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文化講座|多年愛書已成精

北京|藝術社會學的當代圖景
時間:10月27日(周五)14:00-16:00
地點:海淀區中關村大街59號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人文樓200
主講人:盧文超(東南大學藝術學院青年首席教授)
新世紀以來,在西方興起了新藝術社會學。與霍華德·貝克爾、皮埃爾·布迪厄等學者的藝術社會學不同,它將審美重新納入了研究核心,越來越注重物的因素,將藝術社會學關注的“人與人的互動”擴展到“人與物的互動”。這在提亞·德諾拉和安托萬·亨尼恩的音樂社會學、盧比奧的藝術博物館社會學等中得到了較好體現。德諾拉提出了“回到阿多諾”的主張,認為音樂的力量來自聽眾與音樂之間的互動。亨尼恩認為,趣味不是一種標示社會地位的工具,它是一種反身性的活動,主體在與客體的親附關系中生成自身。盧比奧認為,藝術概念的維持依托基本的物質因素,而這需要藝術博物館各個環節的工作。這與當前“審美論回歸”的思潮一致,對中國語境下的藝術研究具有獨特而重要的參考意義。

北京|經典的煉成——以魯迅小說對金錢和衣著的描寫為例
時間:10月27日(周五)14:30
地點:西城區前門西大街95號北京市文聯藝術工坊
主講人:閻晶明(作家、評論家)
由北京市文聯主辦、北京作協承辦的“文學京彩季·大家小課”系列活動2023第1期,邀請到了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閻晶明,從魯迅小說對金錢和衣著的描寫來談談經典的煉成。

北京|歷史觀與方法論:關于歷史閱讀與寫作的對話
時間:10月27日(周五)19:00-21:00
地點:朝陽區建國路87號SKP購物中心4樓SKP RENDEZ-VOUS
嘉賓:王笛(澳門大學歷史系講席教授)、羅新(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暨歷史學系教授)、李紅強(人民文學出版社總編輯)
這些年,歷史學家王笛在微觀史、新文化史領域筆耕不輟,出版了多部極有影響力的著作。歷史學家羅新近幾年也出版了《漫長的余生》《從大都到上都》等歷史非虛構作品和旅行文學作品,在大眾中受到熱烈的歡迎,有極大的影響。10月27日晚,我們特別邀請澳門大學歷史系講席教授、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歷史學博士王笛,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暨歷史學系教授羅新做客SKP,進行一次對談。

北京|年紀·閱讀·書寫——唐諾《求劍》新書首發沙龍
時間:10月27日(周五)19:00
地點:朝陽區建國路6號朗園Vintage南門2號樓1層naive理想國
嘉賓:唐諾(作家)、梁文道(作家、媒體人)
“我真正期待的仍是年紀。”在新書《求劍》中,唐諾把年紀這個主題加進每天的閱讀和書寫里,變為讀和寫的新視角、新元素。23篇關于“年紀、閱讀、書寫”的重磅思辯,逐年增長的年紀,迫使書寫者時刻面對日益年輕的世界,書籍仍是人類世界最大規模明亮起來的豐饒之地。10月27日晚,naive理想國郎園店,我們邀請到讀書人梁文道,和我們這個時代少有的職業讀書人唐諾一起,以新書《求劍》為始,回頭看熟悉的、有關“年紀、閱讀、書寫”的一切。

北京|現代性第一時期英格蘭的父權制與反父權制——從霍布斯到瑪麗·艾斯泰爾
時間:10月27日(周五)19:00-21:00
地點:海淀區頤和園路5號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廖凱原樓134
主講人:Myriam-Isabelle Ducrocq(法國巴黎楠泰爾大學/巴黎第十大學英國文明史教授)
本期講座為“霍布斯論人與國家”系列講座的第四期。在十七世紀的英格蘭,傳統政治與宗教基礎遭受瓦解,歐洲全境爆發了宗教沖突并誕生了合法化臣民抵抗王權的理論,這與政治父權制產生了激烈沖突,而與此同時,鞏固與加強至高王權的理論與神學基礎也成為了一些思想家的首要任務,羅伯特·菲爾默的《父權制》便是其重要代表,這部著作隨后遭到西德尼與洛克的猛烈批評。本次講座首先展現霍布斯與洛克的自然法學說如何挑戰了菲爾默的父權制,然后介紹哈靈頓的平均主義的反父權制以及瑪麗·艾斯泰爾對契約論的批判。在此基礎上,本次講座將結合相關的當代研究,反思西方政治思想中的父權制是否徹底遭遇失敗。

北京|尋找現代心靈——第九屆單向街書店文學節
時間:10月28日-29日
地點:門頭溝區檀谷·慢閃公園
嘉賓:阿乙(作家)、班宇(作家)、戴錦華(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鄭在歡(作家)、許知遠(作家、單向空間創始人)等
第九屆單向街書店文學節以四場主題論壇、一場音樂會、一個市集和對可持續的實踐,在充滿不確定(同時也是可能性)的今日世界,談談何以通過智識和行動的訓練,成為一個嶄新的現代人。

