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連續五年保持20%增長成都高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加速崛起

連續五年保持20%增長成都高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加速崛起

新火種    2023-11-09

生物醫藥產業規模連續五年保持20%的增長,國家級人才團隊超100個,累計上市及過會企業10家,20家世界500強跨國藥企開展合作,累計50家知名投資機構先后聯合組建生物醫藥專項產業基金……

《科創板日報》從10月在成都高新區召開的2023中國生物技術創新大會獲悉,成都高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實力持續位列全國第一梯隊。根據未來布局,如今的千億產業規模只是“新的起點”。

圖源:成都高新區

華西精創首創多款“臨床用”醫療機器人產品

“成都高新區不僅為我們提供了資金支持,同時在政策、人才引進、市場渠道、融資渠道等方面也有全方位的支持。”華西精創醫療科技(成都)有限公司(簡稱“華西精創”)董事長李康說。

兩年前,華西精創董事長李康與另外兩位合伙人聯合發起的圍繞醫療機器人產業技術方向,以產業孵化為核心的新型綜合研發機構——“成都岷山華西醫療手術機器人技術研究院”,加入成都高新區“岷山行動”計劃,成功揭榜。

“在揭榜后,研究院獲得了近1億元的政府補貼,預計5年內將聚集190名科研人員。”華西精創董事長李康說,研究院致力于建立一套完整的“核心技術研發—項目設計研發-臨床試驗-生產制造”醫療機器人產業生態系統和醫療機器人產業鏈,帶動上下游產業發展。目前智能醫療3D打印系統、智能骨科器材、康復機器人、醫療傳感設備等項目圍繞“創傷、骨科及康復”形成了有效閉環,在渠道上同步覆蓋臨床應用及消費者終端。

目前,華西精創研發的最具代表性的產品有精準診斷與治療早期肺癌的經皮穿刺手術機器人、幫助醫生“拓展視野”的神經可視化脊柱微創手術導航系統、精確高速打印外固定支具的智能3D醫療高速打印系統、用于中醫遠程診療的中醫智能舌診儀、醫療傳感設備等。在“醫工結合”與“產教融合”發展模式下,研究院已在外科醫療、3D醫療打印、中醫數字化、康復訓練和身體保健等領域取得了迅猛進展。

圖片由華西精創提供

其中,經皮穿刺手術機器人專門為癌癥早診早治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持。“這款經皮穿刺手術機器人是國內首創,主要用于早期肺癌精準診斷(穿刺取樣活檢)與治療(穿刺消融術)。”李康介紹,這款機器人可以幫助醫生精確定位病灶,縮短手術時間,減少手術并發癥,提高手術成功率。目前,我國長三角地區的部分醫院已經開始使用這款機器人。

此外,還有一款可實現20—30分鐘精準打印出固定支具的智能3D醫療高速打印系統,也是全球首創。其打印效率是傳統3D打印外固定架技術的20倍以上,能夠幫助急診醫生為患者迅速高效處理患處。

今年,華西精創的年度目標之一就是孵化智能醫療3D打印系統項目為獨立子公司,推動產品上市。據悉,該系統打印的產品目前已經覆蓋我國15個省份,醫患接受及認可度都很高。

圖片由華西精創提供

近年來,成都高新區加快實施“岷山行動”計劃,在全國率先開展揭榜掛帥建設新型研發機構,創新成果轉化新路徑,并明確5年投入300億元建設50個新型研發機構。

如今,“岷山行動”發布的3批需求榜單已吸引超過200個團隊申報,11個團隊成功揭榜。而華西精創便是首批“揭榜掛帥”的新型研發機構之一。成都高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在醫療服務、人工智能、醫療大數據等領域實現了特色化發展,展現了一批新的生物醫藥新業態,更多類似華西精創的科創企業、“獨角獸”企業,在成都高新區得到茁壯成長。

優賽諾生物有望大幅降低CAR-T細胞治療成本

在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一家企業正著手研發一款針對血液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惡性病癥的創新生物藥,該藥品一旦上市,有望大幅降低血液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治療費用。

這家企業就是成都優賽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優賽諾生物”)。優賽諾生物成立于2020年12月,是一家專注于異體通用型CAR-T細胞治療藥物研發及產業化的創新醫藥公司,在整個賽道中處于全球領先位置。

