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雨燕智宣”榮獲全國報業技術賦能媒體融合十佳案例
10月26日,每日經濟新聞旗下每經科技打造的雨燕智宣AI短視頻自動生成平臺,榮獲“全國報業技術賦能媒體融合十佳案例”。
今年以來,“雨燕智宣”相繼亮相2023中國經濟傳媒大會、第十九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和第25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其AI短視頻自動生產能力受到多方認可。
雨燕智宣在中國媒體技術創新發展大會上獲獎
10月26日,每日經濟新聞報送的“雨燕智宣一一AI短視頻自動生成平臺項目”,在江蘇徐州舉行的“2023中國媒體技術創新發展大會”(以下簡稱創新發展大會)上,榮獲“全國報業技術賦能媒體融合十佳案例”。
本次創新發展大會以“技術賦能共贏未來”為主題,由中國報業協會主辦。在此次創新發展大會上,獲得“全國報業技術賦能媒體融合十佳案例”的還有新華融合媒體科技發展(北京)有限公司報送的“‘問道’學習知識思政大模型項目”、北京人民在線網絡有限公司報送的“人民版權”等項目。
每經成為AI應用工作組首個媒體成員單位
“雨燕智宣”是一款由每日經濟新聞旗下科技公司每經科技自主研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從垂類大模型訓練輸出高質量文本、媒資庫智能匹配、短視頻自動算法合成,到多平臺一鍵分發的全流程自動化AI短視頻生成平臺。今年以來,“雨燕智宣”相繼亮相2023中國經濟傳媒大會、第十九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和第25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其AI短視頻自動生產能力受到多方認可。
目前,“雨燕智宣”形成了以星抖視頻為核心,AI大模型創作平臺與AI資產運營平臺為兩大抓手,會易傳播、智慧微課、廣目選題、數字人等工具為延伸的智媒矩陣平臺。
“雨燕智宣”的背后,是每經在AI領域多年來持續不斷地探索:
每經在2019年就啟動AI戰略。
2020年,每經開啟技術轉型元年。“每經AI戰略項目”利用人工智能技術,開發出覆蓋超4000家A股公司的每經AI智能寫稿系統,該項目獲評國家新聞出版署“2020年中國報業深度融合發展創新案例”。
2021年,則是每經視頻轉型元年。沿襲AI寫稿的底層邏輯,每經結合元宇宙虛擬主持人,啟動了智能可視化、AI視頻化的規劃與開發,上線“每經AI電視”,由此形成的“每經全平臺內容傳播矩陣”入選2021年中國智能媒體十大年度案例,并再次獲評國家新聞出版署“2021年中國報業深度融合發展創新案例”。
2022年是每經平臺重構整合年;2023年是每經的媒資庫建設年。每經要建設好城市媒資庫和上市公司媒資庫,實現所有部門的全量視頻化。
一系列舉動引發外界對每經作為“財經智媒體”的持續關注。在這樣的背景下,2023年10月24日,工業元宇宙協同發展組織AI應用工作組迎來首個媒體成員單位:每日經濟新聞。
當天,工業元宇宙協同發展組織與每日經濟新聞進行了工作交流。工業元宇宙協同發展組織秘書長、AI應用工作組組長柯斌,副秘書長、AI應用工作組副組長藍婷,與每日經濟新聞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編輯劉學東,每經科技總經理李強等,就如何發揮每經智媒體能力和傳播優勢為成員單位賦能等事項進行了多方面探討。
工業元宇宙實驗室隸屬于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重點關注元宇宙前沿與趨勢,探索元宇宙與工業的結合,總結行業發展規律,提供戰略指引。據“工業元宇宙實驗室”官方微信公布的消息,AI應用工作組匯集了眾多AI大咖和知名企業家,如李明順(行行AI董事長)、牛文文(創業黑馬董事長)、傅盛(獵豹移動/獵戶星空董事長)、謝如棟(遙望科技董事長)、柴繼軍(視覺中國總裁)、張柏軍(匯納科技董事長)、王繼平(誠邁科技董事長)、汪敏(開普云董事長)、陳琪(WeShop創始人)、陳學藝(學科網董事長)、王劍波(千里馬董事長)、吳世春(梅花資本創始合伙人)、王道平(華創資本創始合伙人)、洪亦修(涌鏵資本管理合伙人)等。
(文章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