北京|海上繁花,二戰傳奇——中國人民勇敢的心
時間:10月28日(周六)14:30-16:30
地點:朝陽區建國路86號SKP-S購物中心2樓SKP RENDEZ-VOUS
嘉賓:劉瓊(學者、作家)、楊慶祥(評論家、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韓敬群(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總編輯)、楊怡芬(作家)
《海上繁花》以真實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真實歷史事件為基點,塑造了血肉飽滿、有情有義的中國人民形象,呈現了中英兩國人民在戰火中結下的深厚情誼。10月28日下午,我們邀請了著名學者、作家劉瓊,著名評論家、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楊慶祥,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總編輯韓敬群,作家、《海上繁花》作者楊怡芬,做客SKP-S,帶您“重返歷史現場”, 走近一段沉沒于東海之下的二戰傳奇。

北京|對話東西方藝術與文明——范景中《藝術與文明》分享會
時間:10月29日(周日)14:00-16:00
地點:朝陽區建國路86號SKP-S購物中心2樓SKP RENDEZ-VOUS
嘉賓:黃小峰(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院長)、范白丁(中國美術學院藝術人文學院常務副院長)、胡斌(廣州美術學院藝術與人文學院院長)、郭偉其(廣州美術學院藝術與人文學院副院長)
藝術史家、中國美術學院教授范景中的《藝術與文明》三部曲,是凝聚其五十多年研究成果的一部通史性藝術專著。10月29日下午,我們邀請了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院長黃小峰,中國美術學院藝術人文學院常務副院長范白丁,廣州美術學院藝術與人文學院院長胡斌,廣州美術學院藝術與人文學院副院長郭偉其,中國美術學院藝術人文學院副院長董捷,做客北京SKP-S,共同對話中西方藝術與文明。

北京|另一個藝術世界
時間:10月29日(周日)14:00-16:00
地點:海淀區杏石口路50號中間藝術區中間美術館會議室
主講人:妮卡·杜布羅夫斯基(藝術家、作家、策展人)
10月29日下午2點,我們榮幸地邀請到了藝術家、作家、策展人妮卡·杜布羅夫斯基(Nika Dubrovsky)來到中間美術館,分享自己作為藝術家的創作,以及其丈夫大衛·格雷伯(David Graeber)未盡的事業。

北京|歡迎回到平樂鎮
時間:11月2日(周四)19:00-21:00
地點:朝陽區建國路6號朗園Vintage南門2號樓1層naive理想國
嘉賓:顏歌(作家)、羅新(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李靜睿(作家)
顏歌新作《平樂縣志》分享會北京站,邀請到北京大學歷史系羅新教授和作家李靜睿,與顏歌一起聊新作、聊歷史、聊寫作。
上海|何謂數字人文?何為數字人文?
時間:10月27日(周五)13:30-14:30
地點:閔行區東川路800號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100號音樂廳
主講人:包弼德(美國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查理斯·H·卡威爾”講席教授)
數字人文正于世界各地的大學扎根。人文學科與數字人文如何結連?過往稔熟數字工具與技術的人文主義者相對較少,但時至今日,各種免費、便利的軟件可謂不勝枚舉,而相關流量更與日俱增。我們固然可以因此在新的維度上提出舊的問題,但回答這些問題仍需一些概念上的跨越。與此同時,數字人文涉及事物的建構,即新工具、數據庫與平臺。為此,本講座介紹其中一部份我們正已建構的數字人文。展望未來,挑戰仍在。數字人文的可持續發展,需要人文學、社會科學與工程學之間的各種嶄新合作方式,方能玉成其事。這既需要大學的投資,也需要強大的國際網絡基礎設施,以發展我們的人文學科。

上海|德里達vs.康德:“無條件好客”工作坊
時間:10月27日(周五)14:00-18:00
地點:寶山區南陳路333號5號樓上海大學文學院306室
主講人:雅克布·羅格辛斯基(哲學家)
德里達認為好客問題是一個值得思考的根本性問題。他提出了無條件的倫理的好客,用以反駁自我限制和自我毀滅的法律的好客及政治的好客。然而我們可以試問,德里達的這一思路是否陷入僵局?本講座將指出該思路所面臨的絕境。德里達確有真知灼見,為了防止有條件的好客淪為非好客,他斷言一種激進的好客原則不可或缺。但他并未在政治層面和法律層面上探尋該原則,而是錯把這一原則置于倫理層面。本講座試圖表明,德里達倡導的無條件好客會陷入絕境,若我們想從中脫身,康德的好客觀念為我們提供了一條出路。

