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模型,還是買管線,全球藥企擁抱AI大模型進行時
將大型語言模型指向生命科學,將釋放出哪些可能?一個最大的利好是:AI制藥公司將多出一種新的商業模式。
10月10日,百圖生科(BioMap)宣布與全球Top10的醫藥跨國公司賽諾菲達成戰略合作,將這種商業愿景變成現實。
根據協議,雙方將基于百圖生科所研發的生命科學大模型,共同開發用于生物治療藥物發現的領先模型(用于生物制劑設計和優化的特定任務模型)。
尤為注意的是,此次合作,是生命科學領域首次基于大模型(Foundation Model)的商業合作,并提出以模型開發,而非藥物研發進展作為里程碑,為大模型時代中獨特的MaaS(Model as a Service)商業模式帶來新的案例。
作為本次合作的甲方,賽諾菲最終敲定的預付款為1000萬美元,后續將根據模型開發進展,提供分階段的里程碑付款,預估總交易金額超過10億美元。
實際上,賽諾菲自從2021年以來,熱衷和AI技術路線的新藥企合作,短短3年里已和9家專長不一的AI藥企深度合作,總潛在價值累計超100億美元。
也就是說,平均到每家合作企業身上,幾乎都是10億美元的交易金額,同時也意味著,此次賽諾菲與百圖生科的10億合作款項,進一步推動「模型開發」與「AI藥物管線研發」兩種商業模式并行發展。
換言之,此次直接從模型層合作,將不僅僅是“淺嘗”生成式AI,而是徹徹底底的擁抱:賽諾菲自1973年成立以來所積累的專有數據集、數字基礎設施、人工智能、數據科學能力,以及藥物開發專業知識,將作為合作內容的一部分大規模釋放。
與此前跨國藥企的“買買買”(license-in),或從0到1自建AI研究部門不同,新的模型合作開發方式,將一定程度上保證基礎數據源的有用性、安全性,并調動公司自有生物學家的支持。
合作消息傳出次日,百圖生科CEO劉維在朋友圈寫道,“生命科學基礎大模型是大模型的下一個,或者潛在的最大戰場,我們堅信。”
該條動態發布后不久,很快便留下不少立足做AI biothch的公司高層點贊,其中就有去年同樣拿到賽諾菲訂單的英矽智能。
這讓人不免期待:在制藥這條曠日持久的戰事中,能否有望借助大模型技術,重塑市場新格局。
為何賽諾菲偏偏看上了百圖生科?
近期《醫健AI掘金志》與不少業內人聊起,一個共識是:“國外投資圈的熱情明顯高漲了不少,最近正在AI制藥瘋狂掃貨,英偉達、a16z (Andreessen Horowitz)幾乎并著肩在投?!?/p>
比如AI制藥領域的BigHat Biosciences、insitro、deepcell、Dyno Therapeutics、Genesis Therapeutics等初創公司,以及目前尚未自證的AI制藥的biotech。甚至a16z還打造了一個獨立的子品牌a16z bio+health,通過籌集專門的生物醫藥資金,扶持該領域的初創企業。
如此高調的背后,并非一概而論的“炒作”。實際上,如今進展最快的一批AI制藥公司,已經迎來了盈利期。
拿AI制藥公司英矽智能來看,已經有2~3款藥物進入臨床II期,前不久將1條管線與腫瘤藥企交接,獲得了8000萬美元的亞太區最大一筆授權交易。
這一事件AI制藥領域的里程碑事件,引來不少跨國藥企和biotech公司的關注。
“大家都在看,AI+制藥這條路能否趟平,或者說用數據及自動化手段能不能做出藥來?!币晃粯I內人講到,“但無論如何,生命科學融資開始升溫,也讓一眾具有底層技術能力的企業涌現,類似國內公司百圖生科這樣的存在?!?/p>
毫無疑問,早在2020年就被李彥宏單拎出來成立的百圖生科,在這場賽事獲得先發優勢。
百圖生科CEO劉維曾介紹:“公司創立之初就希望,圍繞著難成藥靶點全新蛋白等實驗篩選手段篩不出來的領域,利用大模型對于弱關聯語料的處理能力,從海量的生物數據里面提取對科研人員有意義的規律,為行業提供更好的生物地圖(BioMap)。”
成立三年來,百圖生科組建了超過300名人工智能和生物科學領域的專家團隊,終于在今年3月正式推出生命科學領域的AI大模型體系--xTrimo。
當前,該模型已擁有超過1000億參數,在抗體結構、抗體親和力、酶功能、免疫細胞功能等 20 多個下游預測任務中實現了SOTA表現。
據百圖生科團隊介紹,“賽諾菲選擇與我們合作,正是認識到我們在高質量數據挖掘和利用、跨模型數據集成和分析、任務模型開發和工業效率提升等方面的優勢和潛力。”
團隊著重指出,百圖生科的核心技術在于,使用大規模未標記數據集進行模型訓練。
在人工智能領域,傳統方法需要大量標記數據才能進行準確預測。然而,生命科學行業中的標記數據往往存在著供應不足的問題。
為此,百圖生科研發團隊正致力于通過訓練一個大參數模型。該模型使用普遍的未標記數據來為多個下游任務模型提供信息。這種方法使得包括免疫學、神經學、腫瘤學和罕見疾病在內的多個領域能夠基于有限的數據進行更精準的預測。
此次與賽諾菲的戰略合作中,賽諾菲的專有數據、蛋白質工程創新、豐富的生物制劑研發經驗,也奠定了本次合作的重點是:開發用于生物制劑設計和優化的特定任務模型。除此之外,百圖生科平臺也將獲得進一步突破迭代能力。
那么,此次合作的更深一層意味是,在全球頂級藥企和AI制藥公司的強強聯手下,生物醫藥行業能否借助大模型的能力,迎來真正的機遇期?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