的需求刺激仍需要觀察。
頭部廠商“集結”AI大模型賽道
2016年,來自于谷歌公司的AlphaGo橫掃圍棋界一眾高手,在全球掀起了一波人工智能巨浪。一時間,機器翻譯、語音識別、虛擬現實、自動駕駛、人工智能機器人等輪番登場,“奇點爆炸”“超級智能”“數字孿生”等概念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七年之后,ChatGPT再次引發全球AI領域的投資浪潮,并被外界視為“人工智能領域的iPhone時刻”。ChatGPT如何攪動行業?中國版ChatGPT何時誕生?當產業界熱議這些話題的時候,國產手機品牌廠商以及產業鏈玩家已經開始尋找大模型為產業帶來的新機會。
從目前各大手機廠商選擇的路徑來看,多以接入操作系統的方式將大模型落地。
在8月初舉行的華為開發者大會上,華為宣布,HarmonyOS 4系統全面接入盤古大模型,其中語音助手小藝融合了盤古自然語言大模型、盤古視覺大模型和盤古多模態大模型。而在10月的小米澎湃OS發布會上,小米創始人雷軍稱,AI大模型已經接入小米澎湃OS,這一系統將承接小米集團未來的新戰略。
同樣在10月份,OPPO宣布與聯發科技合作共建輕量化大模型端側部署方案,榮耀牽手高通,表示將搭載第三代驍龍8移動平臺,支持70億參數的端側AI大模型。11月1日,vivo宣布,大模型矩陣的能力將全面地融入到OriginOS 4中,未來人工智能與手機結合之后,會有全新的智能體AI手機出現。
在上述開發者大會上,OPPO公布了大模型上的更多細節,包括安第斯大模型將采用云端相結合的方式落地端側大模型,通過手機端硬件和云的組合,可以實現以往單純依賴云服務的智能語音助手所不能實現的功能。此外,大模型會根據任務需求和模型能力不同,調用不同模型。簡單任務,如聯系人查詢等,將采用小模型端側快速響應,而復雜任務,如知識、信息查詢等,將使用云端大模型進行準確回答。
OPPO數智工程事業部總裁劉海鋒表示,在生成式AI技術的加持下,手機對于用戶意圖理解和情境感知將會更準確。“比如過去,系統只有知道用戶訂了高鐵去北京,才會推送高鐵行程信息。但未來手機系統會根據用戶需求提前形成一張包含高鐵班次、出行時間與出行地天氣溫度的新卡片進行推送。此外,系統還會根據交通擁堵情況,以及用戶偏好習慣,提供導航去高鐵站停車場等關聯服務推薦,如果識別到用戶是想去旅游,還會提供旅游相關一整套服務。”
“大模型在垂直領域的應用場景不斷擴展,其中手機作為當代生活的必需品之一,將是一個極為重要且高頻的應用場景。大模型技術能夠為手機提供更加智能化、個性化的服務,有望為萎靡的手機市場注入新的活力。”CIC灼識咨詢經理陳一心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未來手機有望變得更加智能,從生活必需品進一步升級為個人生活助理。屆時,大模型將發揮真正的價值,成為推動手機智能化發展的重要力量。
“既是市場之爭也是生態之爭”
當下,AI大模型正被應用在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協助人們分析數據、預測趨勢、優化決策、提升效率,進而影響經濟結構、商業模式和社會治理。對于科技企業來說,搶到一張大模型“入場券”,便能在未來競爭中獲得更多優勢和機遇。
而對于手機廠商而言,國內手機市場整體下滑,競爭異常激烈。但高端智能手機市場,卻呈現出了市場份額逆勢擴張。AI作為撬動高端手機市場的重要技術切口,自然成為了各家手機廠商爭相布局的重要領域。但相較于市場份額,手機廠商對于AI大模型投入意義更在于對未來智慧生態的競逐。
“PC互聯網時代延展出來的是基于搜索的商業模式,在全球涌現出了像谷歌搜索這樣的商業化產品服務。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它的終端變成了智能手機,而智能手機不斷強化就形成了基于App的生態,比如超級App。”國內一家手機廠商的負責人對記者表示,未來,手機上的應用一定會延展至平板,到PC,甚至到家里的大型終端、戶外的運動設備、健康設備以及智能汽車車機設備。設備形態發生較大變化后,驅動信息和服務的分發驅動技術也發生了變化。
“換言之,流量的載體發生變化時,哪一家的跨終端協同能力越強,越能掌握越多的用戶。”上述人士對記者表示,這也是為什么手機廠商需要從操作系統側嵌入AI能力的關鍵,流量并不會因為智能分發形式的變化而減少,反而會因跨終端的能力,而變得更大。
一位地圖開發者也對記者表示,原本APP和操作系統是各自為戰,并且每個APP的體積都非常大,但通過操作系統可以更智能地調度和分發,對于開發者而言,可以將服務觸發給更多的用戶。“這樣打破了過去用戶使用的壁壘,不再需要打開一個個APP查找具體的功能了。”
在AI的加持下,頭部APP廠商也在加大與手機廠商在操作系統層面展開合作。根據目前OPPO在開發者大會上公布的數據看,通過對用戶各環節意圖的精準推送,美團外賣卡片相較于以往點擊率提升200%、次留率提升100%、訪購率提升200%;在出行領域與航旅縱橫的合作中,通過上線桌面、負一屏服務卡片,在OPPO側整體服務調用(日)啟動次數提升180%。
華為消費者負責人余承東也曾以喜馬拉雅和藥管家兩個APP為例,表示通過卡片的形式播放新聞和聽故事,前者近半年用戶增長11倍,后者的單月新增用戶達到了千萬級。
“生態分兩種,一種是操作系統內部最小的能力和服務應用,還有一個是行業的,比如安卓,整個產業界有超過460萬個應用生態。”vivo副總裁周圍對記者表示,跨終端應用的遷移趨勢已經形成,對于手機廠商而言布局可以分階段進行,現在要逐步先解決前5000個應用(適配問題),其次再解決前十萬個應用,如果生態解決了,加上自有的框架和工具,以及底層內核等,就能構成完整的操作系統解決方案。
換言之,國內操作系統的發展并不能僅僅依靠操作系統技術本身推動,而是需要依靠廣大廠商、開發者形成的生態共同推動,軟件、硬件、生態三者的結合也決定了手機廠商在未來的競爭力。
但從AI大模型在終端側的研發而言,目前仍有挑戰。
陳一心對記者表示,從研發側來看,手機廠商在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投入確實需要大量的資源和資金。與國內領先的大模型廠商相比,手機廠商在算力基礎設施上的儲備往往不夠充足,這使得他們在研發過程中經常遇到算力受限的情況。對于手機廠商來說,這一投入不僅需要大量的資金,還會面臨技術上的挑戰。
而從應用側來看,輕量化本地部署是手機大模型的一個重要趨勢。由于用戶隱私、響應及時程度和云端使用成本等因素的考慮,手機大模型需要以端側部署為主。這意味著大模型將直接部署到手機內,并由手機芯片承擔模型推理的工作。
“為了實現輕量化本地部署,手機廠商需要開發出適合在手機中運行的大模型,這需要使用更少的數據量和計算資源。同時,還需要優化模型的推理速度和精度,以確保模型能夠在手機上高效運行。”陳一心說。
(文章來源:第一財經)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