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情感、成為“科學家”……人工智能將開啟怎樣的新世界?
來源:【四川日報-川觀新聞】
川觀新聞記者 文露敏
10月20日,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會“AIGC:一個創造性的新世界”主題沙龍在成都科幻館土星廳舉行。
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是人工智能從1.0時代進入2.0時代的重要標志?;顒由?,來自人工智能領域的專家們展開分享和討論——人工智能將開啟怎樣的新世界?
鋼鐵俠的“智能管家”,已經出現了嗎?
人工智能,是對人的意識、思維的信息過程的模擬。比如,電影《鋼鐵俠》中的智能管家賈維斯,能理解、會思考、有意識、有觀念、能推理,甚至具有人類的情感。
科幻作品像賈維斯這樣的人工智能,是否已有實現的可能?
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自動化學院院長張葛祥介紹,人工智能發展有3個階段:計算智能,快速計算和記憶存儲;感知智能,具有視覺、聽覺、觸覺等感知能力;認知智能,能理解,會思考,會推理?!澳壳埃谡J知智能層面,人工智能還遠遠不及人類?!?/p>
另一道難以逾越的“高墻”則是情感。能否將情感作為模型來輸入,使人工智能在決策時平衡理性和感性?答案還遠未出現。
一些觀點認為,人的情感如同人的智能一樣可以進行計算;另一些觀點則比較悲觀——情感具有不可計算性,為人類專有,而一臺機器自發地產生根本不屬于它的特性,是無法想象的。
人工智能科學家肯尼斯·斯坦利指出,提出相對論、發明搖滾樂的人類,擁有今天的人工智能暫時不具備的、真正的創造力。“它們可以產生美麗的圖畫,但想法還是來自人類;也許能想出故事,但絕非真正的創意?!?/p>
他補充,人工智能缺乏“看到時間順序的能力”,比如,它們很難想象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前,在腦海中是如何推理的。而要想讓人工智能具有真正的創造力,就要彌補這些缺失。
未來,人工智能將去往何處?
“盡管目前人工智能更多是產生式的,但這并不代表著它永遠不會像人類一樣具有創造力。”張葛祥表示。
“未來,機器可能會變成自動化的科學家。”天津大學智能與計算學部教授熊德意對此也持積極態度,他認為,作為全人類知識的集合體,大模型能將各種知識進行聯想對比,以形成一些新的觀念。“無論是藝術還是科學,還有很多想象空間?!?/p>
那么,在人工智能時代,什么樣的“創造性”更具有競爭力?
“人工智能的發展,要有應用、生態和市場?!敝袊茖W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王元卓表示,當前處于人工智能大爆發的前夜,但應用模式上的創新是匱乏的,人們需要思考;大模型之上支撐什么樣的應用?比如,科幻小說的撰寫、科幻電影的制作等,大模型一定要與各領域的知識和需求深度結合,才能夠有更廣闊的市場。
在科幻作品中,機器人造反、人工智能的威脅已是老生常談。人工智能已經滲透到世界各個角落,同時也帶來了風險和挑戰。
“人工智能最本質的特性是‘優化’,新一代人工智能切實拓寬了可優化的領域,因此也融入了更多的公司、組織和生活?!比斯ぶ悄芸茖W家喬爾·雷曼表示,創造人工智能的人類有時都會對自己的選擇感到后悔,人工智能加速“優化”的同時,或許也會加速現有的社會錯位。
王元卓表示,人類已經開始思考人工智能的倫理問題,比如怎樣進行限制、趨利避害。他說,這并不是非黑即白的問題,“就像在跑步的時候,如果有對手,就會跑得更快?!?/p>
本文來自【四川日報-川觀新聞】,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