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名企面對面|隱形冠軍多氟多:創新沒有終局,擁抱數字化

名企面對面|隱形冠軍多氟多:創新沒有終局,擁抱數字化

新火種    2023-11-17

人類文明的發展,是經過一次次對未知的探索累積下來的知識,是我們全人類所共同享有的財富。社會從未停止科技創新的腳步,“科技創新,就像撬動地球的杠桿,總能創造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跡”。

創新——是沒有終局的自我革命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創新強,企業則強,國家則強。創新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進步的不竭動力。我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已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創新。

國家需要創新,企業更需要創新,技術創新是企業轉型發展的靈魂,抓創新,就抓住了牽動經濟社會發展的“牛鼻子”。談到創新,就不得不提這家隱形冠軍企業——多氟多,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欄目曾播出“隱形冠軍 追求極致‘鋰’中有我”深度報道,講述了一家名為多氟多的企業,經過十余年創新探索,實現從跟跑、并跑到領跑的故事,展現了我國企業成為全球領先企業的創新與堅持。

多氟多站在化學元素周期表的高度,系統研究了氟與氫、鋰、鈉等元素的相互關系,構成對能源體系和材料體系的深入理解。多氟多董事長李世江表示,新材料支撐新能源,新能源牽引新材料,我們站在材料體系的角度研究新能源,才能看得更加透徹;站在新能源發展方向的高度看待新材料,才能看得更加清晰。

六氟磷酸鋰生產線

多氟多通過氟鋰結合,開發出高純晶體六氟磷酸鋰,叩開新能源的大門,打破國際壟斷,實現了六氟磷酸鋰從產品工藝到生產設備的全面“自造”,使我國成為第二個能自主生產晶體六氟磷酸鋰的國家。多氟多的六氟磷酸鋰產銷量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全球動力鋰電池中,每3塊就有1塊用的是多氟多生產的六氟磷酸鋰。以六氟磷酸鋰為突破口,進軍到新能源領域,研究了鋰離子電池、鈉離子電池和氫燃料電池,形成了“以氟為基、制能依氫、行之有鋰、坐地為鈉”的能源體系和產品體系。

電子信息材料是集成電路、平板顯示等產業不可或缺的新材料,是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重點。近年來,集成電路、平板顯示技術更新迭代日益快速,對電子信息材料品質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電子級氫氟酸分析化驗室

作為一家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多氟多長期專注于推動行業綠色發展、解決難題,不斷探求氟在人類生產和生活中的無限可能。從氟硅不分家到氟硅巧分家,再到氟硅妙結合,多氟多致力于發展低碳循環產業鏈,將磷肥行業副產的氟硅酸資源進行綜合利用,開辟氟化工和磷化工耦合發展的新模式,為行業工藝綠色化、技術先進化、產品高端化提供了可借鑒、可參考的轉型經驗。

把產品做到極致,奇跡就會產生。李世江指出,多氟多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全國有地位、全球有影響。多年來,多氟多面向國家”難題進行科技攻關,開發出超純電子級氫氟酸、電子級硅烷、乙硅烷等產品,進入到臺積電、三星、中芯國際等全球高端半導體企業供應鏈體系,實現世界級、中國造,助力中國半導體工業發展。

多氟多在發展過程中著力打造創新平臺,建立了國家認可實驗室、國家技能大師工作室、河南省氟基新材料產業研究院等創新平臺。相繼設立多氟多大學、河南化工專業中級職稱評審委員會等機構。此外,還與鄭州大學共同成立智慧元素研究院,與河南理工大學共同成立新材料產業學院,與清華大學共同成立“清華大學-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氟基新材料聯合研究中心”等創新平臺,不斷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和水平。

多氟多把“智才聚集”作為企業發展的三大柱石之一,堅持“引才、借才、育才”相結合。依托創新平臺筑巢引鳳,吸引高端人才。

擁抱數字化,以數字化驅動創新

人類社會正在從碳基文明向硅基文明跨越,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蓬勃興起,為經濟的快速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站在數字化和低碳化“雙重革命”的時代交匯點上,多氟多積極推進數字化轉型,運用新技術改造升級傳統產業,以技術的群體性突破支持新型產業集群的發展,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做出積極貢獻。

電子級氫氟酸

從化學到電化學,從氟化工到新能源,企業要以自動化、精益化思維進行智能化改造。這是多氟多擁抱數字化的內在動力,也是公司轉型發展的主旋律。

公司搭建了“5+1”朵云的智能制造框架,涵蓋從研發設計、智能采購、智能生產、智能銷售,最終到智能物流,向內打通業務流程,向外延伸服務廣度和深度,與社會進行交互,形成“工業互聯網+”新模式,最終實現供應鏈買得好,制造鏈造得好,需求鏈服務得好。

多氟多圍繞五個一的理念打造了一體化智慧協同云平臺,平臺以可視化為載體,以數字化標準交付為橋梁,利用監控、可視化模型實現企業全空域一眼看全;通過傳感器、機理模型、流程模型、信息模型等實現生產過程狀態、化學反應機理、業務流程、設備原理的全流程一眼看穿;結合動態感知、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決策輔助等智能化系統實現企業全價值的一眼看透;在看全、看穿、看透的基礎上利用一體化協同智慧平臺對企業全要素一目了然,并構建一桿到底的全控服現代流程工業智能化管理體系。

面對企業取得的突出成果,李世江反而表現得十分淡然,他指出,個人干不過團體,團體干不過平臺,平臺干不過趨勢,我們趕上了好的時代,我們每個人不管有意無意,都已經參與到科技創新、產業報國的史詩之路上,讓我們敞開懷抱,共同擁抱這個千帆競發的美好時代,為民族工業高質量發展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