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從蔚來造手機、小米造車的“外卷”故事說開去:華為欲打造智能車機“天花板”,“車手互聯”的殊途同歸背后是一場豪賭?

從蔚來造手機、小米造車的“外卷”故事說開去:華為欲打造智能車機“天花板”,“車手互聯”的殊途同歸背后是一場豪賭?

新火種    2023-11-15

11月12日訊(編輯 若宇)“軟件定義汽車”時代下,“車手互聯”(汽車和手機)競速賽已開啟。截至11月9日,華為和賽力斯聯合設計的問界M5累計交付超12萬輛,問界M7大定破8.7萬,問界M9預訂量超3萬臺。截至11月1日,吉利旗下高端品牌領克08上市54天熱銷12055輛,環比翻番,據悉領克08首搭與魅族聯手開發的LYNK Flyme Auto系統。

image

業內分析,前有蘋果、華為、小米等企業布局汽車業務,后有吉利、蔚來等汽車企業開發手機,實則手機廠商和車企相互跨界的背后目的大致相同,都想做大智能汽車這塊市場蛋糕。那么交叉跨界的玩家們現狀如何,殊途同歸背后是否更像一場“豪賭”?

▌醉翁之意不在賣手機的車企:蔚來、極星相繼卷入手機市場攻防戰

當前車企跨界推出智能手機的關注度正在提高。蔚來首款手機NIO Phone9月21日正式上市,代表著汽車企業下場造手機。吉利支持的瑞典電動汽車制造商極星(Polestar)也曾于9月6日透露,計劃今年12月推出一款與品牌同名的高端智能手機。一直被視為新能源汽車風向標的特斯拉造手機消息更是由來已久,2021年有國外網友上傳了特斯拉手機的宣傳、演示視頻。據介紹,特斯拉手機命名為“Modelπ”,此后關于特斯拉手機的消息不斷流出,相關猜測層出不窮。

值得注意的是,車企造手機并非易事。TechInsights發布數據,2023年Q3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2.96億部,同比下降0.3%,連續第9個季度出現年度下滑。其中三星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以20%的份額位居榜首,蘋果以約16%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二,小米,OPPO(包括一加)和傳音躋身前五,接下來則是vivo、榮耀、realme、聯想摩托羅拉和華為。分析人士指出,不難看出在已經飽和、成熟的智能手機市場中,新入局玩家想從現在的市場中分到一杯羹尚存不少挑戰,錘子手機、格力手機都是前車之鑒。

不過從車企的表態來看,其醉翁之意也不在“賣手機”,更多的是瞄準手機的溢出價值,即做好服務,打造生態圈。蔚來創始人李斌曾表示,NIO Phone并不是要去跟小米、華為競爭,而要理解成蔚來的NIO Life,圍繞用戶需求做一臺手機,滿足用戶的使用場景。

另一方面,業內認為車企造手機更多的還是為了“防守”。李斌指出蔚來大部分用戶是蘋果用戶,如果不能實現完全自主,相當于把車鑰匙交到別人手上。據蘋果官網4月25日消息顯示,美國市場已有800多款車型支持蘋果CarPlay,此前一周數據還是600多款車型。從本質上看,CarPlay反哺蘋果在手機及軟件市場煥新競爭力的同時,也能幫助蘋果占領汽車場景,將用戶對蘋果系統的依賴從iPhone等設備延伸至汽車。

▌背負造車夢的手機大廠:小米澎湃OS對標華為鴻蒙 朝陽科技周二收盤7天6板

與車企跨界造手機相比,手機大廠造汽車的進度也不甘落后。自2021年3月宣布造車以來一直“低調行事”的小米汽車近來造車進度頻頻曝光,小米澎湃OS正式版10月17日完成封包,雷軍為其下了定義:“對于小米來說,這是一個劃時代的里程碑,是邁向‘人車家全生態’的關鍵跨越。”據了解,小米澎湃OS對標的正是華為鴻蒙,而且不僅僅是手機系統,還包括智能家居、車端等全生態系統的對齊。

