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季度營收凈利雙增三成,齊心集團深耕數字經濟
按照10月27日晚間齊心集團公布的三季度報,2023年第三季度營業收入33.07億,較上年同期增長33.38%;實現凈利潤0.6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7.85%;扣非凈利潤0.7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9.51%。
前三季度累計業績在第三季度帶動下,也實現了快速增長。實現營業收入77.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5.13%;實現凈利潤1.4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92%;扣非凈利潤1.4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4.52%;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為1.7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95.53%。
第三季度增速明顯高于上半年,得益于齊心集團進一步強化開拓市場的力度,深耕數字經濟領域。數字化平臺和云視頻技術切中增長快車道,B2B集采業務通過規模化提升業績。同時,齊心集團還注重降本增效,深挖客戶業務需求,強化多品類業務服務能力。
數字經濟起勢,公共集采上行
作為中國B2B辦公物資服務的龍頭企業和數字化政企集采服務商,齊心集團緊扣數字經濟主題。而這正與我國數字經濟的發展趨勢相吻合,也為齊心集團業績提速奠定了基礎。
權威機構億邦智庫提供的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電子商務采購總額約為14.32萬億,同比增長13.7%,數字化采購滲透率從7.24%上升至8.26%,相比2021年提升了約1個百分點。換算為年度凈增量1.73億元,這意味著數字化采購市場時隔一年就實現了萬億元級增長空間。
數字經濟除了整體規模的宏大與增長快速特點之外,還在持續拓展縱深,為公共集采擴面增量提供了先決條件。
按照億邦智庫報告,2022年央企集中采購率、公開采購率、上網采購率和電子招標率均明顯高于往年;央國企采購中非生產物資類數字化采購滲透率增長較快,其中主要增幅來自于營銷品、禮品、福利產品和MRO工業品等品類。僅以MRO工業品作為觀察點,2022年采購額就高達9.08萬億元,同比上漲7.46%。正因為央企帶頭推動MRO工業品數字化采購增長,顯而易見數字化采購市場正在擁抱更多新機遇。
齊心集團的業務架構和發展路徑,也和行業趨勢掛鉤。該集團針對不同行業、規模、場景下的采購服務需求,提供了數采、云采、易采三種系統解決方案,所打造的數智化企業服務平臺完成全鏈路覆蓋,從辦公行政、MRO、工會福利、營銷物料等各方面提供物資采購定制化解決方案,以專業的數字化采購解決方案助力政企客戶實現集采降本增效。
從長期角度觀察,齊心集團所瞄準的道路與國家保持一致。2023年,國家積極推動經濟發展,不斷加大對中央和地方財政的支持力度,國民經濟持續恢復,總體回升向好,市場規模逐步擴大,集采滲透率進一步提升,具備顯著的上升空間。
創新平臺進階,運營降本增效
宏觀的行業趨勢只是業績快速增長的大背景,齊心集團第三季度的營收凈利雙雙同比增長近三成,也離不開其專注數字化平臺,并強化運營平臺能力,同時通過公司業務治理,提高了業績效率。
齊心集團以精細化服務和企業數字化平臺為保障,深挖客戶業務需求,為客戶提供多元化的數字化采購服務解決方案。在平臺建設方面,公司探索人工智能技術與辦公集采服務應用的深度融合,通過AI技術不斷升級完善數智化集采平臺,建立規范的數字化服務能力體系,助推合作伙伴及客戶加速數字化轉型升級。
