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青少年科學素養,上海徐匯邀請131位大學教授組成導師團
來自上海市第二中學的高三學生任思漁是一名科創愛好者。在書法學習中,他發現老師通過手把手教同學們書法軌跡“效率”不高,于是設計了一款基于計算機視覺和力反饋結合的書法運筆引導系統,讓機器人來模擬老師的運筆軌跡“教學”。憑借這一將傳統藝術和科技相結合的發明,他在第37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斬獲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一等獎。
9月22日晚,徐匯區教育局副局長、徐匯教育總督學、徐匯區教育督導事務中心主任奚云斐,徐匯區青少年活動中心人工智能教研組組長胡福東,上海市世外中學物理教師許方舟和上海市第二中學學生任思漁,做客2023第二十屆上海教育博覽會上海教育大直播,分享他們眼中的“宜學”徐匯“新”體驗。

9月22日晚,2023第二十屆上海教育博覽會上海教育大直播徐匯區專場舉行?!暗谝唤逃眻D
創新是引領教育發展的第一動力,徐匯教育歷來注重學生科創能力的培養,推出了一系列創新舉措,推動區域教研、課程開發、賽事活動、資源共享等方面展開合作與交流。
徐匯區依托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院、復旦大學基礎醫學院、華東理工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建立6個徐匯區光啟青少年創新教育基地(綜合素質方向),邀請131位大學教授組成徐匯區青少年科技導師團,拓展學生學習空間,豐富社會實踐經歷,不斷增強學生科學素養,助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
胡福東介紹,徐匯區青少年活動中心開設有9個不同項目的面向不同年齡段的人工智能課程,包括機器人、無人機、機甲大師等,并聯合區域內多所人工智能聯盟校開展教研活動,幫助聯盟內的教師提高人工智能素養。加上今年新增的濱江教學點,本學期徐匯區青少年活動中心5個教學點將開設50門課程,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校外活動體驗,讓學生全方位體驗科學的魅力、盡情享受學習的樂趣。
談及自己高三還在堅持科創的原因和收獲,任思漁說:“科創和學習是一個相互促進的作用,當你做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情時,就感覺時間是無窮無盡的?!比嗡紳O在初中開始嘗試科創,進入高中后,在學校的推薦下加入徐匯區青少年光啟創新基地,在這里的學習經歷為他的科創基本能力和自主探究學習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展望徐匯教育未來圖景,奚云斐介紹,徐匯教育一直秉持“優化適合每一位學生終身發展的教育之路”的理念。未來,徐匯將持續推進五育融合教育、家校社協同育人、學生心理健康建設、勞動教育三年計劃的實施。作為上海市教育數字化轉型的試驗區,將扎實推進通過數字化助力徐匯未來的高質量發展。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