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47.7%受訪青年認為需提升數據分析處理能力受訪青年對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最感興趣

47.7%受訪青年認為需提升數據分析處理能力受訪青年對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最感興趣

新火種    2023-10-26
原標題:47.7%受訪青年認為需提升數據分析處理能力(主題)受訪青年對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最感興趣(副題)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品芝 見習記者 吳欣宇 實習生 包鋆麗 王憶 數字技術不斷更新迭代,深刻影響著青年的學習生活。大家對哪些數字技術最感興趣?在世界青年發展論壇召開前夕,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進行的“青年數字發展”調查顯示(2001人參加),受訪青年對人工智能(69.7%)和大數據(55.8%)最感興趣。數字時代,受訪青年認為自己最需要提升數據分析處理能力(47.7%)和網絡工具的使用能力(45.7%)。受訪青年對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最感興趣北京某高校大學生韓捷雨對元宇宙和物聯網比較感興趣。“我在初中時就聽過物聯網這個詞,老師在上課時放過一個視頻,講述的是在5G時代家具都可以聯網,現在的智能家居基本實現了這樣的場景。”杭州95后淘寶店主李童(化名)對元宇宙最感興趣。“時代飛速發展,元宇宙可以滿足人們精神生活方面的需要。”調查中,受訪青年對人工智能(69.7%)和大數據(55.8%)最感興趣,其他還有:物聯網(45.9%)、虛擬現實(42.0%)、云計算(38.3%)、信息通訊(37.3%)、區塊鏈(19.4%)等。北京某高校計算機學院人工智能方向大學生馬超在學術研究上,對人工智能更感興趣,但平時生活中更關注物聯網、5G技術。“生活中的物聯網、5G能真切地感受到,比如我們有一塊屏幕,還有一個筆記本電腦,如果想把一張圖片放大看全貌,可以直接從電腦拖拽到大屏幕,雖然兩個物體沒有連接,但物聯網技術提供了支撐可以實現隔空傳輸。”47.7%受訪青年覺得自己最需要提升數據分析處理能力曾在日本交流學習的胡月指出,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數字技術的發展都面臨著用戶隱私保護和信息安全的挑戰,信息泄露會給用戶帶來極大的不安全感,從而降低對數字技術的信任。韓捷雨覺得,現在數字技術發展了,但被騙的人也多,所以年輕人要提高甄別能力和反詐意識,同時培養自身的責任感,在享受數字技術的同時,盡自己的能力讓數字技術造福更多人。調查顯示,受訪青年覺得在數字時代,自己最需要提升數據分析處理能力(47.7%)、網絡工具的使用能力(45.7%)、學習能力(44.4%)和創新能力(43.2%)。胡月覺得青年應該提升自控力,少刷短視頻,多思考,防止沉迷網絡。此外,網上信息良莠不齊,“標題黨”層出不窮,青少年要對這些信息進行篩選和辨別,不能盲目跟風。馬超認為,數字技術和相關概念的更新發展特別快,年輕人要不斷學習,提升人際交流、總結和提取信息的能力。此外,數字技術離不開國際交流,也需要提升外語能力。李童認為,學習能力是一切的基礎,只有保持謙遜的學習態度,不斷適應數字技術的發展,才能獲得更多的發展可能。“其次要有獨立的思考能力,在數字技術普及的今天,我們受到的誘惑比以前多,要在多元的世界里立足,必須堅定信念,不被雜念所影響。此外,還要有自我管理能力,通過提高自制力和時間規劃能力,實現自己的目標。”此外,受訪青年認為還應提升溝通協作力(38.6%)、交叉學科知識背景(36.9%)、市場洞察力(36.4%)、與人工智能的協同能力(30.6%)、對于網絡信息的鑒別力與判斷力(29.4%)、算法/編程能力(29.2%)、全球化視野(26.5%)、對技術倫理問題的思考力(16.1%)等。天津財經大學教授叢屹說,越是在技術革命的時代,青年越應該意識到,只有努力學習,更好地掌握數字技術、運用數字技術,才能使國家更加強大。受訪青年中,00后占29.9%,90后占48.6%,80后占21.5%。來源:中國青年報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