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項重大技術突破引領2024年5.5G商用元年加速落地
而這只是5.5G所帶來的融合創新體驗的其中一個案例。在智慧交通領域,5.5G下車聯網技術也將向通感算智融合、車路網云一體、空天地海協同等方向演進,賦能智慧交通應用,比如根據車輛排隊情況,交通信號燈可以自動切換,有效緩解擁堵,依托5.5G網絡車輛全天候在線,座艙智能化、車路協同等智慧交通場景也將擁有更佳的體驗。華為公司輪值董事長胡厚崑預測,2024年將是中國智能駕駛應用普及加速的啟動之年:“ 基于車的智能、路側的感知和云邊端算力的融合,從而促進車路云協同發展,讓城市交通更順暢,管理更高效。這是值得我們關注的融合創新方向。”同濟大學人工智能與物聯網創新實驗室(設創學院)教授刁志峰則認為,目前人工智能沒有大規模開始,數據還沒有完全充分挖掘和利用:“5G-A的突破將會產生海量的數據,產生更多商業價值。”
承前繼后行業蘊藏哪些新機遇?
和5G相比,5G-A在性能上有了數量級的提升。對此,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曾指出,能夠支撐萬兆體驗、千億連接的5.5G是5G發展中一個承前繼后的里程碑。在5.5G的技術基座上,聯人、聯物、聯車、聯行業等新需求層出不窮,帶來了行業新機遇。
柴麗告訴記者,圍繞著“卓越網絡”“智生智簡”“低碳高效”三大方向構筑5.5G網絡,除了在10倍網絡能力提升的基礎上,能提供更好體驗的能力、通感一體融合的能力和確定性時延保障的能力外,在低碳高效上的表現也非常突出,比如通過智能節能技術、新材料應用、新能源方案,提升5G設備、站點和網絡能效,實現5G基站單站能耗降低20%。
業內人士認為,5G-A加速走向商用,更促進了相關產業快速發展成熟,產業界也正加快開發相應的技術方案和新應用,以構建5G-A生態布局。記者梳理后發現,從9月份以來,已有包括震有科技、碩貝德、信科移動等在內的數十家上市公司通過公告、互動平臺、機構調研等方式透露了其在相關領域的布局,搶占行業先機。
據了解,延續5G產業鏈的布局,5.5G產業鏈歸結起來也可分為上游基礎、中游運營以及下游應用三個方面。具體來說,產業鏈上游包含了材料與設備,即芯片和元器件等,中游運營商層面包含了基站、網絡設備等,下游場景則包括應用類的場景,涵蓋生活、經濟、工業等方方面面,涉及工業設備、智能終端以及智慧城市、VR/AR、物聯網、車聯網等。
5G-A的全面商業化也可能為上下游相關產業鏈帶來利好。對此,山西證券認為,5.5G可滿足在AI、大數據云交互等更多維使用場景,對基站射頻性能與數量均提出更高要求,相關硬件廠商及設備商均有望長期受益。中航證券稱,基站有望開啟迭代升級周期,隨著基站通訊頻段向5.5G演進,對基站射頻的性能和數量都產生了新的需求,天線、濾波器、PCB等環節有望受益。
(文章來源:廣州日報)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