圖片由優賽諾生物提供

CAR-T 是一種癌癥治療的免疫治療技術,截至目前,全球已有9款自體型CAR-T細胞治療產品獲批上市,國內三款分別出自藥明巨諾、復星凱特以及馴鹿生物。但是,全球至今都還沒有一款異體通用型CAR-T產品上市,因此如何開發療效、安全性更高且兼具醫療可及性的通用型產品,成為免疫細胞治療行業的挑戰。

優賽諾生物公共事務總監姚喆表示,“公司產品尚處于研發階段,已經在研究者發起的臨床試驗上初步驗證了臨床療效。”基于良好的臨床效果和技術積累,公司現階段已取得行業和主管部門的廣泛認可。此外,優賽諾生物還是四川省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成都市新晉潛在獨角獸企業、成都高新區高層次四派人才企業。

經過團隊的不懈努力,優賽諾生物的“臍血來源的異體通用型CAR-T細胞工程化改造技術”,克服了同類型產品在安全性、有效性及產業化等方面的痛點,有望大幅降低CAR-T細胞治療的費用,讓更多患者得到救治。

姚喆認為,生物制品尤其是細胞治療藥物相較于其他藥品類型,更處于技術探索的前沿領域,不僅僅是企業對于產品技術需要不斷創新,它對于人才、政策及配套的要求都非常高,而成都高新區正是這樣一片成長沃土。

“細胞治療產業是全球的前沿產業,不僅依托技術,也依托當地的政策引導,初創型企業資金有限且珍貴,需要用在刀刃上,而高新區不僅給我們提供了孵化的載體,還給我們提供了現成的設備,能夠讓我們可以把更多資源傾斜到研發創新中去,快速實現成果轉化。”姚喆說。

不少投資機構看好優賽諾生物,截至目前,優賽諾已完成從天使輪到A+輪三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超3.3億元。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國生資本通過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基金連續三輪參與了優賽諾生物融資,累計投資金額已超千萬。不止資金支持,從孵化、研發到工業化生產,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都為企業構建了全生命周期的孵化培育體系。

姚喆表示,下一步優賽諾生物將加快公司異體通用型CAR-T細胞治療產品的產業化步伐,推進新藥申報及上市進程。

項目“遍地開花”千億生物醫藥產業加速蓄能

完善產業生態體系,成都高新區正以獨特的優勢和吸引力,集聚全球化的生物醫藥創新資源,加速構建生物醫藥創新高地,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動力。

圖源:成都高新區

從整個成都的生物醫藥產業來看,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算得上是主要聚集載體。成立不到7年的時間里,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已經成長出了一批生物醫藥產業的頭部企業,成都先導、苑東生物、康諾亞成功上市,威斯克成為“獨角獸”企業,齊碳科技、邁科康、優賽諾則是“潛在獨角獸”企業。一大批本土“高精尖”生物醫藥企業正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今年,生物技術領域國家級盛會——中國生物技術創新大會第三次落地成都高新區舉辦,也從側面透露出了成都高新區在生物醫藥產業領域蓬勃發展的活力。同時,大會也為成都招引高質量資源及人才落地提供了重要契機。

近兩年,成都高新區加速“走出去”步伐,深入上海、深圳等城市,通過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等多種形式,吸引了更多投資機構、生物醫藥企業投向成都、落戶成都。

《科創板日報》記者從2023中國生物技術創新大會金融資本分會獲悉,截至目前,已有累計50家知名投資機構先后與成都高新區組建天府生物城生物醫藥產業基金。另外,在股權方面,成都高新區已引導設立生物醫藥產業基金總規模超過了400億元。

2022年,成都高新區就發布了五年將組建3000億元產業基金的計劃,其中生物醫藥產業占比20%,近600億元。目前來看,在生物醫藥這個領域,距離計劃組建目標已完成大半。

最新數據顯示,成都高新區生物醫藥產業規模連續五年保持20%的增長,聚集在研及上市1類新藥150余個,國家級人才團隊超100個,累計上市及過會企業10家,吸引美敦力、阿斯利康、GE醫療等一大批500強項目落地。

此外,日前公布的2022中國生物醫藥園區競爭力排行榜顯示,成都高新區與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蘇州工業園區和上海張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位列第一方陣。

《科創板日報》記者了解到,成都高新區千億級生物醫藥產業目標已實現,未來還將瞄準生物產業未來賽道,加快人才引育和創新品種研發上市步伐,推動產業鏈協同創新發展,加快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區域帶動力的現代醫藥健康產業體系。

展望未來,成都高新區的生物醫藥產業將繼續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為全國乃至全球的醫藥行業注入強大動力。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