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醫療數據“孤島現象”將推動數字化技術應用
“數字化是醫療的未來,是全球價值相關方的共識。今年以來,隨著ChatGPT等深層次人工智能(AI)大模型(簡稱大模型)的日益流行,各行各業愈加關注AI在垂直領域落地應用的進一步深入。但目前它對醫療行業影響不大。未來隨著數據開放,它的應用空間才會逐漸打開。”遠毅資本合作人楊瑞榮在近日舉辦第四屆遠·見數字健康年度大會上表示。
遠毅資本是我國一家關注數字醫療的創投機構,《2022年Q4全球數字醫療投融資報告》顯示遠毅資本在全球布局數字醫療項目領先的VC投資機構中位列全球前四、亞洲第一。
近年來,數字醫療產業在醫院高質量發展和醫療產業供給側改革的大背景下蓬勃發展。各種新業態、新模式、新技術、新產品快速涌現,成長出了一系列上市企業和獨角獸企業。同時,醫療機構、傳統制藥企業、醫療器械、醫療服務企業紛紛推動數字化變革,數字化成為了醫藥行業增長的新引擎。
“我們也見過三四十家希望借助大模型去做更多工作的醫療企業,總結來看,大模型跟醫療的結合背后有兩大應用挑戰和兩大創新機會。”楊瑞榮說。
兩大挑戰包括,第一大模型存在幻覺問題。看似流暢自然的表述,實則不符合事實或者是錯誤的。“日常生活的交流中,人們對大模型幻覺的容忍度相對較高。但在崇尚嚴謹的醫療領域,這是致命的弱點。”楊瑞榮說。
第二,國內醫療數據存在孤島現象,院內醫療數據難以打通。這種情況下,大模型所能抓取到的數據信息非常有限,可能只是幾家醫院的信息。
大模型與醫療領域結合的創新機會,首先在于醫藥電商、互聯網醫療和醫療服務等場景中,大模型能夠幫助流暢地跟患者溝通基本信息,并進行一般醫學知識的普及,幫助企業降低溝通成本、提升效率。
第二,大模型將帶來醫療IT變革,讓企業的開發及數據整合成本大幅下降。“醫療IT公司最大的成本就是工程師,我們已經看見一些公司借助大模型寫程序,很復雜的軟件可能以很低的成本就能夠做好,應對不同客戶定制以及整合的能力也大大提高,這對整個醫療軟件體系來說是顛覆式的創新機會。”楊瑞榮說。
遠·見數字健康年度大會由中國醫藥教育協會和中國領先數字醫療創投基金遠毅資本聯合舉辦。眾多行業領袖、專家學者、創業先鋒和投資人在會上討論數字健康領域的前沿發展方向,解讀行業新趨勢,洞察未來新機遇。
(文章來源:經濟參考報)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