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蘭德公司發布《機器學習和基因編輯引領社會進化》報告

蘭德公司發布《機器學習和基因編輯引領社會進化》報告

新火種    2023-10-26
科技戰略

歐盟委員會闡述促進清潔技術投資的政策舉措

據歐盟10月24日,歐盟委員會闡述促進清潔技術投資的政策舉措。歐洲將加強單一市場,促使歐洲在2050年成為全球第一個碳中和的大陸,預計2021-2027年間歐盟總預算32.6%將用于應對氣候變化支出。其他措施還包括確保公平競爭環境;支持研究和創新;擴大其網絡貿易協定;減輕外部事態發展影響。此外,本次報告應歐洲理事會要求,審視了美《通脹削減法案》對歐影響,報告指出有必要繼續監測該法案對歐影響,現階段難以評估該法案對歐盟經濟的長期影響。歐盟委員會將保持高度警惕,持續監測全球和歐盟范圍內清潔能源投資流向,以及其他國家政策變化,并將與美進行建設性接觸。

信息

荷蘭議員對美限制ASML光刻機設備出口新規提出質疑

據路透社10月25日消息,荷蘭幾名議員向荷蘭貿易部長提出質疑,質疑美國限制ASML光刻機設備出口是否正確。近期,美國商務部出臺出口管制新規,如果ASML的Twinscan NXT1930Di設備含有任何美國零部件,則美國有權限制其出口。荷蘭貿易部長利耶斯·斯赫雷納馬赫(Liesje Schreinemacher)在議會上表示,內閣并不反對影響ASML的美國出口新規,但應該以更加歐洲化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斯赫雷納馬赫還稱,目前荷蘭僅與美國就限制措施進行了談判,最好也能夠與歐盟成員國進行協調。

日本三菱電機公司提議構建功率半導體國際標準

據日經網10月25日消息,日本三菱電機公司已向國際電工委員會(IEC)提議建立功率半導體的國際通用標準。功率半導體主要被用于可再生能源及純電動汽車(EV)的電力轉換裝置等。此次,IEC的功率半導體國際標準討論會有來自20個國家的大約60人參加,包括日本三菱電機、富士電機、瑞士ABB、德國寶馬及英飛凌等企業。日本三菱電機在2022年成立了知識產權戰略部,2023年成立了標準化戰略室,致力于保護該公司的知識產權并主導在脫碳及技術領域的國際規則制定。

德國英飛凌公司成立以量子電子學與電力AI為研究重點的開發實驗室

據量科網10月23日消息,德國半導體公司英飛凌成立以量子電子學與電力AI為研究重點的開發實驗室。該實驗室將開發和測試用于量子計算機的微電子電路,這種電路運行可靠且能進行工業規模的生產。除量子計算之外,該實驗室還將重點開發人工智能算法,以盡早發現電力系統的異常。

美國國防部開始審查零信任實施計劃

據MeriTalk網10月24日消息,美國國防部已開始審查各軍種部門和國防機構提交的零信任安全實施計劃。零信任投資組合管理辦公室主任蘭迪·雷斯尼克(Randy Resnick)表示,截至10月23日,該辦公室已收到了43份各軍種部門和國防機構提交的零信任安全實施計劃,描述了各機構如何實現目標級別零信任水平。2022年底,國防部發布了零信任戰略和路線圖,概述了國防部計劃如何在2027財年之前全面實施零信任網絡安全框架。該框架將減少攻擊面,實現風險管理與數據安全共享。在評估各機構的零信任實施計劃后,美國防部將向國會通報相關情況,并開始跟蹤各機構的落實情況。

美國微軟公司將在澳大利亞投資32億美元于人工智能與云計算發展

據路透社10月24日消息,美國微軟公司宣布將在兩年內斥資50億澳元(約合32億美元)擴大其在澳大利亞的人工智能(AI)和云計算能力。微軟計劃將其在澳大利亞的計算能力提高250%,使這個世界第13大經濟體能夠滿足其對云計算的需求。預計從2022年到2026年,隨著人工智能變得更加普遍,全球云計算的需求將翻倍。同時,微軟還將為30萬澳大利亞人提供數字技能培訓,并擴大與澳大利亞信號局的網絡威脅信息共享協議。

