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反詐騙,一場用戶心智「對抗賽」

反詐騙,一場用戶心智「對抗賽」

新火種    2023-10-28

反詐騙,一場用戶心智「對抗賽」

反詐騙不僅要攔騙子,而且還要攔用戶,你敢相信?

近期,螞蟻集團發布《2022反詐治理半年報告》,與螞蟻集團大安全技術部總裁李俊奎進行了一次交流,讓人重新審視反詐騙這件事情。

大部分人的認知里,反詐騙是一場與騙子之間較量。比如,支付寶用戶的賬戶被騙子騙取盜刷,支付寶要建立更堅固的防護墻,讓騙子無機可乘。

但實際上,反詐騙早已不再那般簡單。近幾年,以電信網絡詐騙為代表的新型網絡犯罪愈演愈烈,每一宗成功的電信詐騙,都是一場堪稱完美的話劇。

騙子是演員,用戶是觀眾?!把輪T”通過抓住“觀眾”心理,節奏明快、內容嚴密,讓人深陷“劇情”之中,不能自拔。

這就給反詐騙提出了新的“考題”,除建立防護墻,將騙子擋在門外,還要在受騙用戶的主動支付交易過程中,采用心智對抗技術,將用戶拉出劇情的心智影響,助其主動識別騙局。

而這,也是螞蟻集團的智能風控技術正在做的事之一:用主動交互式風控技術,幫助受騙用戶在“自愿支付”的過程中,認識到自己其實被騙了。

打磨對抗用戶心智的“工具”

螞蟻集團大安全技術部總裁李俊奎2008年加入支付寶,有超過10年的風控安全經驗,他談起了螞蟻從2018到2020年,打磨對抗用戶心智工具的整個心路歷程。

一開始,螞蟻主要通過智能彈窗等方式勸阻用戶,比如,在用戶交易時,系統識別對方賬戶為風險賬戶,系統會通過智能彈窗喚醒用戶的安全心智。

不過,也總有些人會忽視這種提醒,甚至在某些騙局下,認為這是平臺在“攔截財路”。

就像過來人傳授經驗一樣,出發點是好的,但說話技巧生硬,效果可能就不明顯,甚至適得其反。

而后,螞蟻想出了新辦法,直接給用戶打電話。2019年,螞蟻對外推出了智能化的“叫醒熱線”,AI機器人會主動致電用戶,通過更有情感的語音交互,讓用戶識別騙局,從欺詐的劇情當中走出。

而近期,螞蟻針對不方便接電話的用戶,新開發欺詐風險機器人“安全保鏢”,通過圖文互動進行風險揭示。針對殺豬盤、刷單等用戶沉迷性強的騙局,新增了真實意圖識別能力,目前識別率已提升30%,欺詐案件量進一步下降10%。

從智能彈窗、智能叫醒熱線到欺詐風險機器人“安全保鏢”,整套的交互式風控技術打磨過程中,李俊奎向感嘆到,與“用戶斗智斗勇”并不簡單。

螞蟻交互式風控技術,有一部分內容是與浙江大學心理學研究團隊合作研發,是心理學與機器學習相互碰撞打磨而成?!靶睦韺W的內容非常專業,哪怕寫的文案順序、文字顏色、語氣稍微不一樣,最后的結果也不一樣。比如,我們把警察叔叔這樣一個卡通圖表放到我們的提示文案上,效果就比之前好很多,”李俊奎說到。

此外在設計智能叫醒熱線時,在語音部分,到底用男生語音,還是女生語音,都是要考慮的點。

這在某種程度來說,反詐騙已經不僅是一個“技術活”,也是一個“技巧活”,通過跨界融合產生新的技術,這也是螞蟻很重要的創新手段。

到目前,螞蟻交互式風控技術取得了一些成績。據螞蟻發布的《2022年反詐治理半年報》顯示,螞蟻AI叫醒熱線電話日均交互4.3萬人次,平均語音溝通時長大于90s,AI的理解和溝通能力越來越好,用戶也更愿意與AI交流更長時間。此外,今年上半年,螞蟻牽頭的交互式欺詐偵測技術能力標準成功在國際電聯(ITU)立項。