上海|韓炳哲《倦怠社會》紀錄片觀影與對談
時間:10月27日(周五)18:45
地點:黃浦區福州路318號華設大廈101室德國駐上海總領事館文化教育處
嘉賓:馬凌(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書評人)、張生(同濟大學人文學院教授)、郁喆雋(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副教授)
在這樣一個“非物”的時代,如何重振生命光輝,找回自由與寧靜的內心世界?如何重建人與世界的關聯?10月27日晚,德國駐上海總領事館文化教育處、中信出版集團、東方出版中心聯合邀請復旦大學新聞學院馬凌教授、同濟大學人文學院張生教授及復旦大學哲學學院郁喆雋副教授來到文教處空間,于紀錄片放映后探討韓炳哲的著作,洞察數字媒體時代的群體狂歡和孤獨的個體鏡像。

上海|在最短的篇幅里與茨威格相遇
時間:10月27日(周五)19:00-20:30
地點:黃浦區復興中路517號思南書局
主講人:沈錫良(翻譯家)
《恐懼》是世界中短篇小說大師茨威格令人窒息的女性心理小說,細思極恐地剖析“婚內陌生人”的內心世界。10月27日晚,《恐懼》譯者沈錫良將做客思南書局,與大家一同探尋女性命運與心靈焦灼的糾纏。

上海|一個中世紀英國貴族世家的“作死”實錄
時間:10月28日(周六)9:30
地點:徐匯區淮海中路1555號上海圖書館淮海路館正門四樓多功能廳
主講人:許明杰(復旦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德斯賓塞是14世紀英國一個顯赫的貴族世家,其核心成員(老休·勒·德斯賓塞、小休·勒·德斯賓塞)歷來被史學家視作亂臣賊子“作死”的代表。此次講座基于豐富的政府檔案,對這個家族的興衰歷程進行系統還原,著重呈現其“作死”行徑,并對其背后的原因做深入解析。該講座嘗試帶領聽眾進入中世紀英國的歷史場景,去理解一個貴族世家在封建君主體制之下,面對風云變幻的政治局勢時的抉擇之難。

上海|以悲憫情懷作為基本的敘事底色——《以博爾赫斯命名的房間》新書分享會
時間:10月28日(周六)10:30
地點:黃浦區福州路465號上海書城
嘉賓:李西閩(作家)、格桑(媒體人、寫作者)、小飯(作家)
李西閩的寫作常常貼近于現實,《以博爾赫斯命名的房間》這部小說集中,他極其敏感地捕捉到了當代城鄉邊緣化地帶中生活著的無名角色,書寫他們的生存、生活困境,以及因欲望得不到紓解而導致的精神裂變,最終走向悲劇的結局。本周六上午,我們邀請讀者朋友們前往經過兩年時間重裝改建,終于再次開業的上海書城福州路店,一起在新店里聆聽李西閩老師的創作分享。

上海|推理的盡頭是人性——《周四推理俱樂部:消失的子彈》新書發布會
時間:10月28日(周六)14:00-16:00
地點:浦東新區銀城中路501號上海中心大廈52層朵云書院
嘉賓:陸燁華(推理作家、翻譯)、孫沁文(動畫編劇)
新作《消失的子彈》延續了“周四推理俱樂部”系列的四人主角團人物設定,以及語言幽默、邏輯外松內緊的英式推理風格。10月28日下午,推理作家陸燁華、職業動畫編劇孫沁文、“周四推理俱樂部”系列責編陳楠,將在朵云書院·旗艦店與讀者分享《消失的子彈》的愛恨情仇與生命迷思。

上海|圖像世界:宋代的繪畫與展示
時間:10月28日(周六)14:00
地點:徐匯區淮海中路1555號上海圖書館正門四樓多功能廳
主講人:鄧菲(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教授)
本場講座將從宋代四雅的掛畫出發,探討宋代繪畫藝術的巨大發展,從繪畫、掛畫到賞畫,沉浸式體驗雅集、文會、日常觀畫的視覺趣味和美好心境。

上海|在絕望與希望的國度:王小洋&祝耕夫上海簽售會
時間:10月28日(周六)14:00-16:00
地點:徐匯區龍華中路759號綠地繽紛城一樓鐘書閣
嘉賓:王小洋(漫畫家)、祝耕夫(漫畫家)
成群的黑色蟲子寄生在人類身上,企圖“殺掉”宿主;參加頒獎禮入住酒店的漫畫家懷疑室友并非人類;在詭異的漁村里一場盛大的“降神”儀式準備就緒……除了感官上的刺激,恐怖漫畫還能帶給我們怎樣的閱讀體驗?撥開恐怖的面紗,這些故事背后探討的核心究竟是什么?10月28日,我們將邀請《黑蟲》作者王小洋和“人類進化論”系列作者祝耕夫,來到上海鐘書閣進行對談活動。他們將通過自己的作品告訴讀者:恐怖漫畫的背后其實是一場震撼心靈的精神盛宴。關于人性、焦慮、社會的種種問題,在這里你將會收獲不一樣的答案。