德英聯合研究團隊研發出新型光子處理器,可實現神經網絡鏈接的持續自適應

據TechXplore網10月23日消息,德國明斯特大學與英國埃克塞特大學及牛津大學的聯合研究團隊研發出新型光子處理器,可實現神經網絡鏈接的持續自適應。該研究團隊用波導耦合相變材料制成光子神經元,并借鑒生物神經網絡的工作原理開發出一種名為事件驅動架構的光子處理器,可實現神經網絡鏈接的持續自適應,即神經元之間的連接強度可以根據網絡的輸入和學習過程進行調整和改變。未來,該研究可應用于人工智能、光子計算和通信等領域。相關研究發表在《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雜志。

美國Atom Computing公司計劃推出1225量子位的量子計算機

據福布斯網站10月24日消息,美國Atom Computing公司計劃于2024年推出1225量子位的量子計算機,這是全球首個量子位超1000的量子計算機。Atom Computing使用被激光捕獲在二維網格中的中性原子來構建這臺計算機。這種設計的優點是很容易擴展系統并向網格中添加更多的量子比特,每個同元素的原子都是完全相同的,且具有高連通性。現階段,Atom Computin公司已向這臺計算機中注入1180個量子比特。該公司指出,隨著量子計算機能力的進步,現在可以更深入地研究量子糾錯方案,并提高量子計算機的可靠性和可擴展性。

生物

英美加合作發布機器學習醫療設備五項指導原則

據英國政府網10月24日消息,英國藥品和保健品監管局(MHR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和加拿大衛生部合作確定了制定預定變更控制計劃(PCCP)的五項指導原則:有重點、有界限;基于風險;以證據為基礎;透明;產品全生命周期視角。PCCP指導原則旨在減輕機器學習醫療設備(MLMD)開發商的監管負擔,實現資源的重新分配,提高產品性能,造福患者。

拜登政府宣布設立提升生物技術、推進藥物研發的區域科技中心

據白宮10月23日消息,拜登政府宣布設立提升生物技術、推進藥物研發的區域科技中心。其中先進制藥制造技術中心、再生谷技術中心、iFAB技術中心、堪薩斯城包容性生物制品和生物制造技術中心、Heartland BioWorks和PRBio技術中心用于推進藥物和醫療器械研發。威斯康星州生物健康技術中心、巴爾的摩技術中心、大費城地區精準醫療技術中心和明尼蘇達州醫療技術中心3.0用于提高生物技術精確度。

蘭德公司發布《機器學習和基因編輯引領社會進化》報告

據LAND官網10月24日消息,蘭德公司發布《機器學習和基因編輯引領社會進化》報告。報告指出,機器學習與基因編輯結合帶來利益的同時帶來從倫理道德到國家安全的風險,影響農業、醫藥、經濟競爭和國家安全等領域。機器學習加速生物學進步,但技術融合速度快于政策監督機制,且機器學習領域存在文化和公眾認知鴻溝。報告建議,政策制定者應同時分析多國政策和技術發展軌跡;政策須具有預見性、參與性和靈活性;應鼓勵國際合作與協調;創造支持更多公眾教育和審議對話的框架和機會;采取技術上游和下游監管;重點監管基礎數據的可獲取性和分發;以及建立有關生物安全措施、技術標準和框架的知識庫。

歐盟委員會為解決藥品短缺、加強供應鏈安全采取行動

據European Commission官網10月24日消息,歐盟委員會通過啟動歐洲藥品自愿互助機制、出臺聯盟關鍵藥品清單、提供監管靈活性等一系列行動,以更好地預防和緩解歐盟重大藥品短缺問題,使歐洲藥品供應鏈更具韌性。歐盟委員會計劃成立關鍵藥品聯盟,重點關注短缺風險最高、對醫療保健系統影響最大的關鍵藥品。該聯盟將于2024年初開始運作。2024年上半年,歐盟委員會將成員國合作制定藥品儲備戰略方針,防止和緩解藥品短缺;建立國際合作伙伴網絡,解決供應鏈韌性問題;與第三國建立生產關鍵藥品戰略伙伴關系,反映當地以及歐盟和全球需求。

