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創業·筑夢泉城丨陳圖川:讓人工智能知識走向普及
記者 張九龍
人物簡介:陳圖川,國家級人才工程入選者,第四屆創新創業大賽落地人才,山東懷思人工智能與產業發展研究院院長。 車水馬龍的都市大動脈濟南經十路旁,矗立著氣勢宏偉的國家超算濟南中心科技園,山東懷思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懷思科技”)便坐落在園區之中。一走進懷思科技,人們的眼球便會被種類繁多、造型各異的機器人吸引住。教育機器人、迎賓機器人、配送機器人、巡檢機器人……在洋溢著青春氣息的研發團隊演示下,這些科技感滿滿的設備各自施展絕活,盡顯人工智能的技術魅力。懷思科技是濟南“雙創”結出的一顆碩果。2021年,團隊領軍人才、馬來西亞籍科學家陳圖川,因第四屆創新創業大賽與濟南結緣,并第一時間將項目落地在這座自己此前從未到過的城市,從而開啟了與濟南的雙向奔赴之旅。讓高科技不再晦澀難懂“公司在濟南已經安頓下來,基礎都打好了,現在跟很多合作方達成協議,并在逐一落實。”2023年5月,在懷思科技辦公區,山東懷思人工智能與產業發展研究院院長陳圖川躊躇滿志地說。懷思科技的主打業務是人工智能普及教育,從全球看目前這一塊還是藍海。人工智能已運用于各行各業,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但是由于知識門檻較高,對于非專業人士來說,想要弄懂人工智能是比較困難的。懷思科技所做的,就是要解決這個痛點。“我們的產品涵蓋了整個的教育服務體系,包括硬件、軟件以及完善的課程體系,還有師資培訓、國內國際的競賽平臺等,能提供人工智能普及教育的全套解決方案。”陳圖川解釋說。選擇做人工智能普及教育,與陳圖川的個人成長經歷密不可分。“我從小就對機器人特別感興趣,喜歡看的動畫片里面,變形金剛、機器貓等都跟機器人相關。”陳圖川真正接觸到機器人,還是在馬來西亞讀大學本科時。當時,學校組織參加國際機器人比賽,需要參賽者自主設計一款掃雷機器人。他是學機械工程專業的,憑著興趣報名,從零開始學習開發機器人。有了這次經歷,陳圖川立下了投身機器人事業的志愿,并到日本東京大學繼續攻讀機器人領域專業。博士畢業后,陳圖川來到中國,受聘擔任南開大學人工智能學院副教授。在南開,他經常會組織學生參加機器人比賽,但那時即使是自動化專業的學生,也不懂人工智能。學生們從零開始學習到參加比賽,一般只有6個月時間,要讓他們快速上手去開發機器人,就必須有通俗高效的教學手段,包括教材、教具等,這便是懷思人工智能教育平臺的緣起。生產線建進駐濟高校積厚成勢,破繭成蝶。自從2021年9月落地濟南后,懷思科技在這片創業的沃土已經有了許多用武之地。2021年,在山東省教育廳、省人社廳等部門指導下,懷思科技聯合新松、海康威視等多家智能機器人領域的龍頭企業,與中國電子勞動學會、中國(國際)高端裝備與機器人產業協會等行業協會,以及山東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數十所省內外高校共同發起,成立全國機器人職教集團,致力于搭建智能機器人產業與教育合作發展的戰略平臺,服務現代企業、推進高校智能機器人專業建設,促進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2022年12月,懷思科技與合作企業聯合濟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共同成立濟南大學懷思人工智能與數字教育研究院,旨在孵化更多新技術、新應用,創造更多發明專利,為企業提供技術支持后盾,為人才培養提供廣闊的舞臺。2023年3月,懷思科技與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開展深度合作,成立山東商職懷思智能機器人產業學院,共同建設應用電子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智能機器人技術)、智能產品開發與應用等專業群,用以培養復合型技術應用人才,滿足行業需求。懷思科技還向該校捐贈總價值120萬元的設備和軟件,并將生產線直接放在了校園里,讓學生們有了實體的人工智能實訓基地,可進行直觀學習。