上海|美與天意勝過時間——《離岸的花園》新書分享會
時間:10月28日(周六)14:00-15:30
地點:黃浦區復興中路505號思南文學之家
嘉賓:迪亞娜·貝列西(詩人)、馬濟民(詩人、作家、文學評論家)、張禮駿(上海外國語大學西方語系教師)
這個十月,阿根廷國寶級詩人迪亞娜·貝列西第一次到訪中國。迪亞娜·貝列西是阿根廷當代女性詩歌教母級的人物,她的作品意象大膽,聲音篤定,已出版15部詩集單行本,并被翻譯成英語、法語、德語等多種語言出版。曾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監獄的寫作工作坊中教課數年。人如其作,生機勃勃,富于冒險,20世紀70年代曾花了六年時間徒步走遍整個美洲。這次,貝列西的作品第一次在中國出版,她為中國讀者特意選編了詩集《離岸的花園》,收錄了其50首代表作。10月28日,我們邀請迪亞娜·貝列西,以及同為阿根廷詩人的馬濟民,還有上海外國語大學西班牙語教師張禮駿做客思南文學之家,共讀《離岸的花園》,讓美與天意勝過時間。

上海|大敘事與小敘事——寫給當代人看的絲綢之路
時間:10月28日(周六)14:00-16:00
地點:虹口區公平路18號8棟嘉昱大廈一層建投書局4樓傳記圖書館
嘉賓:葛劍雄(復旦大學文科資深教授)、彭英之(某全球大型金融機構中國業務負責人)
2015年,彭英之和朋友開始策劃這場中亞之旅,2017年9月底,這場旅行開啟。作者只身出發,開始了絲路的旅程。2022年,彭英之動筆將這段難忘的旅程變成了文字。2023年,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之際,彭英之的《絲路北道》正式出版。10月28日下午,我們聯合文匯出版社,邀請到著名歷史學家葛劍雄與彭英之,共同暢聊《絲路北道》——寫給當代人看的絲綢之路。

上海|老周望野眼:穿街走巷中的城市史——上海微觀生活史
時間:10月28日(周六)14:00-15:30
地點:徐匯區淮海中路1555號上海圖書館淮海路館一樓研修室
嘉賓:周力(SMG五星體育首席編輯)、孫孟晉(文藝評論家、詩人)
走在上海的街頭,你是否會好奇剛剛路過的那棟老洋房有著怎樣的歷史?哪位名人曾居住于此?石庫門弄堂里又有哪些充滿煙火氣的故事?本期“讀道”上圖新書分享會,我們為大家帶來的《老周望野眼:穿街走巷中的城市史》就將解答你的這些疑問。活動中,我們邀請到了作者周力及嘉賓孫孟晉和我們一起聊聊這本帶有情感與溫度的上海行走筆記。

上海|詩圣杜甫的生活史:文學表達的可能——《征旅》新書分享會
時間:10月28日(周六)16:00-18:00
地點:浦東新區合歡路300號上海圖書館東館7樓閱讀推廣區
嘉賓:馬鳴謙(作家、詩人、譯者)、仇鹿鳴(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木葉(詩人、批評家)、鄧安慶(作家)
一說到杜甫,關于他的學術名著頗多,而關于他的長篇小說,馬鳴謙《征旅》可以說是今年非常重要的一部歷史小說。10月28日,馬鳴謙攜手學者仇鹿鳴,評論家、詩人木葉,與青年作家、該書編輯鄧安慶一同為大家帶來一場解密杜甫的旅程。

上海|多年愛書已成精
時間:10月29日(周日)10:00
地點:浦東新區合歡路300號上海圖書館東館7樓研討室7-03
嘉賓:馬凌(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書評人)、趙松(作家)、貝小戎(《三聯生活周刊》資深主筆)
毛姆為何逃離英國并且拒絕出版自己的傳記?伍爾芙也喜歡狗狗?普魯斯特的書信中寫了多少瑣碎的日常?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書評人馬凌選取了18位作家、畫家、文藝家,以一個“書蟲”的閱讀妙趣和“學院派”的學養視野,讓讀者更透徹的走近這些文藝名家。10月29日上午,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多年愛書已成精》一書的作者馬凌,作家趙松和《三聯生活周刊》資深主筆貝小戎將帶您一同走進“書蟲”的故事。

上海|“童話獵人計劃”新書分享會
時間:10月29日(周日)13:00-14:00
地點:寶山區羅店鎮羅芬路555弄65號-66號美蘭湖畔·大隱書局二樓音樂廳
嘉賓:馮與藍(兒童文學作家)、黃文軍(高校教師、兒童文學作家)、石若昕(兒童文學作家)
什么是橋梁書?橋梁書主要是為小學中低年級的孩子打造的,從親子共讀向自主閱讀過渡的童書。這類書的圖文占比一般是1:1,精彩的圖文可以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適宜的文字量能夠讓孩子獲得滿滿的成就感。99讀書人策劃的這套“童話獵人計劃”橋梁書,收錄了包括《小鼠雕像》在內的5部佳作。10月29日下午,這套書里的三位兒童文學作家——馮與藍、黃文軍、石若昕(他們都曾得過陳伯吹獎),將做客美蘭湖畔·大隱書局,和大家一起聊聊童話和橋梁書的那些事兒。

