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業首個百億字符對話大模型“ChatGPT”發布
如果在通用大模型中輸入問題“請告訴我女兒墻的構造”,它大概率會說,“很抱歉,我無法回答,但我可以提供關于女兒墻的介紹……”最近一年時間,大模型已經成為人工智能領域最熱門的技術之一??梢坏┡龅綄I問題,似乎就連神奇的大模型也無能為力。
記者今天從上海建工四建集團獲悉,由其研發的行業首個大模型Construction-GPT(Beta版)日前發布,可解決建筑行業人工檢索痛點。
許多數字化轉型行業開始引入大模型技術,如法律大模型“Lawyer LLaMA”、醫療大模型“靈醫”等行業大模型,都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但建筑行業偏傳統,仍處在數字化轉型起步時期。工程師在檢索技術資料時,大量使用人工檢索,效率低下。問題主要體現在規范標準數量龐大,更新速度快,必須經常迭代知識庫;工程圖集規模龐大,對于某一節點詳圖、構造做法的具體描述位置,難以快速檢索。
研發團隊利用自主研發的建筑專業詞嵌入模型、半監督微調、大模型價值對齊3項關鍵技術,實現了5000多本規范標準、1000多份工程圖集、150多份企業內部技術文件的智能解析,技術人員通過對話問答方式,就能快速全面了解最新規范標準、工程圖集、內部技術文件中的詳細規定和要求。
和傳統人工檢索方式相比,Construction-GPT不依賴互聯網知識庫,在無網絡延遲下,回答僅需5至10秒,即使身處工地,也能獲取答案,“行業專家”隨時在身邊;每個回答還帶有索引資料來源,一鍵打開索引資料鏈接,就可以繼續深度查詢和檢索。以“女兒墻構造詳圖”為例,技術人員可以同步檢索到多本工程圖集涉及女兒墻構造詳圖的具體位置信息,打開索引資料,了解詳細做法。
研發團隊表示,未來還會根據用戶使用反饋結果開展強化學習,優化模型性能,繼續擴展產品功能。
(文章來源:上觀新聞)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