能源

歐盟正式推出《歐洲風電行動計劃》,將采取行動應對中國等國際競爭對手的挑戰并助力歐洲風電行業發展

據歐盟委員會10月24日消息,歐盟委員會正式提出《歐洲風電行動計劃》,指出歐洲風電市場面臨中國風電設備制造商進軍歐洲市場等多方面挑戰,歐盟將采取行動解決相關挑戰并助力其風電行業發展。《歐洲風電行動計劃》包含了一攬子風電計劃,重點關注六個領域:一是通過提高可預測性和更快的許可來加速風電部署,歐盟委員會正在與成員國發起“Accele-RES”倡議,以確保迅速實施修訂后的歐盟可再生能源規則,更加注重許可流程的數字化和向成員國提供技術援助;二是改進風電拍賣設計;三是加快歐洲風電制造的投融資;四是打造公平競爭的國際環境,歐盟委員會將關注有利于外國風電制造商的不公平貿易行為,并將繼續利用貿易協定予以應對,同時歐盟委員會還將推動風電行業采用歐盟和國際標準;五是啟動歐洲凈零工業技能學院,培養風電技術人員;六是歐盟委員會將與成員國和風電行業合作制定《歐盟風電憲章》,改善歐洲風電行業保持競爭力的有利條件。

海洋

日本造船業加快推進數字化轉型

據國際船舶網10月25日消息,日本今治造船依托日本國土交通省的數字化轉型技術開發和示范項目,將開發船廠內物流數字化和可視化系統,構建信息管理集成系統,實現物流半自動化功能。今年4月,川崎重工、淺川造船、伊筒造船三家造船企業也同樣在國土交通省的支持下開始推進船廠的數字化改造。近年來,日本開始加大推進造船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以確保造船業的持續發展,滿足航運業的多樣化需求。

航空

美國防部副部長將高超聲速技術列為緊急優先事項

據防務之翼10月24日消息,美國防部副部長徐若冰表示,美國防部開發高超聲速武器旨在緊跟中俄步伐,維護國家安全,并強調了美加快高超聲速技術研發和能力實戰轉化的緊迫性。對此,徐若冰建議美國應采取增加經費投入、建設人才隊伍、了解作戰人員需求、密切聯系工業界與學術機構等措施,以維持高超聲速領域技術優勢。

美空軍研究實驗室授予平流層發射系統公司價值不詳合同,用于支持第三代“塔隆”-A高超聲速飛行器首次試飛

據MilitaryLeak網站10月22日消息,美空軍研究實驗室授予平流層發射系統公司(Stratolaunch LLC)一份價值不詳的合同,用于支持第三代“塔隆”-A(Talon-A)高超聲速試驗飛行器(TA-3)的首次試飛。TA-3是該公司第二款可重復使用的高超聲速試驗飛行器,可實現快速迭代測試,為加快進入高超聲速環境速度、降低開發成本等提供支持。此前,該公司于2022年底與美空軍研究實驗室簽訂第一份相關合同,以支持不可復用的TA-1首飛。

航天

NASA授予美國超安全核技術公司價值500萬美元合同,用于研發核熱推進系統

據usnc網站10月23日消息,NASA授予美國超安全核技術公司價值500萬美元合同,用于研發核熱推進 (NTP) 系統。該公司于2023年初向NASA的太空核能源和推進項目交付了“三結構同向性型”(TRISO)核燃料。此外,該公司將與藍源公司合作,共同推進NTP發動機的研發工作。

國際電信聯盟將計劃制定月球通信法規,為未來月球通信監管工作奠定基礎

據SpaceNews網站10月24日消息,國際電信聯盟(ITU)的一位官員表示,ITU或將在2023年世界無線電通信大會(WRC-23)中決定將月球通信列入2027年世界無線電通信大會的議程,為未來月球通信監管工作奠定基礎。屆時,各國將就《無線電規則》的修改進行討論。目前,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已收到月球通信的相關頻譜申請,并為Intuitive Machines公司頒發了首個月球通信許可。

歐空局與美國SpaceX公司簽署協議,將利用“獵鷹”-9火箭發射4顆“伽利略”導航衛星

據techcrunch網站10月25日消息,歐空局與美國SpaceX公司簽署協議,將利用“獵鷹”-9火箭發射4顆“伽利略”導航衛星。該協議的簽署標志著歐盟首次利用美國商業太空公司火箭部署機密載荷。此次合作正在等待歐盟委員會和歐盟成員國的最終批準,預計于2023年底獲批。

美國Terran Orbital公司將著手研制36個小型衛星總線,為美太空發展局“傳輸層”2期衛星提供支持

據SpaceNews網站10月24日消息,美國Terran Orbital公司與洛馬公司達成協議,將作為分包商為洛馬公司著手研制36個小型近地衛星總線。該批衛星總線將用于美太空發展局36顆“跟蹤層”2期“貝塔”(Beta)衛星。據悉,洛馬公司將共計為美太空發展局生產88顆衛星,包括“傳輸層”0期、1期和2期衛星。Terran Orbital公司已為“傳輸層”0期交付了10個衛星總線,目前正在生產“傳輸層”1期42個衛星總線。