上海|潘雨廷先生以《易》解《詩》——以《詩說》序為中心
時間:10月29日(周日)14:00-16:00
地點:長寧區延安西路1262號上生新所7號樓蔦屋書店
主講人:張文江(同濟大學人文學院教授)
潘雨廷先生 (1925-1991),著名易學家,生前擔任華東師范大學古籍研究所教授、中國《周易》研究會副會長、上海道教協會副會長,畢生研究的重點是宇宙與古今事物的變化,并有志于貫通東西方文化之間的聯系,對中華學術中的《周易》和道教,有深入的體驗和心得。潘雨廷先生所著《詩說》,以易象解說《詩經》,結合易象分析,拆解風、雅、頌,進而反映兩周王朝、諸侯國及各地民風變化。《詩說》作為潘雨廷先生的遺稿,由張文江先生整理而成。10月29日,我們邀請張文江老師做客上生新所蔦屋書店,以《詩說》序為中心,走進潘雨廷先生以《易》解《詩》的世界。
上海|來自他者的呼喚——讀韓炳哲《他者的消失》、《愛欲之死》
時間:10月29日(周日)14:00-17:00
地點:黃浦區重慶南路308號大隱精舍
主講人:陳勇(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
在信息時代,人際交往變得異常便利,但這并沒有使得自我與他者更加接近。相反,他者從自我的世界中慢慢退隱,直至消失不見。他者的消失同時意味著愛欲之死,因為愛欲意味著匱乏,意味著自我的敞開。自我邊界的不斷拓展并沒有帶來真正的自由,而是帶來了畫地為牢與自我強制。韓炳哲的《他者的消失》與《愛欲之死》將一束光照進了信息時代的陰暗角落,為我們反思他者的意義并且走出自我的陰影提供了一條哲學通道。10月29日,我們邀請到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陳勇老師帶來主題分享:來自他者的呼喚——讀韓炳哲《他者的消失》、《愛欲之死》。

上海|人類未來:星辰大海與虛擬現實
時間:10月29日(周日)14:00
地點:徐匯區淮海中路1555號上海圖書館正門4樓多功能廳
主講人:姚嵩(上海科技館天文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星辰大海和虛擬現實是兩種不同的人類未來愿景,分別代表了人類向外探索宇宙和向內創造新世界的方向。這兩種愿景并不是近年來才出現的,而是有其歷史和文化淵源。有些人認為,星辰大海是人類文明的升華;另一些人認為,虛擬現實是人類自由的實現;也有些人認為,星辰大海和虛擬現實并不矛盾,而是可以相互促進和補充的。時間到了人工智能技術爆發的2023年,我們可以獲得兩條道路該如何選擇的答案了嗎?請聽眾們和嘉賓共同回顧星辰大海與虛擬現實兩種路線的歷史,討論自己的看法吧。

上海|陳蝶仙與中國化妝品帝國的誕生——《美妝帝國蝴蝶牌》書籍分享會
時間:10月29日(周日)14:00-16:00
地點:浦東新區合歡路300號上海圖書館東館7樓7-03
嘉賓:陳建華(復旦大學特聘講座教授)、段懷清(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
在20世紀初的中國,“無敵牌”(又名“蝴蝶牌”)是暢銷全國、影響海外的傳奇國貨品牌,而陳蝶仙就是這個品牌的創始人。費正清獎得主林郁沁的新作《美妝帝國蝴蝶牌:一部近代中國民間工業史》講述了這一傳奇故事。這位民國時代的文化企業家是如何游刃有余地展開他的跨界工作?這與當時中國的時尚文化、媒體空間又有怎樣的關系?一代民間化工大亨及其后人們還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10月29日,我們邀請復旦大學特聘講座教授陳建華、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段懷清兩位老師,圍繞這些有趣的問題展開,在上海圖書館東館7樓和大家一一分享。

上海|先秦危機及其解決之道:儒法道的政治理論
時間:10月29日(周日)15:00-17:00
地點:嘉定區南翔鎮銀翔路609號匯錦東方偉業大廈一層南翔書苑
主講人:包剛升(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
10月29日,我們邀請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包剛升教授做客南翔書苑,為大家解碼“先秦危機及其解決之道:儒法道的政治理論”。

天津|阿多諾與德國近現代哲學:紀念阿多諾誕辰120周年研討會
時間:10月28日-29日
地點:津南區同硯路38號南開大學哲學院317/318會議室
嘉賓:張異賓(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謝地坤(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謝永康(南開大學哲學院教授)等
為紀念阿多諾誕辰120周年,南開大學哲學院舉辦此次阿多諾與德國近現代哲學研討會。會上,學者嘉賓將從阿多諾與巴迪歐論一與多的關系、阿多諾歷史哲學的關鍵問題、阿多諾與現象學等多個角度探討阿多諾。

