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推動人工智能產業建圈強鏈
經濟日報成都3月24日訊(記者鐘華林)近年來,四川將人工智能作為全省一號創新工程,加快人工智能產業建圈強鏈。2024年,全省人工智能產業營業收入超1300億元,同比增長超25%。
四川聯合高校、院所、企業共同發力,推進科技攻關和成果轉化。布局建設高能級創新平臺7個,推動組建創新聯合體3個,成功研制出多個重大創新成果和標志性產品。
堅持算力、運力、數據一體推進,四川聚力提供高質量算力供給。國家超級計算成都中心、成都智算中心建成運行;阿里云智算中心等18個算力基礎設施加快建設,以有效滿足大模型、智能體等產品訓練推理需求。
同時,四川持續打造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公開發布長虹云帆等本土行業垂直大模型34個,攀西地區數字隧道智能建造等2個項目入選全國智能交通先導應用試點。
目前,四川已集聚人工智能領域企業1300多家,基本形成覆蓋基礎層、技術層、應用層的全產業鏈發展體系。成都正加快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德陽、綿陽等8個省級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逐步成型。
為加強政策保障,四川日前出臺若干促進人工智能產業鏈發展政策,計劃3年投入12億元,打造“科技攻關更聚焦、場景開放更豐富、算力供給更普惠、產業生態更完善”的人工智能發展環境。
(責任編輯:馮虎)
相關推薦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