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問天I”類腦計算機發布,已實現超過5億神經元2500億突觸智能規模

“問天I”類腦計算機發布,已實現超過5億神經元2500億突觸智能規模

新火種    2023-10-30

10月17日,國內目前規模最大的類腦計算機——“問天I”類腦計算機在南京發布,其已實現超過5億神經元2500億突觸智能規模,處于國內領先、國際同等水平。

類腦計算又被稱為神經形態計算,基于仿生的脈沖神經元實現信息的高效處理,具有低功耗、高算力的特點,是“下一代人工智能”的突破口。

“問天I”類腦計算機由中科南京智能技術研究院自主研發而成,其突破了基于脈沖神經網絡的計算模型、體系架構、類腦硬件系統、類腦軟件系統及應用開發等關鍵技術,打通了芯片架構-軟件編譯-算法模型-軟硬件系統的全鏈條,采用了一體化設計的軟硬件系統,在通用性和能效方面相比于傳統計算機具有顯著優勢,具備“規模大、實時性高、靈活性強、更貼近腦機理”四大亮點。

目前,“問天I”類腦計算機已正式開展應用。當天,中科南京智能技術研究院與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超星未來科技有限公司、南京現代綜合交通實驗室、南京銳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和南京瀚海伏羲防務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單位簽約合作項目,未來將在生物醫藥、智慧交通、工業數字孿生等領域開展深度合作。

“問天”類腦超算團隊表示,將繼續研發新一代類腦計算機,進一步革新類腦計算芯片架構與軟件系統框架,打造引領未來發展的類腦計算平臺,推動南京市、江蘇省乃至全國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

當天,以“類腦計算 引領未來”為主題的第三屆神經形態計算與異步集成電路設計研討會同步舉行,江蘇省集成電路學會新興計算芯片專委會正式揭牌。

專題報告環節,國家科技重大專項02專項總師葉甜春和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高級研究員王佐仁分別作題為《以“再全球化”應對“逆全球化”—走出中國集成電路特色創新之路》和《人工智能的訓練技術》的主題報告。研討會上,英國紐卡斯爾大學教授Alex Yakovlev、南京大學教授萬青、清華大學副教授宋森等專家學者和企業家分別作報告。

本次活動由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和南京市麒麟科技創新園(生態科技城)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主辦,中科南京智能技術研究院承辦。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