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機器人獨角獸深陷停擺危機:人去樓空,聯合創始人已離職

機器人獨角獸深陷停擺危機:人去樓空,聯合創始人已離職

新火種    2025-05-25

在行業站上風口之際,昔日人形機器人獨角獸達闥卻深陷停擺風波。

3月31日,有消息稱,達闥廣州分公司大門緊閉,水電供應中斷。證券時報記者實探達闥位于上海閔行的智能機器人產業基地發現,展廳同樣大門緊閉。園區招商人員透露,去年12月,達闥已搬走。

“我們仍在正常運營?!边_闥官方電話接線員在回應記者時表示,但他同事證實廣州辦公室與上?;卣箯d已“人去樓空”。

實探上海基地:展廳大門緊閉

根據達闥官網信息,該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智能機器人領域的獨角獸頭部企業,全球領先的云端機器人創造者、制造商和運營商。

在近年來的多個人工智能展會現場,達闥人形機器人可謂出盡了風頭。比如,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期間,達闥展示了人形雙足機器人XR4、CloudGinger等產品,并展示了人形機器人正與數字人共同翩翩起舞的場景,成為了展會上的“頂流”。

這樣一家昔日人形機器人獨角獸企業,卻在成立10年后,也即人形機器人應用元年的2025年,曝出停擺風波。

3月31日下午,證券時報記者實探達闥智能機器人產業基地發現,園區較新,但頗為冷清,很少見到人。

張淑賢/攝

張淑賢/攝

而位于入口處的達闥展廳更是緊密大門,展廳門口還可見“達闥新鎮云端機器人世界”的字眼。

張淑賢/攝

張淑賢/攝

記者撥通園區外墻上的招商電話,對方表示,園區為金地,當時以達闥IP聯合拿地,“達闥這邊有廠房,但去年12月就搬走了”。

2021年,記者曾采訪達闥一位聯合創始人,據他透露,公司閔行基地項目達產后,年生產機器人關節預計可達1000萬臺套,將是目前全球機器人關節產量總和的2倍以上,屆時達闥閔行基地將成為全球機器人關節出貨量最大的工廠。

彼時,該聯合創始人還透露,達闥基地達產后,將吸引云端機器人產業鏈上下游上百家企業入駐,還將吸引研發機構、科研機構以及國家測評認定和監測中心等入駐,將基地打造成為智能服務機器人高端制造基地。記者獲悉,該聯合創始人也已離職。

“我認識的貌似都離職了,欠薪是普遍現象?!币晃灰延谌ツ?月離職的達闥上海公司員工告訴記者,“不能說正式倒閉,但算是進‘ICU’了。”

公司回應:仍在正常運營

然而,與關門、離職和欠薪相伴的是,達闥機器人仍在拓展“朋友圈”,不時宣布達成的新合作。

3月17日,達闥公眾號發布消息稱,公司與廈門松霖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松霖機器人”)在廈門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后者是A股上市公司松霖科技旗下專注于機器人業務的全資子公司。

在這消息中,達闥提到,雙方將共同探索人形機器人創新領域產業機會,合作的重點方向是共同研發和推廣一款配置“靈巧手”的洗護康養功能的人形機器人。

今年1月9日,天津津南區與達闥簽署投資落地協議。根據當時的消息,達闥機器人未來將加大在津南區的研發投入,推動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

“我們仍在正常運營?!?月31日,達闥官網披露的官方電話接線員向記者表示。但他同時證實廣州辦公室以及上?;卣箯d“人去樓空”的情況,“上海辦公室在展廳后面”。詳細情況,他讓記者留下聯系方式,會有專門同事對接,但截至記者截稿,尚無人聯系。

上述已離職的上海公司員工告訴記者,“在運營的應該是北京團隊”。有消息稱,達闥創始人兼CEO黃曉慶仍在努力“找錢”。

曾是國資創投眼中的“香餑餑”

企查查顯示,達闥全稱為達闥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自成立以來已經歷6輪融資,并在2019年B輪融資后躋身為獨角獸企業。投資人中,包括軟銀、朗瑪峰創投、博將資本、凱旋創投等VC,并得到了上海、廣州、珠海、北京等地產業基金的支持。

上述聯合創始人當時接受記者采訪時曾透露,軟銀愿景基金曾是達闥機器人的最大股東。

記者了解到,達闥曾兩度考慮IPO。2019年7月,達闥曾遞交招股書,擬在紐交所上市,計劃募集5億美元資金,用于研發、銷售渠道的開發和市場份額的擴大等。此次IPO因種種原因最終擱淺。2023年3月,又有消息稱達闥考慮赴香港IPO,但最終依然夭折。

而在達闥近年來的融資歷程中,地方國資曾多次扮演領投角色。2021年,達闥機器人完成了約15億元B+輪融資,由上海城投旗下誠鼎基金和上海國盛及珠海國資聯合領投。

達闥機器人最近一次融資是2023年的C輪融資,該輪完成交割的融資規模超過10億元,由廣州政府投資平臺知識城集團和上海國資平臺上海國盛集團聯合領投,水木春錦資本跟投。

C輪后,達闥估值一度達到223億元,甚至成為了當時國內估值最高的機器人獨角獸企業。IT桔子2024年5月發布的《2023—2024年中國機器人賽道投融資報告》顯示,達闥估值達到30.77億美元(約223億元),領銜中國機器人行業獨角獸,遠超第二名20.8億美元的估值。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