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算力荒”?國家超算互聯網核心節點啟動建設三大標準同步醞釀
《科創板日報》10月29日訊 國家超算互聯網核心節點于10月28日在河南鄭州正式啟動建設。該核心節點建成后,在承擔起國家超算互聯網運營、服務和資源調度等核心樞紐功能的同時,還將成為集供需聯結、資源整合、生態創新、產業孵化等多方服務于一身的綜合服務體。
超算互聯網是由國家指導發起,致力于實現全國計算資源統籌與調度的綜合算力服務平臺。今年4月的國家超算互聯網工作啟動會,已發起成立國家超算互聯網聯合體。未來,科技部將通過超算互聯網建設,打造國家算力底座,促進超算算力的一體化運營。預計到2025年,國家超算互聯網將形成總體布局,成為數字中國建設的“高速路”。
如今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對算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亟須突破現有單體超算中心運營模式,加強全國超算資源統籌協調,以應對算力設施分布不均衡、接口不統一、應用軟件自主研發和推廣不足等問題,因此超算互聯網應運而生。
“從狹義來講,(超算互聯網)的確是通過高速網絡把超算中心連接起來形成一個統一的、可以對外提供服務的資源平臺。”中國科學院院士、超算互聯網總體專家組組長錢德沛于此前曾這樣解釋道,“但它的意義遠遠超過這一點,因為超算互聯網并不是簡單做稱‘網絡’,而是要用互聯網的理念和思維,來建設、運維國家的超算基礎設施。”
換言之,超算互聯網意圖將全國眾多超算中心通過算力網絡連接起來,構建一體化算力服務平臺。國家高性能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曹振南介紹,超算互聯網可實現異地、異構算力中心的鏈接,依托集算力、應用、數據、社區等一體運營模式,實現包括AI算力在內的全國算力資源統籌與調度。當行業用戶在研發AI應用時,無需投入海量硬件,依托超算互聯網平臺就可完成AI大模型訓練等復雜計算任務。
在十余個國家超級計算中心和若干高校超算悉數“入列”的基礎上,超算互聯網已有超過35家單位入駐、近百家單位遞交加入申請。隨著超算互聯網平臺進入研發階段,超算中心的接入標準、算力輸出的接口標準、超算應用服務的發布及評測標準也正在建立之中。
目前,我國獲批的國家超級計算中心已達11所,分別為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廣州中心、深圳中心、長沙中心、濟南中心、無錫中心、鄭州中心、昆山中心、成都中心、西安中心、太原中心。這些國家級超算中心單體算力多在數百PFLOPS級別,個別中心算力可達EFLOPS級別。
隨著全國超算互聯網建設,東方證券指出,其將使算力的獲取像水、電的獲取一樣方便。
近期工信部等6部門聯合印發《算力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指出以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為目標,面向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穩步提升算力綜合供給能力,著力強化運力高效承載,不斷完善存力靈活保障,持續增強算力賦能成效,全面推動算力綠色安全發展,為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民生證券補充稱,AI發展大潮中,算力是最基礎和關鍵的支撐底座,算力行業的發展已是大勢所趨,AI服務器、AI 芯片、超算等領域迎來重要的發展機遇。建議重點關注國內超算龍頭中科曙光、海光信息;AI芯片龍頭寒武紀、景嘉微;AI服務器龍頭浪潮信息、中國長城、拓維信息、神州數碼。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