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發布自研藍心大模型,手機廠商為何爭相入局?

圖片來源:ICphoto
當AI的風吹向各行各業,如果不做,似乎會顯得格格不入,對于手機廠商來說也是如此。在11月1日vivo的開發者大會上,vivo發布了其自研AI“藍心”大模型和大模型矩陣,包括1750億、1300億、700億、70億、10億五款不同參數規模的大模型,并宣布130億藍心大模型實現端側跑通。此外,vivo此次開源了70億藍心大模型7B,成為國內首個開源自研大模型的手機廠商。
在今年各個手機廠商的新品發布會現場,“做難而正確的事”被多次提及,關于自主研發大模型,vivo也如此表述。其實,“難”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消費者的換機周期變得越來越長,據手機經銷商李力(化名)跟藍鯨財經介紹,現在平均換機周期拉長到了3到4年,甚至更久;其次,從硬件方面來看,各大手機廠商已經卷到了極致,從攝像模組、屏幕、再到外觀設計,不僅樣子越來越像,而且定價也越來越趨同。
很顯然,在硬件方面的競爭無法刺激消費者的換機需求,也無法形成強而有力的競爭籌碼。據Canalys最新發布的統計報告顯示,2023年第三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下滑5%至6670萬部。在這種情況下,AI浪潮的來臨使得各個手機廠商看到了新的希望,軟件的提升帶給用戶的體驗不僅更加直觀,而且更容易感知,或許可以刺激疲倦的消費市場。
在今年8月14日,小米集團董事長兼CEO在年度演講中曾透露,小米大模型團隊在今年4月建立,其手機端側的大模型已經初步跑通。在演講開始之前,小米開發的大規模預訓練語言模型MiLM-6B突然出現在C-Eval、CMMLU兩個大模型測試榜單中,而這兩個大模型榜單是業內公認比較權威的中文大語言模型評測基準。
此外,華為、OPPO等手機廠商也紛紛入局。在此前華為開發者大會上,華為表示鴻蒙HarmonyOS4系統會接入大模型,通過盤古大模型的加持,華為智慧助手小藝將具備AI大模型能力;2023年10月11日,OPPO宣布與聯發科技合作共建輕量化大模型端側部署方案,通過采用4位量化技術,實現精度不掉點效果下端側化性能更優,共同推動AndesGPT大語言模型和多模態大模型在端側逐步落地,同日,基于AndesGPT大模型打造的全新小布助手開啟新一輪公測。在上海2023MWC(世界移動通信大會)期間,榮耀CEO趙明宣稱,將在智能手機端推動部署端側大模型,以此作為新一輪產品技術攻堅的起點。
雖然各家都忙著部署大模型,但其究竟可以為手機廠商帶來多少商業化價值還沒有定論。在vivo世界大會發布會的現場,vivo展示了“藍心”大模型在一些榜單中的排名情況,在SuperCLUE榜單上的排名甚至超過了文心一言。但其實,大模型測試很難公正地去實現公正的測試,這些榜單測試的結果并不具備實際參考意義,是不是真的會給用戶帶來良好的價值體驗才是核心。
AI大模型對數據訓練、算力成本的要求很高,這也就意味著,對于手機硬件和性能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
小米技術委員會AI實驗室大模型團隊負責人欒劍在接受騰訊科技采訪時表示,關于自研,在各種設備終端上,使用的芯片不盡相同,它們在內存大小、算力強弱、平臺支持的算子集上都會有差別。這就要求模型必須能根據硬件條件作出動態調整以達到最佳性能。而一個開源模型,結構上就是固定的,無法再調整,使用起來非常受限。如果希望具備定制模型結構和從頭開始訓練的能力,就必須自研。
盡管未來究竟會取得什么成果還尚未可知,但基于商業的邏輯,各個手機廠商都在向外界傳遞的信號是,在大模型的時代,我們沒有落下腳步。不僅僅是國內,據The Information報道,OpenAI CEO Sam Altman一直在與iPhone著名設計師Jony Ive聯系,討論開發一種新的AI硬件設備;谷歌也發布了搭載谷歌AI基礎模型、“以人工智能為中心”的Google Pixel 8系列手機。
領和訊Plus會員,免費看更多獨家內容:8大財經欄目,最新最熱資訊干貨獨家行情解讀,快人一步掌握市場投資風向。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