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收緊AI芯片出口管制,美半導體行業協會:損害美半導體生態
·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正在評估新規定對美國半導體行業的影響,并認為“過于廣泛的單邊控制可能會損害美國的半導體生態系統,而不會促進國家安全”。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中方已經多次就美國對華芯片出口管制表明立場。美方應當停止將經貿科技問題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停止擾亂全球產供鏈的穩定。中方將密切關注有關動向,堅決維護自身權益。
當地時間10月17日,美國商務部延長了2022年10月首次實施的芯片出口管制。美國政府計劃停止向中國出口由英偉達等公司設計的先進人工智能芯片,將中國芯片設計公司摩爾線程和壁仞科技列入實體清單,并將更廣泛的先進芯片和芯片制造工具限制在更多國家,規定將在30天后生效。
10月16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中方已經多次就美國對華芯片出口管制表明立場。美方應當停止將經貿科技問題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停止擾亂全球產供鏈的穩定。中方將密切關注有關動向,堅決維護自身權益。
美國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Gina Raimondo)稱,新措施填補了去年10月發布的法規中的漏洞,并且可能“至少每年”更新一次,目標是限制中國獲得先進半導體,這些半導體可能推動人工智能和精密計算機的突破。
據《環球時報》10月17日報道,新限制措施將阻止一些恰好滿足當前技術參數限制的AI芯片的對華出口。報道稱,在美國去年發布對華芯片出口限制后,英偉達公司就針對中國市場推出了H800芯片,以代替被禁售的H100型號AI芯片。而H800被普遍認為是華盛頓希望阻止對華出口的對象之一。
一位美國官員表示,新規定將禁止英偉達向中國銷售A800和H800 GPU芯片,并影響英特爾人工智能芯片Gaudi2。新規定還限制了芯片在一定尺寸內封裝的計算能力,這一措施意在防止利用Chiplet(芯粒)技術進行變通。新規定將免除用于筆記本電腦、智能手機和游戲中的大多數消費芯片,但有些芯片將受到美國官方的許可和通知要求的限制。
新措施擴大了向另外40多個國家出口先進芯片的許可要求。美國政府還對中國以外的21個國家提出了芯片制造工具的許可要求,原因是擔心這些設備可能被轉移到中國以及其他國家安全問題。
荷蘭半導體設備制造商阿斯麥(ASML)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預計不會對其2023年或更長期的財務前景產生“重大影響”。
英偉達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公司遵守規定,預計近期業績不會受到重大影響。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勛今年早些時候表示,2022年的限制措施禁止向中國銷售其最先進的芯片,這讓公司“束手束腳”,進一步的限制可能嚴重損害美國芯片制造商,蠶食他們的投融資能力。
針對美國商務部將壁仞科技、摩爾線程等中國科技企業列入實體清單,10月17日,壁仞科技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公司對美國商務部此舉表示強烈反對,將向美方有關政府部門積極申訴,并呼吁美國政府重新進行審視。公司正在評估此事件可能對公司造成的影響,做好應對工作,并將與各方面積極溝通。
摩爾線程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強烈抗議:摩爾線程自成立以來,嚴格遵守相關國家和地區的法律、法規,始終秉持合法、合規的企業文化和管理理念,建立了完善的出口管制合規管理體系和工作流程指引。目前公司正在與各方積極溝通,正在評估該事項的影響。
針對新的出口管制,當地時間10月17日,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正在評估新規定對美國半導體行業的影響,并認為“過于廣泛的單邊控制可能會損害美國的半導體生態系統,而不會促進國家安全”,因為這會鼓勵海外客戶轉向其他地方。“我們敦促政府加強與盟國的協調,確保所有企業都能公平競爭。”
受此消息影響,芯片股當天在交易中走低。 截至收盤,英偉達下跌約5%,AMD下跌逾1%,英特爾下跌約1.4%,阿斯麥漲0.8%。
香港半導體行業分析師林子恒16日對《環球時報》記者分析稱,拜登政府在芯片領域的限制行動意圖明顯,就是想“扼殺”中國芯片產業,削弱中國在未來全球高科技領域競爭中的實力,并維護自身的科技霸權。林子恒認為,新限制措施更有針對性,可能會為中國芯片行業以及人工智能行業的發展帶來新挑戰,但也會激發出中國科研機構和企業的攻關動力。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