相約濟南,共享機遇,已成為懷思科技的發展目標。陳圖川計劃在合作院校開設人工智能的通識課程,讓各專業的學生都有機會接觸人工智能教育,從而為濟南培養更多的相關人才。大賽得獎是一個肯定好的營商環境是市場主體賴以生存的土壤,更是發展經濟的“先手棋”、雙招雙引的“強磁場”、干事創業的“穩定器”。陳圖川選擇到濟南創業,首先得益于這座熱情好客、求才若渴的城市頻頻向他拋出橄欖枝。2020年,陳圖川在南開大學的教職合約到期,陳圖川決定暫時回到馬來西亞發展。在馬來西亞期間,陳圖川走出“象牙塔”,著手人工智能普及教育的創業,并與多個合作團隊進行了接觸,其中就包括后來懷思在濟南的合作方。2021年,濟南合作方通過濟南市投資促進局、濟南高層次人才發展促進會等部門了解到,在全球新冠疫情的背景下,濟南仍然如期舉辦第四屆創新創業大賽,這對全球的創業者而言無疑是難得的機遇。抱著試一試的想法,陳圖川團隊報名參加了創新創業大賽,與來自全球的2800多個項目同臺競技,并順利通過北歐區預賽,進入到決賽贏得了獎項。這件事令陳圖川感觸很深。因為人工智能普及教育跟其他項目比較起來不太一樣,不是把已經有的技術去更新迭代,然后做出更好的突破,而是一個全新的方向、全新的項目,有諸多不確定性。“能夠得獎我們覺得是一個肯定,也幫助我們堅定了信心,厘清了發展方向。”濟南對人才的熱情和執著,更讓他感到驚喜不已。“我們本來在探討要跟誰去談合作,沒想到得到這個獎后,濟南方面主動來找我們,希望我們把項目落在濟南,讓我感到受寵若驚。”隨后,陳圖川團隊認真比較了多地的支持政策,發現濟南的政策特別好,政府在企業落地、市場拓展、辦公用房、融資等方面提供全方位保姆式服務,這正是他和團隊所迫切需要的。“另外,我們在濟南的合作方對當地情況比較熟悉,人脈資源豐富,所以大家商議后最終決定將項目落地在濟南。”決心將夢想落地在濟南、與濟南相互成就的陳圖川,此前甚至從未到過這座城市。而踏上這片土地后,他更加堅定了自己的選擇。“濟南是座很容易融入的城市,完全不會有陌生的感覺。對外籍人才來說,語言、人文、文化的隔閡是讓人很頭疼的,我在濟南完全不存在這些障礙,因為這里的文化氛圍非常包容、熱情。另外,我是第一次見到有這么多泉水的城市,非常漂亮。”看重濟南的“創業溫度”選擇濟南,陳圖川看重的是這座城市的“創業溫度”。懷思科技位于國家超算濟南中心科技園的辦公場地有500多平方米,是濟南幾經考察專門給協調提供的,而且在一定年限內免費使用。園區的國際知名度很高,地理辨識度和軟硬件設施一流,與懷思科技的氣質和業態特別契合,這樣的安排可謂細心周到。“另外,濟南給了我們很大的空間去建立生產線,商務洽談、日常辦公的環境也非常好,所以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加分的選項。”濟南對創業人才的尊重和熱情體現在類似的許多細節之中。陳圖川直言,創業需要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濟南恰恰具備這種一流的創業生態。從前期商談到真正落地,濟南為人才提供全方位、全鏈條的貼心服務,想企業所想,急企業所盼,解決了創業者的一系列堵點痛點。讓他印象尤為深刻的,是公司注冊的經歷。當時即將迎來國慶長假,如果等到假期之后再跑手續,業務會延誤,無疑會增加企業的創業成本。了解到企業的難處后,有關部門當即給予全力支持和幫助,工作人員與時間賽跑,全程幫辦,讓懷思科技在2021年9月30日順利完成了注冊。肥沃的“成長土壤”,充足的“陽光雨露”,讓陳圖川對濟南項目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人工智能普及教育有很多文章可以做。每個學校著重點不一樣,有些比較偏重實際應用層面,有些比較偏重學術科研層面,也有些看重機器人比賽的選手培養,所以懷思科技已經跟濟南及周邊許多學校形成不同類型的合作方案。落地以來,懷思科技一直在招兵買馬,包括業務崗位、技術崗位。有了過硬的團隊,后續就可以全面推進落實各項合作。“我希望以濟南為大本營,走出山東甚至走向國外,同時也把國外的一些優質資源帶回來。國際的交流合作與業務推廣,也是我們接下來的一個主要課題。”陳圖川憧憬道。

相關推薦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