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48小時極限大模型創新:一群年輕人在杭州搞了場AI創業實驗

48小時極限大模型創新:一群年輕人在杭州搞了場AI創業實驗

新火種    2023-11-09

大模型時代,創業者如何創新、創業、創造?

2023云棲大會期間,百名年輕創業者齊聚,在一場“AI創客松”上給出了答案。

48小時極限大模型創新:一群年輕人在杭州搞了場AI創業實驗

Create@AI創客松,由阿里云發起,旨在鼓勵初創團隊在AI時代創新、創業、創造。本次Create@AI創客松由阿里云主辦,創新工場、零一萬物和36氪協辦。今年,這場比賽在全球范圍內征集了百余支初創團隊,最終18支團隊脫穎而出參與決賽。

決賽團隊博士含量40%,有海外留學和工作背景的團隊超過50%,匯聚了中科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高校專業人才,擁有一線科技及互聯網公司的豐富經歷。

決賽題目則是,利用阿里云AI工具箱挑戰48小時內開發AI創新應用。

現場,參賽團隊結合自身專業背景和創業靈感,打造了教育、游戲、醫療、信息與知識獲取、內容創作、芯片開發、營銷銷售等領域的AI Agent。

具體都有哪些創意迸發而出,一起來看。

48小時,用大模型“重塑未來”

AI手辦故事機

樂高積木+教育大模型=?

一群家有萌娃的爸爸們,基于大模型為他們“AI原生時代”的下一代打造了一個個性、智能和可持續性的AI玩具。

這個“AI手辦故事機”,使用樂高積木作為基礎,每個積木代表一個元素,可以是場景、角色、道具或故事主題。通過疊加不同的元素并傳至云端,基于優化后的教育大模型生成故事,孩子們還可以與虛擬角色進行聊天互動。

這個創意拿下了Create@AI創客松的「文娛與社交賽道」冠軍。

該團隊由一群十幾年的創業老兵組成,具有清華大學、英國阿斯頓商學院等高校背景,有過海外留學和創業經歷,具有豐富的游戲、軟硬件開發、跨境電商、供應鏈管理等從業經驗。有過硬件筆發明專利,以及兒童陪伴機器人、虛擬3D音響等發明產品。

48小時極限大模型創新:一群年輕人在杭州搞了場AI創業實驗

△釘釘副總裁林鋒(左一)為“AI手辦故事機”團隊頒獎

知了Known

基于大模型的產品,當然少不了生產力工具。

知了Known是一款基于大模型、向量數據庫技術構建的,具有多模態內容解析、問答檢索及自定義信息獲取功能的AI應用,產品背后利用阿里云人工智能平臺PAI、PAI-靈積平臺的能力來構建,為用戶打造一個無壓力的漸進式學習閱讀、知識問答檢索和信息獲取的知識助手。

48小時極限大模型創新:一群年輕人在杭州搞了場AI創業實驗

知了Known團隊由一群互聯網大廠出身的年輕人組成,成員們曾孵化過數字人、直播類AI應用項目,也在游戲領域有過打造爆款的經驗。

在這次的比賽中,他們選擇參加生產力工具賽道,基于自身對信息處理的需求,針對當下信息過載、信息遺忘、閱讀障礙等痛點,試圖尋找AI Native的解決方案,最終目標是:

知了Known最終獲得Create@AI創客松「生產力工具賽道」冠軍。

48小時極限大模型創新:一群年輕人在杭州搞了場AI創業實驗

△魔搭社區&靈積模型服務技術負責人陳穎達(左一)為“知了Known”團隊頒獎

FreeTopSales

FreeTopSales成立于今年8月,專注于AI應用層的研發,已獲得種子輪融資。這是一支有五年以上AI從業經驗的團隊,成員們來自互聯網大廠,既有用了18個月實現50-8000萬業務增長的營銷操盤手,也有參與開發并有落地應用經驗的全棧大模型應用開發工程師。

FreeTopSales團隊在此前的創業中觀察到,90%的企業都在營收的生死線上掙扎,如何實現更高效的銷售、提高營收成為了這些企業關注的焦點。他們期望能夠幫助這些企業實現“沒有開不了的單”,甚至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在某教育機構做銷售,通過親身體驗總結出頂級銷售的兩大核心素質,包括談判能力和共情能力。

48小時極限大模型創新:一群年輕人在杭州搞了場AI創業實驗

在本次Create@AI創客松,他們基于阿里云的通義千問大模型、Modelscope-Agent框架和向量數據庫,打造Autonomous Sales Agent(全自動化AI銷售人員),并展示了AI銷售與客戶的互動過程。