深圳|當溝壑的光線切割世界——艾基詩集分享會
時間:10月29日(周日)15:00
地點:南山區文昌南街1號華僑城創意園北區B4棟1樓飛地書局
嘉賓:駱家(詩人、譯者)、李笠(詩人、翻譯家、攝影家)、萊耳(詩人)、呂布布(詩人)、陳末(詩人、作家)
俄羅斯詩人、翻譯家根納季·艾基(Gennadiy Aygi,1934-2006),與曼德爾施塔姆、帕斯捷爾納克一起,組成了20世紀俄羅斯詩歌的金鏈,他生前多次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其俄文詩歌自20世紀70年代起譯成所有主要歐洲語言出版。艾基的詩歌意象朦朧,晦澀而優美,不輕易說“愛”,而說“夢”,不輕易說“詩”,而說“疼痛”;個性化的標點、格式運用令他的詩展示出巨大活力;其詩深具世界主義視野,有意打破俄國詩歌傳統中的語言鏈及伴隨的強大韻律系統,把楚瓦什被邊緣化的古老文化與現代俄羅斯融合一體。10月29日下午,飛地將舉行艾基詩集分享會,艾基作品的首個結集中譯本《曠野—孿生子:艾基詩選》譯者駱家將與李笠、萊耳、呂布布、陳末等嘉賓對談,圍繞艾基詩歌展開分享、交流。

深圳|特朗斯特羅姆詩藝分享會
時間:10月29日(周日)20:00
地點:南山區文昌南街1號華僑城創意園北區B4棟1樓飛地書局
主講人:李笠(詩人、翻譯家、攝影家)
托馬斯·特朗斯特羅姆(Tomas Transtr?mer,1931-2015),瑞典著名詩人,被譽為當代歐洲詩壇最杰出的象征主義和超現實主義大師。2011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其作品在世界范圍內享有崇高的聲譽,備受布羅茨基、希尼、沃爾科特等大師級詩人的推崇。特朗斯特羅姆擅長運用各種意象,在通常互不關聯的事物間建立起微妙的聯系,創造相遇的機會。其作品多短小、精煉,用隱喻來塑造個人的內心世界,表達詩人對日常生活與自然體驗的非凡反思。10月29日晚,飛地將舉行特朗斯特羅姆詩藝分享會,特朗斯特羅姆的中文譯者李笠將來到飛地書局,圍繞特朗斯特羅姆的詩歌藝術展開分享、交流。

南京|陀思妥耶夫斯基和他的時代——約瑟夫·弗蘭克的傳記視野
時間:10月27日(周五)19:00-20:30
地點:玄武區洪武北路116號拱廊計劃
嘉賓:糜緒洋(譯者)、魏東(出版人)
約瑟夫·弗蘭克 (1918-2013) 可能是他這個時代無出其右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傳記作者、研究者和評論家。他在斯坦福大學就這位俄羅斯小說家的主要作品開設了講座,而其從未發表過的講稿則為這些文學史上赫赫有名的偉大杰作提供了無可替代、簡單易懂的入門導言。《陀思妥耶夫斯基講稿》首次呈現了這些富有啟發性的講稿。10月27日晚,我們將和讀者們一起探討陀思妥耶夫斯基和他的時代,探討約瑟夫·弗蘭克的傳記視野,以及更多……

南京|愛的博物學: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的鏡迷宮
時間:10月27日(周五)19:00
地點:棲霞區杉湖東路9號可一書店·仙林藝術中心負二樓可一實驗劇場
嘉賓:包慧怡(復旦大學英文系副教授、作家)、黃葒(南京大學法語系教授、翻譯家)
10月27日晚上,作家、復旦大學英文系副教授包慧怡老師和翻譯家、南京大學法語系教授黃葒老師將帶領我們一起通過細致的解讀,解開莎翁詩中的博物密碼,走進愛的博物學。講座中,您將收獲的不只是內涵深刻的莎翁情詩,更是通往莎士比亞所有劇作,甚至文藝復興時期英語文學及后世抒情詩傳統的邀請函。

南京|像植物一般慢慢生長——鄧安慶《留燈》新書分享會
時間:10月27日(周五)19:00
地點:鼓樓區廣州路173號先鋒書店
嘉賓:鄧安慶(作家)、李黎(詩人、小說家、出版人)
新書《留燈》是實力派作家鄧安慶一次突破自我的寫作,四個中篇小說,以小學、初中、高中、初入職場為時間線,書寫了每個普通人的成長與命運。10月27日晚,鄧安慶特邀作家李黎一起在先鋒書店暢談小說的創作,談談小說人物是如何慢慢生長的,又如何與作者漸行漸遠的。

