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力量!4位華人女性科學家獲得2022年斯隆研究獎,史無前例

四位女性獲獎者回顧過去十年斯隆研究獎計算機科學領域的獲獎者,我們發現,今年獲獎的華人學者數量最多,多達6位。以往獲獎的華人科學家一般是1-2位。過去十年獲得斯隆研究獎的華人計算機科學家名單可以參考如下:2022年:陳丹琦、方飛、宋舒然、李博、顧全全、Henry Yuen2021年:馬騰宇、Kai-Wei Chang2020年:Yin Tat Lee2019年:蔡洋、鬲融2018年:鄧嘉2017年:吳義仁、Xia Zhou2016年:Daniel Hsu2015年:Percy Liang2014年:Shan Lu、Elaine Shi2013年:沙飛此外,女性獲獎者的數量最多,占了4席。這表明,越來越多的女性研究者勇于選擇計算機方向的科研工作,并取得成就。那么,這四位斯隆研究獎獲獎者的來路是什么呢?陳丹琦,現任普林斯頓大學計算機系助理教授。她的高中就讀于湖南長沙雅禮中學,曾代表中國參加第 20 屆國際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IOI 2008),并獲得金牌、保送清華姚班,本科畢業后直博斯坦福大學,師從語言學大師 Christopher Manning,2018年取得博士學位。





計算機領域的性別差距正在縮小?在計算機科學領域,男女研究員數量的差距一直是常見的討論話題。在美國等西方國家,女性研究員一直是被視為與少數族裔相近的“Underrepresented Group”(代表性不足群體)。此前,AI 科技評論就曾從三位谷歌博士生研究獎女性獲得者出發,探討了90后女性計算機博士生對從事科研的看法與感受。近幾年來,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女性進入計算機科學等傳統上認為男性主導的理工科領域做研究。我們看到時代在變化,國人的觀念也在進步,但女性在計算機領域所扮演的角色是否也在與時俱進,仍是一個未知。據inkstone報道,2016年,中國女博士的占比僅為39%,而同年美國女博士的占比則達到52%。


相關推薦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