練就識別詐騙的“火眼金睛”

不過,要喚醒用戶心智,幫助用戶主動識別騙局,還有一個前提:反詐方首先得自己練就一雙“火眼晶睛”,能夠通過特征分析,快速識別詐騙團伙。

特別是在當下,隨著詐騙團伙作案手段越來越變化多端,整個電信詐騙過程變得更加隱性,這給風險識別也帶來了難度。

就拿支付端來說,以前,黑灰產團伙往往通過直接盜用賬戶、盜用銀行卡進行資金轉移,而現在大多時候進行資金交易是用戶本人,表面上與正常交易并無差異。因此,反詐技術需要有更加復雜、多維的隱性特征挖掘、分析能力,才可能更準確地識別明顯風險。

所以,在強化交互式風控技術之前,螞蟻在2016到2018年這個階段重點強化了風險識別技術。

比如結合圖計算技術+異常挖掘/特征傳播技術,搭建了行業首個全圖風控體系。支付寶平臺上每天發生的上億筆交易,全圖風控技術會通過構建復雜風險特征網絡,進行涉黑概率的計算,快速找出與單個嫌疑人相關聯的黑產團伙,并進行提前預警與攔截,讓用戶的支付真正做到安全無感。

據《2022反詐治理半年報告》顯示,螞蟻智能風控系統已經可以做到秒級追溯團伙詐騙行為。

多方聯合打造更堅固的“防護墻”

從全圖風控技術再到交互式風控技術,總體來說,螞蟻的智能風控系統在2020年之前大概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形成了全圖風控技術體系,第二階段形成了交互式主動風控技術體系。

如今,螞蟻正在進入第三階段,通過加強端邊云協同風控技術、多方安全風控技術,來加強生態聯防。

合作是風控行業發展的趨勢。“就算用戶在支付寶平臺里面沒有風險交易,但是其它地方有很多風險,那用戶的資金安全還是會受到影響”李俊奎說道。因此,各家支付機構、銀行、互聯網企業等加強互動,才能打造更堅固的反詐騙“防護墻”。

據《2022反詐治理半年報告》顯示,螞蟻通過多方風控技術,聯合了4.2萬家商戶共同對抗詐騙等灰黑產業鏈,日均提供涉詐及銷贓相關風險預警線索2.1萬條,協助有關部門向受害用戶返還被騙資金362.25萬元。

不過,聯防聯控中的數據保護、數據安全也是挑戰,李俊奎坦言。

為加強全鏈路風控和保護用戶隱私,今年螞蟻研發用于手機等終端設備的“可信隱私沙盒”,并已與榮耀、vivo等企業合作,將可信隱私沙盒DTXB部署到了1000萬手機設備,日均識別7000+風險交易。此外,通過這項端邊云協同風控技術,把一些風險模型直接注入到終端,在終端里進行風險分析,用戶隱私信息就不需要再上傳到云,這也對用戶隱私進行了保護。

在李俊奎看來:“安全融入到基礎設施,成為內置的安全,不管是從效果上面,以及作用上面,效果會更大。”

至今,螞蟻已構建了以I(交互式主動風控)、M(多方安全風控)、A(博弈對抗智能)、G(全圖風控)、E(端邊云協同風控)為核心的智能風控技術體系IMAGE。

當用戶打開支付寶,按下支付按鈕,螞蟻整個風控技術體系就會逐一發揮作用,對行為、交易環境、關聯關系等多個維度進行風險檢測掃描,盡最大程度保護交易支付安全,且整個過程不超過0.1秒。此外,螞蟻基于IMAGE打造的支付寶智能風險感知與響應聯合反詐系統,入選了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最高獎項 SAIL 獎 TOP30 榜單。

這是一個令人欣喜的成績,不過,反詐騙之路永無止境,未來還有許多方面值得繼續探索,比如進一步實現隱私保護之下的全鏈路智能,比如讓機器更能讀懂人、加強自我進化,又比如更快應對風險變化......

【封面圖片來源:網站名豆瓣,所有者:電影劇照】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