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魏少軍談芯片設計:高端芯片突破尚待時日

魏少軍談芯片設計:高端芯片突破尚待時日

新火種    2023-11-13

  芯片設計作為集成電路重要環節,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涌現,如何提升產品競爭力也成為核心議題。

  在11月10日開幕的中國集成電路設計業2023年會(ICCAD)上,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集成電路設計分會理事長魏少軍詳解了當前國內IC設計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從今年設計產業的整體銷售情況看,魏少軍介紹道,2023年全行業銷售預計為5774億元,相比2022年增長8%,增速低了8.5個百分點,占全球集成電路產品市場的比例略有提升。

  統計涉及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數量為3451家,比上年的3243家增加了208家,增速有所下降。其中,2023年預計有625家企業的銷售超過1億元人民幣,比2022年的566家增加59家,增長率達到10.4%。

  具體而言,49.8%銷售額過億元的企業分布在長江三角洲,其余19.8%分布在珠江三角洲,15.8%分布在我國中西部,14.6%分布在京津環渤海地區。

  核心企業的分布趨勢也與2023年集成電路銷售區域發展情況相類似,2023年長三角地區銷售額占全行業的48.6%,珠三角、京津環渤海以及中西部地區分別占21.8%、16.5%、13.1%。

  再細分到城市實力上,在全國設計業規模最大的城市排名中,今年上海、深圳、北京位居前三位。2023年增速最高的10個城市為深圳、重慶、杭州、濟南、蘇州、無錫、南京、西安、北京和珠海。

  其中排在第一位的是深圳,增長65.9%,第二名為重慶,增長19.2%,杭州增長18.9%,濟南增長15.4%,蘇州增長12.3%,無錫增長11.0%,南京增長10.0%。

  在從業人員方面,2023年我國芯片設計業的從業人員規模大約為28.7萬人,人均產值為200.1萬元人民幣,約合28.6萬美元,由于人數增加較快和匯率的影響,人均勞動生產率出現負增長。

  面對IC設計行業的發展狀況,魏少軍也給出了相關的質量分析。他指出,2023年國內十大設計企業的銷售總和達到1829.2億元,行業收入占比為31.7%,比2022年占比22.9%相比,有了明顯的改善。這也說明當行業處于下行周期時,頭部企業的抗壓能力更強。并且625家銷售過億元人民幣的企業銷售總和達到5034.2億元,占全行業銷售總和的87.2%,與上年相比增加了2.1個百分點,體現出產業集中度略有改觀。

  但108家上市企業的銷售收入總和為1358.9億元人民幣,占全行業的23.5%,利潤總和為63.6億元,利潤率為4.7%,盈利企業66家,虧損企業42家,意味著38.9%的企業上半年出現虧損,可以看出今年行業情況艱難,即使是上市企業也不容樂觀。

  因此魏少軍也提到,企業大面積出現虧損已經成為2023年設計業的一個不能回避的事實。前兩年由于產能緊張而導致的庫存積壓嚴重情況,暴露出企業在市場大潮中還需要進一步磨礪,提升對市場、對需求的把控能力避免盲目跟風,降低風險。

  這也是國產企業即將面臨的挑戰之一,除此之外,他還表示,需要冷靜看待相關機遇,促使企業抓住機遇更上一層樓。

  在魏少軍看來,數十年來,大量的電子設備主要依賴的是進口芯片,現在突然要改為國產芯片,挑戰是多樣的。

  例如,系統廠商基于已有系統規格提出的替換要求,事實上對國產芯片的兼容性提出了非常苛刻的條件。

  同時他也指出了當前的客觀現實,中國集成電路設計業正在向高端邁進,但主流還處在中低端,高端芯片的研發只屬于少數有實力的企業。而外部對中國高端芯片的打壓和遏制則是明確的。

  一方面這使得超級計算機、人工智能所需的高算力芯片出現了一些麻煩,但另一方面也給了我國設計企業一個難得的機遇去填補外國產品主動退出的市場。

  面對國內外市場的雙重挑戰,魏少軍對行業發展建議道,要堅持“以產品為中心”的發展理念,讓產品通過迭代不斷成熟。

  另外,大膽創新,特別是交叉領域的集成創新也很重要,比如Chiplet等。他總結道,國內的設計產業已經在全球占據一席之地,但是目前簡單跟隨已經不夠,必須要走出一條自己的道路。要想實現這一點,就必須讓產品走在國際前列。

(文章來源:21財經)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