2023年,齊心集團作為首家政企集采行業服務商,入選商務部評選的全國“電子商務示范企業”, 該年還再次入選由世界品牌實驗室(WorldBrandLab)發布的《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榜單。依托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品牌美譽度,公司在政企采購領域持續保持領先優勢。
創新型平臺自身的彈性靈活特點,數字經濟和人工智能技術的增長潛力,以及從事創新事業多年的思維能力,也為齊心集團在今年完善經營模式、提升業績做了鋪墊。
2023年年初,整個行業開局不算有利,面臨市場挑戰承壓較大,客戶執行降本增效策略。因而齊心集團坦陳,當時為維持客戶整體服務B2B業務利潤率有所下降,這也是公司上半年整體體量規模較小、利潤率不如第三季度的原因。
為此,齊心集團在第三季度之后,在內部供應鏈、交付服務、內部運營成本上,采取了一系列針對性舉措,適應客戶采購人降本增效的訴求,使公司經營規模逐步回穩,有以下三個細化維度:
在客戶和業務選擇維度,公司各大業務板塊進行了優化,將現金流作為核心訴求指標,在客戶端加快應收賬款回收,加強信控管理;
在運營維度,經過多年數字化的開展,B2B業務整體人效得到了持續改善和提升。財務共享中心、費用報賬中心、資金管理中心、運營管理中心,四大中心通過數字化方式優化,持續改善項目效果,并持續降低管理成本;
在研發投入維度,公司進一步強調客戶需求端的研發投入,更為貼近業務需求,有利于持續改善公司經營效益。
此外,隨著公司規模體量逐步提升,一部分固定費用率隨著規模效應而逐漸攤薄,提高了整體凈利潤。在毛利額成本分布結構上,公司在內部管理考核時重點突出,合理掌握凈利潤、運營費用、市場投入等比例,使企業在波動過程中,利潤結構、費用結構趨于合理,業績整體趨于改善。
集采業務升格,業務結構優化
根據官方數據,齊心集團聚集了8萬多家優質客戶資源,尤其在能源、金融、政府、通訊、交通、建筑等行業和領域具備大客戶資源優勢。為了進一步提升業績和產品服務水平,齊心集團還在持續升格B2B集采業務,并優化客戶和業務結構。
目前齊心集團整體業務結構穩定,主要客戶有國網、南網、郵政、郵儲、農行、稅務、移動,工農中建交、中航航空系、能源系、中船、中煙、人保等。今年第三季度,業務增量來源一部分為采購項目單位的內占比;另一部分為新增業務,其中包括老客戶內的新增業務和新開發項目。整體來看,公司在老客戶增長、內占比增長、新客戶儲備方向趨于向好趨勢。
顯然齊心集團并沒有安于現狀,今年針對B2B業務做出了一些調整,更加注重運營安全、企業安全、客戶安全。內部管理方面,進行提效降本,通過數字化流程的調整,去掉冗余崗位;外部銷售方面,公司持謹慎態度,針對不同問題,及時響應并采取不同策略手段。
運營方面,采用精細化管理策略,通過集中采購閉環運營方式,目前已構建了相對穩定的生態。公司在面對全國性集中采購的央企大客戶時,服務商中部分客戶的老供應商已成為公司面向客戶點對點的供應商,承擔不同的角色。以地級市為區域代表,也形成了完整的交付履約網絡。
公司表示,B2B業務前五大客戶結構變化較小,但是前五大中客戶的銷售結構內占比變化較大。近期國家電網采購體量增加,南方電網將MRO作為獨立標包進行招標,公司順利中標辦公物資及MRO雙標包,郵政、郵儲項目中總體規模穩中趨升。從增速角度看,公司對部分客戶主動的調整,重點聚焦在能源、金融、通訊、航空等優質大客戶,有利于帶來比較穩定安全的收入來源。
目前,MRO是公司重要增長貢獻品類之一,有望帶來公司陽光集采新發展。交流中,公司判斷該業務可能圍繞類通用物資展開,對于設備類的專用物資、設備輔材等部分產品,后續可能有清晰參與集采的界定,MRO市場未來會更加健康。從中長期來看,公司預計將有收入穩定增長、利潤持續穩定向好的發展機會。
隨著齊心集團等辦公集采核心企業依托資源聚集優勢,將其資源整合能力和管理能力向外開放和輸出,充分釋放規模效應下,有望迎來陽光集采新發展。無論是整個產業,還是齊心集團為代表的龍頭企業,長期盈利和估值仍有較大提升空間,未來增長可期。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