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2020年清華大學劉知遠新書《自然語言處理表示學習技術》(全英文)
內容簡介 · · · · · ·
《Representation Learning for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自然語言處理表示學習技術)》
本書全面介紹了自然語言處理表示學習技術的理論、方法和應用,內容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紹了單詞、短語、句子和文檔等不同粒度語言單元的表示學習技術;第二部分介紹了與自然語言密切相關的世界知識、語言知識、復雜網絡和跨模態數據的表示學習技術;第三部分整理了相關開放資源與工具,并探討了面向自然語言處理的表示學習技術面臨的重要挑戰和未來研究方向。本書對于自然語言處理和人工智能基礎研究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既適合專業人士了解自然語言處理和表示學習的前沿熱點,也適合機器學習、信息檢索、數據挖掘、社會網絡分析、語義Web等其他相關領域學者和學生作為參考讀物。
閱讀提示:本書為全英文。
作者簡介 · · · · · ·
劉知遠,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副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表示學習、知識圖譜和社會計算。2011年獲得清華大學博士學位,已在ACL、IJCAI、AAAI等人工智能領域的著名國際期刊和會議發表相關論文80余篇,Google Scholar統計引用超過9,200次。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中國區榜單(MIT TR-35 China)、智源青年科學家、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
林衍凱,微信模式識別中心研究員,博士畢業于清華大學計算機系,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表示學習、信息抽取與自動問答。目前已在人工智能、自然語言處理等領域的頂級國際會議IJCAI,AAAI,EMNLP,ACL發表相關論文多篇,Google Scholar引用數超過2,000。曾獲清華大學學術新秀、百度學者等榮譽。
孫茂松,長聘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清華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清華大學計算機學位評定分委員會主席、教育部在線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清華大學大規模在線開放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曾任清華大學計算機系主任、黨委書記。研究方向為自然語言理解、中文信息處理、Web智能、社會計算和計算教育學等。國家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在國際刊物、國際會議、國內核心刊物上共發表論文130余篇,Google Scholar引用數超過12,000。
補充說明 · · · · · ·
本站所有資源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所有,這里所提供資源均只能用于參考學習用,請勿直接商用。如需刪除,請聯系 kefu@yanxishe.com
AI 研習社已經和阿里大文娛、曠視、搜狗搜索、小米等知名公司達成聯系,幫助大家更好地求職找工作,一鍵投遞簡歷至 HR 后臺,準備了一些內推渠道群。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