南京|拒絕所有的岸——阿爾瓦羅·穆蒂斯詩歌與小說分享會
時間:10月28日(周六)15:00
地點:鼓樓區廣州路173號先鋒書店
嘉賓:傅元峰(南京大學教授)、方巖(評論家、編輯)、張引弘(圖書編輯、譯者)
2023年是哥倫比亞作家阿爾瓦羅·穆蒂斯誕辰100周年、逝世10周年。10月28日下午,先鋒書店聯合中信出版·大方,特別邀請學者傅元峰、青年評論家方巖和編輯張引弘,通過他的詩歌和小說,去感受這位編織故事和詩篇的作家驚人的文字藝術。

南京|隨形而就:孫冬《書寫動物》詩集分享會
時間:10月28日(周六)15:00
地點:棲霞區杉湖東路9號可一書店·仙林藝術中心負二樓可一實驗劇場
嘉賓:孫冬(南京財經大學教授、詩人、譯者)、胡桑(詩人、譯者、學者)、劉志權(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麥豆(詩人)、汗青(高校教師、詩人)
10月28日下午,孫冬新詩集《書寫動物》將在可一書店與大家見面,屆時到場嘉賓有詩人、譯者、學者胡桑,南師大文學院教授劉志權,詩人麥豆,詩人汗青。本次活動將由音樂人高澤深擔任嘉賓。現場除了精彩的對談之外,還有音樂表演,以曲譜詩,演繹詩與樂破壁的可能性,讓您在閱讀之際一飽耳福。

南京|戰爭、記憶、生命重建——張翎新書《歸海》分享會
時間:10月29日(周日)15:00
地點:鼓樓區廣州路173號先鋒書店
嘉賓:張翎(作家、編劇)、周曉楓(作家)、魯敏(作家)、劉俊(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
《歸海》不僅是私人記憶與歷史之間的取予糾纏,還揭示出一重跨越國界民族的、省思戰爭創傷的世界性視野,呼喚著一份立足現實,在跨文化語境中構建并實現的創傷認同與情感療愈。10月29日下午,我們邀請了著名作家張翎、周曉楓、魯敏和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劉俊做客先鋒書店五臺山總店,與讀者們聊聊戰爭創傷與現實療愈,以及女性力量的奇跡。

杭州|打通現實與虛擬的邊界——大頭馬《國王的游戲》新書分享會
時間:10月29日(周日)14:30-16:30
地點:余杭區良渚文化藝術中心·大屋頂書館
嘉賓:大頭馬(作家、編劇)、孔亞雷(小說家、譯者)
在科技高度發展的游戲化時代,現實與虛擬的邊界更加弱化,在這樣的背景下,文學作為一種古老的技藝,又會呈現出怎樣新的可能性和面貌?10月29日下午,在網約車司機工作的間隙,大頭馬來到杭州,和作家孔亞雷做客大屋頂,一起聊聊如何用文學打通現實與虛擬的邊界,聊聊文學作為一種媒介在當下的可能性,以及如何把人生活成一場體驗式游戲。

杭州|直視體面生活之下的荒誕底色——黃昱寧《體面人生》新書分享會
時間:10月29日(周日)15:00
地點:西湖區北山街32號保俶塔前山路8號純真年代書吧
嘉賓:黃昱寧(作家、翻譯家、出版人)、徐兆正(批評家、杭州師范大學人文學院、文藝批評研究院講師)、蕭耳(作家、媒體人)
正因為看夠了那些虛假的體面,我才更加渴望實實在在的生活!10月29日本周日,我們邀請《體面人生》一書作者黃昱寧做客純真年代書吧,與青年批評家徐兆正,作家、資深媒體人蕭耳一席談,談談生活百態,戲劇人生,讓我們在歷史、現實中與未來彼此對望,直視體面生活之下的荒誕底色,找回實實在在的生活。

成都|樹上的文學,樹下的生活——《生活在樹上:卡爾維諾傳》新書沙龍
時間:10月28日(周六)15:00-16:30
地點:錦江區中紗帽街8號太古里M68-70號方所店
嘉賓:周愷(作家)、林拳(文學類視頻創作者)、伊夏(營銷編輯)
卡爾維諾在植物學之家長大,成為文字世界的園藝師。他是編輯,也創作插畫;作為影迷,他喜歡巴斯特·基頓……在卡爾維諾的宇宙中,似乎輕盈和深刻,從不矛盾。10月28號,來方所成都店,和作家周愷、up主林拳,以及卡爾維諾的營銷編輯伊夏一起,從樹上的文學,聊到樹下的生活,讓卡爾維諾之光,溫暖我們的身體和靈魂。