48小時極限大模型創新:一群年輕人在杭州搞了場AI創業實驗

△零一萬物聯合創始人祁瑞峰(右一)為“FreeTopSales”團隊頒獎

這場比賽中,FreeTopSales摘得「營銷與銷售賽道」冠軍。

ChatCPU

芯片生產的流程復雜而龐大,不僅要遵循設計規范,還需要通過精細的驗證來確保產品質量。而當前市場上的硬件開發人才“供不應求”。為了幫助初級工程師也能擁有高級工程師的開發經驗和技能,ChatCPU團隊基于生成式AI的硬件開發微調大語言模型,通過Modulepuzzer驗證及自主可控EDA流程的聯合開發系統,可以生成可以直接交由工廠生產的文件,將芯片開發效率提高10倍。

48小時極限大模型創新:一群年輕人在杭州搞了場AI創業實驗

ChatCPU團隊由清華大學的博士后和研究生組成,主要研究體系結構和AI方向。成員主要來自清華大學,擁有豐富的AI研究和算法經驗,并擁有多項專利和轉化成果。他們期望通過AI賦能芯片設計,幫助芯片開發公司能夠更迅速、高效地生產芯片。

ChatCPU拿下Create@AI創客松的「最具創意獎」。

48小時極限大模型創新:一群年輕人在杭州搞了場AI創業實驗

△淘天集團商家品牌策略部總經理劉洋(右一)為“ChatCPU”團隊頒獎

DramaGo

這個項目旨在降低微電影制作的門檻。

當前的內容創作領域中,不同作者的風格各異,長文本理解難以全面覆蓋,高質量的人物對話場景構建需要大量的場景和人物動作微調數據。

DramaGo通過建立通用型、高質量、視覺盛宴級長文本構建微電影技術壁壘。通過“人機共融”多源高噪長文本切分技術建立劇本,借助情緒化高質量語音輸出實現高質量微電影配音,然后通過動態畫面生成與場景理解實現“人-景”生成。用戶可以輕松完成14項電影核心內容的輸出,只需2~4個小時就能創作一部10分鐘以內的微電影。

48小時極限大模型創新:一群年輕人在杭州搞了場AI創業實驗

DramaGo團隊核心成員由中科院、香港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多位碩博算法工程師,以及B端/C端用戶增長/Saas商業化領域的AI大模型愛好者組成。已經連續累計嘗試開發了多個大模型創新應用,并在Github上線了開源項目。他們致力降低視頻創作門檻,幫助用戶一鍵生成視頻作品。

48小時極限大模型創新:一群年輕人在杭州搞了場AI創業實驗

△創新工場執行董事暨前沿科技基金總經理任博冰(右一)為“DramaGo”團隊頒獎

DramaGo獲得Create@AI創客松的「最具實用性獎」。

Prompts Lab

Prompts Lab的核心成員來自浙江大學圖靈班,有浙大系連續創業者,是多個LLM開源框架作者和貢獻者。他們也是黑客松的熱愛者,參加過數十場大型黑客松賽事,也曾舉辦過黑客松。

在這次比賽中,Prompts Lab團隊基于通義千問大模型,使用了Stable Diffusion框架,從0到1開發了一個AI-Powered的誰是臥底游戲。

48小時極限大模型創新:一群年輕人在杭州搞了場AI創業實驗

通過多模態AI技術,用戶可以自定義生成有“共同回憶”的游戲詞,同時支持輸入圖片、PDF文件等外部資源,可以有效解決過去誰是臥底游戲中出現的泄題、題庫陳舊等問題,同時游戲詞更貼合玩家,讓游戲更加有趣更有節目效果。

Prompts Lab團隊在比賽中獲得了「最佳從0到1獎」。

48小時極限大模型創新:一群年輕人在杭州搞了場AI創業實驗

△阿里云創業孵化事業部總經理李中雨(左一)為Prompts Lab頒獎

BiuTalk

BiuTalk團隊核心成員來自互聯網大廠和國際五百強企業。創業多年,他們嘗試通過短視頻去推廣個人品牌,在這個過程中遇到了內容創作難、私域運營難、推廣效率低等難題。他們希望打造一個短視頻創作者AI協作社區,幫助企業創始人用短視頻做個人IP。

BiuTalk團隊基于對視頻號和創始人的分析數據和社交關系鏈的深刻理解和經驗,打造了一個短視頻創作者AI協作社區,提供視頻號創作助手和內容創作AI工具集,打造AI老板圈通過AI精準匹配業務,還有私域機器人幫助老板和粉絲互動。可以解決創作者們的內容制作、粉絲互動和資源對接等難題。