二級市場上,小米集團10月迄今股價累計最大漲幅46.54%,進入小米供應鏈體系的A股龍頭朝陽科技周二收盤錄得7天6板,10月25日迄今股價累計最大漲幅達87.47%。

image

小米集團股價走勢日線圖

image

朝陽科技股價走勢日線圖

與此同時,小米對造車進展也不再諱莫如深。國泰君安吳曉飛11月6日研報指出,2021年小米汽車公司成立,團隊規模快速擴張,2023年3月末小米造車團隊達2300人;此外對于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領域的投入持續加碼,小米財報披露2022全年約投入31億元,2023年H1累計達到25億元。

image

業內分析,從歷史經驗看,智能手機企業跨界造出汽車的可能性會很大,畢竟,小鵬、蔚來、理想,都是從互聯網跨界進入造車領域的。但擺在小米面前的也有極為慘痛的范例——同樣因為行業衰退而選擇造車的恒大,其恒馳汽車如今也已經難以為繼。此前宣稱要“對造車做嘗試”的OPPO陷入沉寂;至于汽車業內最關注、車企高管最提防的蘋果公司,只傳出與現代起亞、雷諾等車企商談合作事宜的“緋聞”,官方始終沒有發布任何與造車直接有關的消息。

▌華為深度賦能打造車機共贏樣板 圣龍股份9月28日至10月24日期間拿下14連板刷新年內連板記錄

除了親自下場外,也有不少手機廠商選擇用智能化技術賦能汽車行業。西南證券鄭連聲10月26日研報指出,目前華為智選合作車企有賽力斯、奇瑞、北汽和江淮汽車,HI模式合作車企為長安阿維塔。

image

中國銀河證券石金漫10月8日研報指出,在汽車領域,華為依托“鴻蒙+MDC+麒麟+盤古”組合拳(對應智能座艙系統、智能駕駛算力平臺、車載芯片、自動駕駛大模型),實現了從核心芯片、自動駕駛平臺到終端車輛運營的全產業鏈布局,具備唯一稀缺性。并依托其計算和通信架構演進,實現軟件定義汽車,智能汽車增量部件持續為產業注入新活力,帶動相關公司迎來新發展。

具體而言,汽車代工部分涉及A股公司包括賽力斯和江淮汽車,汽車輕量化方面涉及A股公司包括瑞鵠模具、銘科精技和立訊精密,智能化零部件方面包括均勝電子、上海沿浦、星宇股份、文燦股份、滬光股份、上聲電子、華陽集團、聯創電子等,零部件方面包括富臨精工、雙林股份、京泉華、興業科技、浙江仙通、雙環傳動、保隆科技、永貴電器等,汽車管路方面包括川環科技和溯聯股份,地圖數據方面包括光庭信息和華依科技,底盤總成方面包括亞太股份和中鼎股份,動力系統方面包括德邁仕和科華控股。

image

image

二級市場上,給賽力斯配套油泵等產品而被列為華為汽車概念股的圣龍股份9月28日至10月24日期間拿下14連板刷新年內連板新記錄,迄今股價累計最大漲幅318.25%。

image

自進軍汽車賽道后,華為的財報同樣備受市場關注。國泰君安吳曉飛等人10月8日研報認為,華為業績2021-2022年期間受到外部因素影響后到2023年已有一定緩和,2023年上半年華為智選汽車業務形成10億元收入,在2023-2025年期間華為智選汽車業務將全面發力,汽車業務中長期有望發展成華為整體業務重要補充。

除了華為,也有不少其他手機廠商牽手車企讓互聯合作的賽道變得格外熱鬧。大眾汽車集團旗下軟件公司CARIAD中國11月3日與vivo成立“手車互融聯合創新實驗室”,探索藍心大模型上車應用;吉利旗下星紀時代去年7月宣布取得對魅族科技的控股權,今年3月8日成立星紀魅族集團;此外哪吒汽車去年8月與黑莓達成合作;OPPO與理想汽車、小鵬汽車、長安汽車、比亞迪均有合作;飛凡則支持OPPO、VIVO、小米等手機進行互通,成為業界首個打破手機品牌界限的車聯融合方案。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