成都|我們的時代,我們的命運——顏歌《平樂縣志》分享會
時間:10月29日(周日)15:00-17:00
地點:成華區杉板橋路669號招商花園城文軒BOOKS二樓階梯演講廳
嘉賓:顏歌(作家)、阿來(作家)、周愷(小說家)、寧不遠(作家)
《平樂縣志》這個書名聽起來雖稍顯古板,卻并不是一本真的“縣志”。整部小說以“天然氣公司陳家康的愛人葉小萱站在東門城墻下頭跟人說哀怨”起筆,徐徐鋪展開平樂鎮東街上傅陳兩家人的喜樂哀怨及最后的命運突轉,令人唏噓興嘆。10月29日,我們邀請到作家顏歌、四川省作協主席阿來、作家周愷、作家寧不遠做客文軒BOOKS成華店,分享新書《平樂縣志》。讓我們跟隨四位嘉賓一起回到小鎮生活中去,復現日常生活與社會百態的鮮活紋理,一起聊聊我們的時代,我們的命運。

成都|《遺落的鄉土:影像里的蜀地舊事》新書分享會
時間:10月29日(周日)15:00
地點:高新區府城大道中段88號高新招商花園城文軒BOOKS一樓階梯演講廳
嘉賓:喻磊(作家、攝影家)、陳錦(攝影家)、王建軍(攝影家)、曹鐵(攝影家)、袁蓉蓀(攝影家)
10月29日,我們邀請到攝影家喻磊做客文軒BOOKS高新店,與著名攝影家陳錦、王建軍、曹鐵、袁蓉蓀,從新書《遺落的鄉土:影像里的蜀地舊事》出發,聊一聊影像內外的蜀地舊事。

成都|海邊的西塞羅讀者見面會&《我也曾像你一樣迷茫過》簽售會
時間:10月29日(周日)19:30
地點:高新區府城大道中段88號高新招商花園城文軒BOOKS一樓階梯演講廳
嘉賓:海邊的西塞羅(自媒體作家)、吉正芬(西南民族大學旅游與歷史文化學院歷史系副教授)、張濤(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研究員)
10月29日,我們邀請到作家海邊的西塞羅做客文軒BOOKS高新店,分享新書《我也曾像你一樣迷茫過》。海邊的西塞羅將以成都、蜀漢、隆中對為切入契機,講述自己成為自媒體作家之前的心路歷程:雖然是名校畢業,但在競爭激烈的社會里一度感到自己無法出頭,后來決心仿效諸葛亮給劉備的法門——先取荊州后取川,先找到自己立足的根本,然后再嘗試突圍。他將向讀者介紹心法,在競爭激烈的社會里,怎樣找到自己生存的一定之規,怎樣讀書,怎樣作出選擇。

西安|去終南山尋找什么——《林中空地》西安分享會
時間:10月28日(周六)14:30-16:30
地點:碑林區長安北路261號SKP購物中心9樓活動區SKP RENDEZ-VOUS
嘉賓:李國平(作家)、弋舟(當代小說家)、念青(書評人、林中空地讀書會發起人)、蕭耳(作家、高級記者)
10月28日下午,陜西師范大學人文社科高研院《大西北文學與文化》主編李國平,小說家弋舟,獨立書評人、林中空地讀書會發起人念青,與《林中空地》作者蕭耳一起做客SKP,從《林中空地》出發,聊聊經典作品對人的影響,以及閱讀對人的改變。

西安|城南——氣象萬千,風流遍野
時間:10月28日(周六)19:00-21:00
地點:碑林區長安北路261號SKP購物中心9F活動區SKP RENDEZ-VOUS
嘉賓:朱鴻(散文作家)、彭波(電臺節目主持人)、宋寧剛(詩人、評論家)、張亦偶(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策劃編輯、副編審)
《城南》不僅是一部記錄歷史和文化的作品,更是一份對家鄉深深眷戀的表達。10月28日晚,《城南》作者朱鴻與西安廣播電視臺播音指導彭波,詩人、評論家宋寧剛,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策劃編輯張亦偶,共同做客西安SKP。我們也邀請此時正處于長安的您,一起走近《城南》,共話長安,做更懂長安的長安客。
附:線上活動預告
我們能否理解一個機器人?論人類與人工智能體的互動
時間:10月27日(周五)15:00-17:30
地點:騰訊會議(ID:888730190,密碼:867537)
主講人:Thomas Fuchs(德國海德堡大學精神病學系卡爾雅斯貝爾斯講席教授)
人類是否能夠理解人工智能系統或機器人?在本次講座中,Fuchs教授將從腦神經科學與現象學的雙重視野出發,分析這一涉及人機交互關系的核心問題,揭示人類的理解模式與人工智能系統理解模式之間的差異與關聯。

無法贊美——《那些無法贊美的》新書分享會
時間:10月27日(周五)20:00-21:30
地點:小鎮的詩微信視頻號
嘉賓:木葉(詩人、批評家)、王鵬(藝術家、建筑師)
“那些無法贊美的”,取自作者木葉的一首小詩。在這本新書里,木葉談及一些無法贊美者,以及內心深處必要的審視。10月27日晚,我們邀請詩人、評論家木葉和藝術家、建筑師王鵬來到小鎮的詩直播間,為讀者做一次線上分享。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