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專家:AI時代的統計與數據科學要以解決重大實踐課題為導向

專家:AI時代的統計與數據科學要以解決重大實踐課題為導向

新火種    2023-10-28

首屆全國統計與數據科學聯合會議開幕式現場。本文圖片均為 澎湃新聞記者 程婷 圖

人工智能時代,統計學與數據科學在人工智能(AI)中、尤其是在Chat-GPT中發揮著怎樣的作用?統計學者應該怎么做才能發揮學科優勢?

7月11日,首屆全國統計與數據科學聯合會議在北京拉開帷幕,與會的海內外專家學者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探討。

AI時代統計與數據科學面臨機遇和挑戰

會上,專家學者們指出,統計與數據科學是數據資源開發的基石,并已成為現代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時代發展,統計與數據科學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

北大黨委常委、副校長張錦院士指出,當前,信息化進入了新階段,大數據時代正在全面來臨。作為數據資源開發的基石,統計與數據科學也迎來了嶄新的發展機遇。經濟統計、風險管理、精算學、數理統計、衛生統計、大數據等研究方向的演變,極大地豐富和拓展了統計與數據科學的內涵和外延;在大氣治理、機器學習、人工智能、金融經濟、醫療衛生等多個領域,統計與數據科學都為解決復雜問題提供了方案,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可以說,統計與數據科學,既是學術研究的前沿領域,也越來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柱。”張錦說道。

國務院參事、國家統計局原副局長鮮祖德認為,統計與數據科學,已成為現代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從科學研究到政策制定,從經濟發展到社會治理,都離不開統計與數據科學的支持。“用數據說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用數據創新”已蔚然成風。

“在當今的信息時代,數據已經成為一種重要的資源,而統計與數據科學則為數據的收集、處理、分析和解釋提供了強大的理論基礎和方法。通過這些理論和方法,我們可以更好地挖掘數據中的信息,揭示數據背后的規律和趨勢,從而推動科學研究的進步。”鮮祖德強調,統計與數據科學在科學研究和人工智能中很重要。

“國家政策制定需要基于充分的數據分析和研究,才能確保政策的科學性。統計與數據科學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社會經濟現象,把握市場動態,預測發展趨勢,從而為政策制定提供可靠的支持。”鮮祖德指出,在過去的100多年中,普查與抽樣調查作為政府統計的兩大數據收集方法體系,在對社會經濟發展的測量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現在面對更加復雜、更具有不確定性的社會經濟問題和大數據等技術的進步,既是挑戰也是機遇。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原常務副校長袁衛在回顧統計學科發展歷史后指出,新時期,學科體系已經基本理順,世界也進入了大數據、數字化的新時代,這對統計學科無疑是新的機遇,比如,去年我國在本科統計學類中同時新增了“數據科學”和“生物統計”兩個新專業。另一方面,數字時代也帶來新的挑戰,需要統計學界的年輕人,珍惜當下的大好時光,向統計先賢學習,不忘初心、不斷奮進,讓統計學科為國家建設和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馬志明院士也談到,當前正處于大數據時代,大數據促進了數據科學的發展。在大數據時代,數據科學不僅與統計學有聯系,而且與計算機科學、數學、人工智能等學科都有聯系,數據科學已發展成為與多學科交叉的獨立學科。同時,大數據的海量性質、異構性質、非獨立同分布性質等特征也給傳統的統計學帶來巨大的挑戰。

對此,馬志明認為,“我們迫切需要發展和創新統計思想和統計理論,建立大數據分析的統計學基礎,為數據科學建立嚴謹的統計分析體系和計算基礎。”

首屆全國統計與數據科學聯合會議論壇環節現場。

統計與數據科學要以解決重大實踐課題為導向

身處人工智能時代,與會專家學者們自然而然地談到了人工智能與統計與數據科學的關系,并不約而同地提到了統計與數據科學要以解決重大實踐課題為導向、要在試圖解決社會問題的同時提煉統計理論和方法。

在談及人工智能與統計與數據科學的關系時,鮮祖德表示,“正在興起的人工智能,依靠海量數據,憑借統計概率等模型,進行深度學習,概率統計和數據科學與人工智能有著直接聯系。我認為,沒有概率統計理論與方法,沒有數據科學,人工智能的智商可能幾乎為零。”

西安交通大學教授徐宗本院士在會議中指出,ChatGPT觸發了AI大模型浪潮,人工智能研究已經從深度學習時代邁入了大模型(AIGC)時代,從聚焦專用人工智能轉向到了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本質是學習方法論。學習方法論的本質要求是求對數據、網絡、損失、算法、任務等要素作一體化的設計和調控。實現這一目標呼喚任務到方法的映照,即學習方法論的掌握(SLeM)),但現有研究/方法論不支持實現這一目標。對此,他提出了SLeM的數學框架、嚴格定義、數學模型和一般算法,并展示了其在多個機器學習自動化問題上的成功應用。

人工智能時代,統計學者應該怎么做才能發揮學科優勢?

在鮮祖德看來,理論再好也要實踐,統計與數據科學要以解決重大實踐課題為導向,推動科技創新和社會經濟發展。而統計與數據科學則是推動連接“產學研”各方的橋梁和紐帶。

“通過統計與數據科學的理論和方法,我們可以更好地促進產學研合作,實現科技創新的落地和轉化,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強大的技術力量。”鮮祖德說。

“經常有人問我什么樣的研究是重要的?我的答案一直都是一樣的:問題應該來自于社會,在試圖解決社會問題的同時把它提煉成為統計理論和方法問題,這樣的統計問題永遠是重要的。”普林斯頓大學Frederick L.Moore'18冠名金融講座教授范劍青表示。

范劍青認為,統計學科的發展能否得到社會的承認,關鍵在于統計學家能否為社會解決它的需求,能否作為一個科學的公使,學會其它學科的語言,把其它學科的問題提煉成為統計問題,在解決統計問題的同時,幫助其它學科解決它們的問題。

“我們的學科應該與時俱進,應該抓住科學發展和社會支持的脈點。以應用為背景,將它提煉成為一個統計問題,用統計的思想解決這個問題,并用其它學科的語言,把我們的成果反饋給社會,這樣的學科是一個完美的統計與數據科學。”范劍青說,不管統計學家是否參與,統計科學都會隨著社會的需求和人工智能的發展而不斷前進,關鍵是統計學家能否把住目前的機遇。

澎湃新聞從會議現場了解到,首屆全國統計與數據科學聯合會議于7月11日-13日在北京會議中心舉辦。該會議由中國現場統計研究會、概率統計學會、全國工業統計學教學研究會和中國商業統計學會聯合發起,北京大學統計科學中心承辦,旨在為學術界、工業界和政府機構的統計人員提供一個學術交流、探索合作與人才招聘的平臺,推動國內統計與數據科學領域的大力發展。

本屆聯合會議涵蓋近400個學術報告,約1650名與會者到場。參會人員包括海內外300余所高等院校統計與數據科學學者、在校學生及部分業界代表等。會議包括大會報告、邀請報告、貢獻報告、研討會、招待會、聯誼會、人才招聘等活動。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