48小時極限大模型創新:一群年輕人在杭州搞了場AI創業實驗

FilmAction瀚皓科技

瀚皓科技的核心團隊由北京大學的博士和碩士生組成。他們是電影愛好者,有著深厚的影視行業背景,也看到當前的影視制作流程復雜和項目周期長,從劇本籌備到成片,當中涉及場地租用、搭建、拍攝、后期制作等環節。

于是,瀚皓科技瞄準了青年導演、短視頻創作者、影視公司群體,希望利用AI技術來自動生成電影級別水平的視頻,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FilmAction將一個文本創意概念拓展成故事劇本,集合專業的劇本數據庫以及影視數據庫,基于大模型來進行視覺風格和分鏡頭的設計,并生成電影級別水平的視頻。在本次比賽中,FilmAction團隊嘗試接入通義開源大模型 Qwen-7B,以及ModelScope-Agent:I2VGen-XL高清視頻生成大模型,并在24小時內生成了一段新的影視級視頻。

48小時極限大模型創新:一群年輕人在杭州搞了場AI創業實驗

BiuTalk和FilmAction瀚皓科技在比賽中獲得「云上創新獎」。

48小時極限大模型創新:一群年輕人在杭州搞了場AI創業實驗

△阿里云PAI機器學習算法工程和場景化應用負責人施興(左一)、阿里云機器學習平臺PAI產品專家李林楊(右一)為FilmAction瀚皓科技(左二)和BiuTalk(右二、右三)頒獎

看到這里,你會給這些創業idea打幾分?

無論如何,正如創新工場聯合CEO兼管理合伙人汪華在開幕式演講中所說:

今天的大模型創業仍需要尋找一個平衡點,一方面需要了解模型的性能和極限,另一方面還要平衡商業和成本。兩年后可能會迎來大模型應用的井噴期,但這并不意味著等待,當下行動的創業者可以搶占先機。

極速創新背后的AI基礎設施

值得一提的是,Create@AI創客松決賽隊伍參賽者之所以能在48小時內創造這一切,離不開阿里云為AI應?所做的產品和技術儲備。

近年來,阿里云已形成了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平臺即服務(PaaS)和模型即服務(MaaS)三層架構,并不斷開放,促進MaaS生態的繁榮。

本次Create@AI創客松中,參賽隊伍通過人工智能平臺PAI完成AI全鏈路開發,低門檻高效率實現大模型微調訓練及部署服務,同時也能通過PAI-靈積輕松使用模型API服務,一鍵調用通義千問等業界主流大模型。

BiuTalk團隊的黃亞翔就認為:

另外,阿里云發起的Create@AI創客松旨在鼓勵初創團隊創新、創業、創造。參賽者入選即獲得由阿里云技術專家、創新工場投資人和產品顧問、阿里云戰投投資人、零一萬物的商業化專家構成的智囊團的指導。智囊團與入選團隊們一起打磨想法和產品,過去一周里已經累計提供超過30小時的咨詢服務。

Prompts Lab隊長方成睿表示:“顧問們非常誠懇,他是在聽你的idea,跟你站在一起幫你去想如何迭代,甚至為我們介紹了合作資源。”

48小時極限大模型創新:一群年輕人在杭州搞了場AI創業實驗

△Create@AI創客松智囊團

一直以來,阿里云不斷加碼對于初創團隊的扶持力度,將“加速創新成長”的理念深植于企業戰略中。在云+AI時代,阿里云Create@AI創客松打造了一個線上開發環境和線下創意充分碰撞的空間,讓AI創業者在這里充分交流、巔峰對決,更有機會獲得“阿?云創業者計劃”最高百萬的云資源支持。

48小時極限大模型創新:一群年輕人在杭州搞了場AI創業實驗

△阿里云技術團隊為參賽選手提供現場技術指導

初創團隊在Create@AI創客松的高效產出顯示,在AI時代,智能原生企業涌現,基于云和AI來構建業務的企業,將獲得比別人更快的啟動速度。而像阿?云這樣強有?的基礎設施提供?,能幫助創業者更快實現從創業idea到商業化產品的跨越。

2023云棲大會期間,阿里云還推出了以“為創新成長提速”為主題的“阿里云創業者計劃”專場活動、加速中小企業創新成長的“2023金秋云創季”活動,并與央博聯名打造全球首個“李白數字展”,全方位加碼,為創新加速。

— 完 —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