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川大學子,獲全球第一
近日在IEEE / CVF Computer Visionand Pattern Recognition Conference(CVPR)會議上舉辦了神經架構搜索(Neural Architecture Search,NAS)競賽本場競賽中四川大學計算機學院(軟件學院、智能科學與技術學院)2023級研究生盧奧軍、謝婧榮在導師孫亞楠的指導下獲得了全球第一名的優異成績IEEE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的縮寫,即IEEE國際計算機視覺與模式識別會議。該會議是由IEEE舉辦的計算機視覺和模式識別領域的頂級會議。在各種學術會議統計中,CVPR被認為有著很強的影響力和很高的排名。目前在中國計算機學會推薦國際學術會議的排名中,CVPR為人工智能領域的A類會議。談及比賽,盧奧軍說:“比賽時,修改bug的難度相較于平時更大,有時候測試時代碼是能運行的,到了舉辦方平臺那里又會因為各種差異運行出現問題。”雖然在最終結果提交之前有5次在舉辦方平臺運行測試的機會,但每次測試只會返回一份日志文件,并不能在舉辦方平臺進行調試。
盧奧軍(左)和謝婧榮(右)共同研究為解決這一問題,盧奧軍、謝婧榮團隊在研究方法上狠下了功夫,經過多次試驗,最終選擇了課題組具有深厚基礎的演化神經架構搜索作為方法基礎。如果說好的學習環境為盧奧軍和謝婧榮提供了機會與平臺,那么好的團隊則是他們最堅實的后盾。兩人所在的課題組隸屬四川大學數據智能與計算藝術實驗室,神經架構搜索(Neural Architecture Search,NAS)是課題組一直研究的方向。指導老師孫亞楠先后入選四川省天府峨眉人才計劃、國家級青年人才計劃,擔任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組織工委委員,IEEE Transactions on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期刊副主編。
盧奧軍和謝婧榮所在課題組合照這個由碩士生和博士生組成的團隊,一同做項目、做科研,相互協助,共克難題。“一周不論哪天過來,你都能在課題組遇到正在奮斗的同門。”在這樣積極奮進的集體氛圍下,盧奧軍與謝婧榮向前探索的情緒也自然而然被帶動起來,并最終獲得全球第一的成績。為優秀學子點贊!


相關推薦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