新材料

美國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型鋰基固態電解質材料

據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網站10月20日消息,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型鋰基固態電解質材料Li9N2Cl3,該材料表現出優異的鋰相容性和大氣穩定性,可用于制造高面積容量、持久的全固態鋰金屬電池。Li9N2Cl3具有無序的晶格結構和空位,有效促進了鋰離子傳輸,且由于其固有的鋰金屬穩定性,可以在10mA/cm2的電流密度和10mAh/cm2的面積容量下抵抗枝晶形成。研究人員將該材料結合到富鎳LiNi0.83Co0.11Mn0.06O2正極全固態電池中,實現了顯著的循環穩定性(0.5C下1500次循環后容量保持率為90.35%)和高面積容量(4.8mAh/cm2)。該研究成果為制造滿足電動汽車性能需求的鋰金屬電池鋪平了道路。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科學·進展》期刊上。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發布《保障美國的未來:關鍵技術評估框架》報告

據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網站10月24日消息,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發布《保障美國的未來:關鍵技術評估框架》(Securing America’s Future: A Framework for Critical Technology Assessment)報告,旨在獲取針對全球技術和生產能力的及時態勢感知能力、量化創新潛在價值的方法以及量化國家目標機會的工具,以確保國家對涉及國家安全和社會福祉的新技術進行投資。該報告作為由NSF資助的“國家關鍵技術評估網絡”(National Network for Critical Technology Assessment)項目的研究成果,通過數據分析方法評估人工智能、半導體、生物制藥以及能源和關鍵材料4個領域的技術成熟度、發展軌跡和影響,并建立評價機制來評估美國在關鍵技術領域的全球競爭力。該報告提出美國應具備快速評估關鍵技術的能力,包括:展示現代數據和分析能力如何協助決策者確定優先投入有限國家資源的關鍵技術領域(特別是研究和創新投資),以對美國社會、國家和地緣戰略挑戰產生最大影響;目前在這些技術領域的差距以及如何彌補這些差距;實現這一愿景所需的國家投資和組織形式。其中,在能源和關鍵材料領域,該報告分析了未來電池材料供應問題對美國汽車行業、消費者和制造業就業的影響,并提出緩解供應問題的潛在行動建議。

先進制造

荷蘭研究人員開發出可在3D環境中協同工作的微型磁性機器人,有望在人體內進行手術

據TechXplore 10月24日消息,荷蘭特文特大學外科機器人實驗室( Surgical Robotics Laboratory of the University of Twente)的研究人員開發出可以在3D環境中協作組裝物體的微型磁性機器人。該項研究利用了兩個僅有1毫米大小的微型機器人,它們能夠協同工作,撿起、移動和組裝物體。該微型機器人具有生物相容性,可以對其進行遠程控制。該項研究成果為生物醫學開辟出全新應用前景,未來或許可以讓這些微型機器人進入人體執行手術等任務。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高級智能系統》(Advanced Intelligent Systems)期刊。

美國船級社和3D打印公司合作推進增材制造在海事領域應用,完善艦艇零部件供應鏈

據南極熊3D打印網10月24日消息,美國船級社(ABS)和蒂森克虜伯與威廉森的合資公司Pelagus 3D Pte.簽署了一份意向協議 (MOU),以推進增材制造技術在船舶和近海備件中的應用。在為期三年的合作期內,ABS 和Pelagus 3D 將開展多項合作,包括通過 Pelagus 平臺將 ABS的測試要求引入到增材制造部件的生產中。該項目還將支持增材制造行業指南和標準的持續制定,包括全球增材制造制造商的資格認證和簡化增材制造零件的認證。

-END-

由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整編

轉載請注明

研究所簡介

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IITE)成立于1985年11月,是隸屬于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非營利性研究機構,主要職能是研究我國經濟、科技社會發展中的重大政策性、戰略性、前瞻性問題,跟蹤和分析世界科技、經濟發展態勢,為中央和有關部委提供決策咨詢服務。“全球技術地圖”為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官方微信賬號,致力于向公眾傳遞前沿技術資訊和科技創新洞見。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小南莊20號樓A座

電話:010-82635522

微信:iite_er

圖片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