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如何賦能生物醫藥?這場對接會上,企業提出20余項AI應用場景需求
人工智能不僅是未來經濟競爭的焦點,更是未來生產活動的賦能工具。如何讓成都的人工智能更“強大”、讓生物醫藥更“聰明”,推動更多“成都造”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
4月2日,由成都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指導,成都市產業數字化促進會、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主辦的“人工智能賦能生物醫藥產業創新供需對接活動”在天府國際生物城舉行。本次活動圍繞人工智能技術賦能生物醫藥的應用場景和技術路線開展供需對接交流,挖掘人工智能在生物醫藥領域潛在應用場景,現場提交了20余項AI應用場景需求,推動成都市人工智能產業與生物醫藥產業深度融合。
需方“下單”:
企業提交20余項AI應用場景需求
“在供應鏈方面,如何保證產品在市場上投放時不斷供,是一個難點。目前我們主要靠人工來計算,工作量非常大。”在需求分享環節,邁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CIO肖俊說出了目前面臨的一些難點。
他表示,在生產研發、制造與供應鏈、商業推廣等各個方面,生物醫藥企業都需要人工智能的助力。
肖俊舉例,比如公司計劃去印度做產品推廣,需要了解當地的市場行情、產業政策、經銷商分布等各種基礎信息,這就必須到相關專業網站上進行查詢,再制定詳細的拜訪計劃,做這些準備工作,有可能就需要花費三個月甚至半年時間。“能不能通過人工智能的方式,當我把相關需求信息錄入之后,自動就能生成詳細的拜訪計劃?”肖俊表示,這樣的話,所需時間就能從幾個月縮短到一天甚至幾分鐘。
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需要人工智能助力,也是現場的一大共識。在互動交流環節,與會的生物醫藥企業提交了20余項AI應用場景需求,涵蓋靶點篩選、模型設計、知識庫建立、智能制造等領域。
“根據今天收集的信息,我們將持續舉辦AI技術培訓會、場景對接會等對接活動,進一步推動人工智能的應用落地。”成都市產業數字化促進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促進會還將推動建立“AI生物醫藥創新生態聯盟”,重點支持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智能化改造,對接優質服務商,為企業提供全方位數字化服務。
供方“接招”:
建議積極擁抱DeepSeek大模型
“在生物醫藥行業這一垂直領域里,大模型應用場景的落地主要集中在臨床報告分析、文檔總結和撰寫、市場和客群分析等方面?!彬v訊云資深架構師吳馳進行了《騰訊云AI知識引擎助力快速打造藥企知識庫》的分享。
吳馳建議,生物醫藥企業可積極擁抱人工智能DeepSeek,因為它有著更低的研發成本和更高效的資源利用。同時,作為開源模型,DeepSeek的性能比肩市面上的頭部閉源大模型。
吳馳表示,騰訊體系產品全面擁抱DeepSeek,并提供DeepSeek API調用。同時他介紹,騰訊云大模型知識引擎可提供標準模式、工作流模式、Agent模式三種模式,分別適用于不同的應用場景。
在醫藥數據庫的基礎之上,大模型能更好地解決什么問題?四川長譽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對此總結了以下幾點:關于知識點的總結與觀點提煉、多參數下的信息判斷結論與推演、科學轉化的趨勢發展與判斷。同時,該負責人表示,生物醫藥AI大模型在藥物發現、臨床試驗、質量把控、藥物警戒等應用場景中都能發揮有效作用。
產業融合:促進供需雙方精準對接
實際上,人工智能與生物醫藥均是成都的優勢產業。
成都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有關負責人在會上介紹,2024年成都市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突破千億元,相關企業突破千家,實現“雙千突破”。目前成都已建成大型算力中心9個,算力規模8700P;8個大模型通過國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備案,8款具身智能機器人公開發布;獲批建設全國首批數據標注基地。
同時,成都人工智能產業先后入選四川省戰新產業集群、先進制造業集群和產業新賽道,綜合實力排名西部第一。
在生物醫藥產業方面,成都已成為國家重要的生物醫藥產業基地,重點打造了大輸液、血液制品、抗體藥、核醫療、疫苗、中醫藥、高端醫療器械等優勢賽道和特色賽道,醫藥制造業規模居全國第4。培育了4戶中國醫藥工業百強企業,上市企業數量居中西部第一;建成300余個創新平臺,平臺齊全度名列全國前茅,2024年獲批上市“成都造”1類新藥6個,居國內領先地位。
據介紹,接下來,成都還將持續常態化舉辦“人工智能+”產業供需對接活動,促進供需雙方精準對接,推動場景應用需求深度挖掘,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
紅星新聞記者 王俊峰 攝影報道
編輯 于曼歌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p>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