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深圳商報深度對話獲“雨果獎”的深圳90后作家海漄白天做金融晚上寫科幻

深圳商報深度對話獲“雨果獎”的深圳90后作家海漄白天做金融晚上寫科幻

新火種    2023-10-27

  在成都舉辦的第81屆世界科幻大會上,深圳90后作家海漄憑借《時空畫師》獲得2023年雨果獎,劉慈欣為他頒獎。這是世界科幻領域的國際最高獎項之一,在此之前,只有劉慈欣、郝景芳兩位中國作家曾摘得該殊榮。

  一朝成名背后,這位年輕作家的現實與生活開始逐漸浮出水面。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他的“雙重身份”——白天是一名金融工作者,夜晚則是科幻世界的“探險者”。就在周日領完獎的當天,海漄就乘坐夜間航班落地寶安國際機場,接受媒體采訪時他表示:周一該上班就上班。

  10月24日,深圳商報與海漄面對面展開一場對話,深入了解這位年輕作家背后的想法與故事。他提到,近期或將有新作品面世。

  兩個世界融合工作與創作不沖突

  海漄就職于某股份大行,在一線城市做金融工作,加班往往是不可避免的選項。

  海漄在接受采訪時透露:“能夠留給我寫科幻的時間非常少。經常晚上11時才能到家,這是一種常態。星期六、星期天也經常要加班。但是,我晚上回家以后,把別人可能用來刷手機或者看短視頻的時間花到了寫作上。在工作中養成的自律和目標感,也幫助了我。”

  海漄表示,因為工作繁忙等原因,自己依然寫得很慢,“寫兩萬字大概需要兩三個月。”他應對的法子則是“自律”,提前制訂創作計劃并嚴格執行,“比如說今天我決定要寫1000字,就一定要寫足1000字。”

  海漄此前在發表獲獎感言時曾提到:“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故鄉的書店就在我腦海中搭建了一個只屬于我個人曲徑通幽的自然花園,這個花園里,科幻是最美的風景。現在我離開了故鄉,在大城市做了一個非常平凡但很繁忙的工作,我們要忠于理想,也要面對現實。”“我每天計算著我的時間,計算著我的收入,在下班途中,在每天晚上加班回家的路上,也會去仰望一下星空,這本來是兩個毫不相關,互不干涉的平行世界,但在成都,這兩個世界融合了,理想照進了我的現實。”

  工作與深圳賦予了其創作養分

  在記者與海漄的交談中,發現其從來沒有被現實中與文學創作毫不相關的身份所阻礙,相反還能從中不斷汲取到一定的養分,比如工作中形成的自律、效率與時間分配。

  “目前的金融工作,對于我而言就是一種習慣上和寫作態度上的培養,是一種追求高效率、追求認真和細致的職業態度,這是行業所賦予我,這個會潛移默化影響到我的創作。”

  海漄透露,因創作到出版需要一定流程與時間,目前自己已完成、但尚未來得及與讀者見面的新作品已有幾篇,近期可能就會有新的作品面世。包括作品衍生出來的一些影視、游戲動漫開發,海漄表示“樂見其成”。

  海漄認為,深圳不僅滋養了他,更是滋養了他的作品,而這些影響是潛移默化且深遠的。

  “我從大學畢業以后就來深圳了,我整個最重要的青春都是在深圳這里燃燒的,所以我的性格、為人處事,包括創作的風格、態度其實都跟深圳密不可分。每個人的作品里多多少少都會有自身、現實的影子的投射。”

  “我從來沒有想過要把愛好當飯吃”

  在海漄身上,能明顯看到才華與謙遜的共存,其“雙重身份”雖引大眾津津樂道,但在其身上,看不到任何矛盾點。

  當記者問及為何會如此有寫作天賦、創作才華的情況下,仍選擇進入金融機構工作時,海漄表示,在其看來,他并不算是一個很有“天賦”的人,其創作成果更多的在于一個長期的積累和努力。

  海漄表示,若真要談“天賦”的話,他認為其在金融工作上也“很有天賦”。“在進行文學創作的時候,我能獲得一定的成就感,在進行金融工作的時候,我也很能獲得成就感,我并不覺得我日常的金融工作取得的成就就比我創作獲得的成就感要低。我從來沒想過要把我的愛好當飯吃。”

  在談及獲獎會對其工作及未來生活產生什么改變時,海漄表示“不會”。“在獲獎之后,我心境上沒有太大的變化,我對我自己的寫作,包括未來工作的期許其實都沒有太大變化,就按照我既有的節奏繼續走下去就好了。”

(文章來源:深圳商報)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