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百余項顛覆性技術涌現嘉定錨定未來產業五大核心賽道

百余項顛覆性技術涌現嘉定錨定未來產業五大核心賽道

科創板日報    2025-05-29

《科創板日報》5月28日訊(記者 陳美)聚焦未來賽道,嘉定在行動。

今日,《科創板日報》記者獲悉,第三屆嘉定區未來產業顛覆性技術大賽正式啟幕。本屆大賽圍繞未來智能、未來能源、未來材料、未來健康、未來空間五大核心賽道,吸引了來自長三角地區超百項科技創新項目參與角逐。

大會現場,記者了解到,來自未來智能組的39個路演項目,率先競逐。這些項目包括人形機器人用柔性感知技術、術中神經監測芯片、高性能集成光子芯片、具身智能機器人 “大腦” 解決方案、新一代 AR+AI 智能頭盔顯示光機等 。

其中,上海大學微電子學院戴高宇副教授帶來的“AR+AI智能顯示頭盔”項目備受關注。路演現場,戴高宇表示,未來智能可穿戴設備的發展趨勢是 AR+AI技術融合,而 AR 眼鏡中顯示單元成本占比最大,最高可達到80%,計算(AI)單元成本占比約 30%。因此,提升亮度、降低功耗、縮小體積成為技術突破的關鍵。

在技術路線選擇上,戴高宇認為,未來顯示單元的技術方向是基于 CMOS 的 Micro-LED + 光波導,而團隊擁有成套的硅基微顯示自主知識產權,涵蓋高良率與高可靠性的ChipLet 封裝技術、CMOS集成電路與LED器件集成工藝,以及光波導光學系統設計等。

“這些技術解決了大尺寸 Micro-LED 異質集成、驅動電路設計與大眼盒光波導優化的核心問題。該技術通過擴大視野范圍,為外賣騎手提供導航提示和信息交互功能,有效提升外賣群體的工作安全性和效率。” 戴高宇表示道。

另一個受到關注的項目則是切入具身智能 “大腦” 領域的優諾智行。公司創始人高偉在自動駕駛領域擁有9年研發經驗,曾擔任華為自動駕駛部門技術負責人,其團隊在林肯車型上實現了毋需高精度地圖的智能駕駛功能,核心團隊更具備10年以上機器人研發經驗。

針對具身智能的發展,高偉談到,行業面臨高成本、難部署、難通用三大挑戰:一方面,現有方案依賴多個激光雷達系統及復雜接線安裝,導致設備價格高昂;另一方面,方案需預先構建高清地圖,復雜環境下難以實現回環檢測,高度依賴高精度定位,制約了部署靈活性。

更關鍵的是,現有方案與特定機器人深度綁定,手臂控制難以適配動態場景,且缺乏語義信息理解與真實環境交互能力,導致通用性不足。

在此背景下,優諾智行推出純視覺導航系統,嘗試擺脫對高精度地圖的依賴。高偉透露,公司現有產品已與國內外10余家企業達成戰略合作,總合同金額超3000萬元。

此外,來自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的任大勇,帶來了“人形機器人用柔性感知技術”項目,該技術通過原創性納米材料設計,探索解決柔性傳感器在拉伸過程中的可靠性問題。

“我們通過結構設計和界面優化,實現了有機與無機材料的無縫連接,使傳感器兼具高拉伸性和檢測精度。”任大勇說道。

談及未來產業布局,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所長蘇良碧認為,顛覆性技術作為引領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正在不斷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希望通過此平臺,共同構建以市場為驅動的科技成果轉化生態,協力推進嘉定成為長三角科技創新動能的策源地。”

《科創板日報》記者獲悉,本屆大賽設置總獎金超200萬元,獎項包含金獎、銀獎、銅獎及發展潛力獎。參賽項目需滿足三大核心標準:技術具備理論突破或深度交叉創新、成果轉化可行性高、商業模式清晰。此外,年度主題賽道 “未來智能” 將重點遴選 AI 大模型、量子計算、腦機接口等前沿領域項目。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