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國字頭牛業大會為何落地山東陽信?中國畜牧業協會揭秘“陽信密碼”

國字頭牛業大會為何落地山東陽信?中國畜牧業協會揭秘“陽信密碼”

新火種    2023-11-05

  11月11日—12日,第十六屆(2023)中國牛業發展大會將在陽信召開,陽信將成為全國唯一兩次承辦這一全國性牛業盛會的縣區。

  聚“牛人”,談“牛事”,話發展。兩次選擇在縣級行政區召開中國牛業發展大會,在行業中并不常見。那么,為什么是山東陽信?大會開始前夕,海報新聞記者就此采訪了中國畜牧業協會副秘書長劉強德。

  時隔三年,首次恢復線下辦會

  今年是中國牛業發展大會辦會的第十六屆,也是三年疫情之后首次恢復線下辦會。

  劉強德告訴記者,當前雖然進入“后疫情時代”,但全球消費疲軟的態勢卻難在短期內扭轉,活牛及牛肉市場行情也因多方因素復雜疊加而進入了低谷期。在此節點舉行大會,主要目的就是加快推動我國牛業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錨定建設牛業強國目標,深化行業間交流合作,促進企業間學習互鑒,進一步提高自主牛業品牌核心競爭力與市場主導力。

  海報新聞記者從中國畜牧業協會了解到,本次大會參會嘉賓大咖云集,不僅有行業專家,也有巴西、烏拉圭、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外企駐華代表,更有國內外行業領頭企業主要負責人近千人與會。參與企業覆蓋牛業上中下游產業鏈。

  此次中國牛業發展大會的主題是“集群共享·提質增效·全產業鏈推動高質量發展”。開幕式后將接續開展頭部企業“牛人”對話、牛業高質量發展主旨論壇、國際牛肉貿易合作高峰論壇、全國牛業及相關產品展銷、陽信肉牛產業成果展示、國內外企業招商簽約等系列活動。

  大會期間,陽信將發布陽信肉牛全產業鏈標準、復合肉標準、“陽信牛肉”區域品牌價值、“陽信黑牛”選育擴繁體系,為肉及肉制品監管技術國家市場監管重點實驗室科創基地揭牌。

  以科技力量做好“?!蔽恼?/p>

  在剛剛過去的暑期,陽信億利源5G數字化牧場里的肉牛生活得很愜意:聽音樂、睡軟床、做按摩、喝溫水、吹風扇,保證肉牛始終在舒適的環境中生長。去年秋季,這家5G數字化牧場正式建成投入使用。這也是國內首家5G牧場,肉牛設計存欄1萬頭。

  “你若在陽信與肉牛養殖戶、企業家聊天,就會發現當地農戶對智慧農業的理解,在全國來說也是較為領先的水平,會改變你對傳統畜牧業的認知?!痹趧姷驴磥?,陽信實現肉牛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點,就在于以數字化技術賦能產業發展。

  “以前,養殖戶沒條件上馬智能技術,不能實現標準化、智能化養殖,另外在配料、用藥、管理上非常粗放,養殖效益比較低?!眲姷赂嬖V記者,但現在大不一樣,以億利源5G牧場為例,這里建成了山東首家物聯網肉牛追溯系統,每一頭牛都有自己的身份證。如果用手機掃描包裝袋上的條形碼,每一頭牛的喂養飼料、防疫打針、屠宰加工、檢測、超市上架等情況,甚至其母系、父系、養殖戶等資料都有詳細記錄。

  記者了解到,犢牛到架子牛階段以長骨架為主,需要蛋白飼料較多;到了后期,以沉積脂肪為主,需要能量飼料較多。若涉及到微量元素,則更為復雜,每種飼料需要將幾十種元素進行配比。對此,億利源5G牧場完全能夠實現精準配比。

  陽信縣正以科技力量做好“牛”文章,推動肉牛產業進入數字時代。通過實施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和國家級肉牛產業強鎮項目,建設4個存欄3.2萬頭的高標準養殖場區,吸納300家肉牛養殖場戶“退村進區”,肉牛規?;B殖比重由58%提升至70%以上。

  “一頭牛”助力鄉村振興

  劉強德認為,智能畜牧的發展,對傳統肉牛產業來說是一次質的飛躍,傳統的肉牛養殖轉變成現代牧場管理,這不僅符合現代高端肉牛產業發展方向,更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一環——產業振興。

  以前被每家每戶視為礙手物的玉米秸稈,如今在陽信創造出了大效益。隨著“糧改飼”技術推廣,為陽信帶來思路:用青貯玉米以及秸稈廢料解決肉?!皽仫枂栴}”。

  “陽信縣連續8年實施‘糧改飼’項目,是全國首批‘糧改飼’示范縣?!眲姷陆榻B,全株青貯玉米收獲期比糧食玉米早半個月,青貯玉米的穗和秸稈需要一同打碎,進入青貯池子,經過氨化,整株玉米就變成了肉牛食物。此外,青貯玉米產量高,營養豐富,不僅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也增加農民的種植效益,為糧食轉化找到一個有效途徑,實現了肉牛養殖降本提質增效。

  優越的發展環境,為陽信肉牛產業茁壯成長增添了強勁動力,全縣全年牛產業主營收入600億,成為陽信促進鄉村振興的特色主導產業。目前,該縣規模以上肉牛養殖場136個,年存欄肉牛27.3萬余頭,年出欄肉牛28萬頭,陽信縣標準化肉牛屠宰企業76家,年屠宰能力達120萬頭,在全國居領先地位。

  牛產品在獲得發展的同時,牛副產品價值也獲得飆升,陽信相繼開發出了牛毛筆、牛骨瓷、牛骨雕等文創產品,頗受市場青睞。

  2022年7月,陽信牛智谷產業園項目揭牌成立,該項目疊加通關保稅、智慧冷鏈、數據中心、標準生產、綜合檢驗五大功能,將利用3——5年時間,打造成肉牛產業發展的先行區、引領區,成為輻射華北、鏈通國際、引領全國的總部經濟。

  如今,陽信縣已經形成了“飼草種植—犢牛繁育—肉牛育肥—屠宰加工—冷鏈物流—餐飲連鎖—皮革制造—牛骨雕刻—牛副產品加工—有機肥還田”的綠色循環產業鏈,帶動近12萬人就業。

  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是這兩年最熱的詞匯之一,也是傳統行業發展的大勢所趨。

  劉強德告訴記者,如今,畜牧行業已經進入了一個生產不斷發展、質量穩步提高、綜合生產能力不斷增強的新階段。畜牧業數智化轉型正在成為養殖行業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和搶占未來發展戰略制高點的重要舉措,對助力畜牧業生產實現精細化管理,成為高質量發展新亮點,推動國家鄉村振興有著積極的作用。

  作為畜牧行業的重要組織,劉強德表示,中國畜牧業協會長期致力于推動畜牧業數智化轉型升級,促進智能畜牧科技發展。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市場環境,他希望以第十六屆(2023)中國牛業發展大會為契機,以“智能化”的新理念,努力繪就牛業高質量發展的全新圖景。

(文章來源:海報新聞)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