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金融產業福音!深圳公布建設產業金融中心行動方案,提及科創債、科創REITS常態化發行

金融產業福音!深圳公布建設產業金融中心行動方案,提及科創債、科創REITS常態化發行

財聯社記者周曉雅    2025-05-10

5月9日訊(記者 周曉雅)在新“國九條”、《關于資本市場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實施意見》、“507”國新辦新聞發布會推出一攬子金融政策等政策春風下,各地也正積極落實相關精神,推出新動作。

5月9日,深圳地方金融管理局、深圳證監局聯合發布《深圳市關于發揮資本市場作用建設產業金融中心行動方案(2025-2026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

具體來看,此次《行動方案》涵蓋七大部分合計20條細則。結合《行動方案》的內容和深圳近期舉措成果,記者整理核心要點如下:

投融資多方面擁抱新質生產力發展

在《行動方案》中,“擁抱新質生產力發展,構建一流的創新資本形成機制”的部分著墨較多。首先提到培育壯大耐心資本,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

《行動方案》提及,聚焦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醫藥等“20+8”產業及重點領域,持續完善長期資本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的支持政策。另外,多元主體參與創投;產業鏈“鏈主”企業開展企業風投(CVC);政府資金、社會資本參與設立并購基金和私募股權二級市場基金等也有提及,目的是促進“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

其次是支持科技企業多元股權融資,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比如,支持“硬科技”企業用好上市融資、并購重組等“綠色通道”;支持深交所加大科創相關制度供給,豐富并購重組支付及融資工具。

從目前的培育情況來看,截至去年底,深圳的私募股權創投基金管理人數量為1599家,私募股權投資、創業投資基金7487只,管理規模1.41萬億元。創投基金發展培育方面,深圳領先優勢較顯著,去年新增私募股權、創投基金159只,數量位居全國首位。

另外,截至2024年末,深圳公募基金管理資產規模合計12.36萬億元,規模居全國第二位。

債券創新品種運用強化

再次,強化債券創新品種運用,精準支持科技創新,也被列入《行動方案》中。

主要是完善債券融資全鏈條服務體系,加強債券融資工具運用,引導科技企業探索債券發行的質押增信,建立健全基礎設施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項目庫等。

其中,提到支持符合條件的科技型企業、金融機構、私募股權投資機構參與債券市場“科技板”。鼓勵保險公司開發針對科創債、綠色債等創新品種的信用保證保險。

就在昨日,深圳率先參與債券市場“科技板”試點,據交易商協會網站公告顯示,36家企業昨日公告發行科技創新債券,發行規模合計210億元,立訊精密和深投控2家深圳企業在首批科技創新債券發行名單中。另外,東方富海也進入注冊通道。

支持科創等領域REITS常態化發行擴募

在基礎設施REITS方面,《行動方案》提到建立健全基礎設施REITS項目庫,擴大基礎設施REITS儲備范圍。支持科創等重點領域基礎設施REITS常態化發行和擴募。

截至目前,作為原始權益人的深圳企業已上市發行12只基礎設施公募REITs,首發+擴募累計募集資金規模311.42億元,均排名全國第二。

最后,在擁抱新質生產力方面還提到,營造支持科技創新的良好金融生態,促進資本要素向科創領域集聚。包括開展科技產業金融一體化專項試點;引導各類市場主體為科技企業提供多元化融資支持;推動保險資金依法合規投資特定領域私募股權與創投基金。

著力提高上市公司質量,雙創公司占比已近半

就如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行動方案》從事前、事中、事后等環節提出相關舉措。

事前主要是把好上市入口關,提到嚴厲打擊違規代持、異常價格突擊入股、利益輸送等行為;上市后則是嚴格上市公司持續監管,強調強化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監管,合力構建深圳資本市場防假打假綜合懲防體系。

另外,推動上市公司提升投資價值,切實增強投資者回報,也成為聚焦點。對此,《行動方案》提出,強化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監管;支持通過回購增持再貸款政策優化上市公司流動性管理。

從產業鏈的角度來看,則需要發揮上市公司引領作用,推動產業鏈整合升級。具體包括,發揮資本市場并購重組主渠道作用,支持上市公司加強產業整合,打造行業龍頭企業;支持上市公司完善境內外產業鏈、供應鏈布局,為“走出去”提供政策支持等。

事實上,深圳整體上市公司質量較高,截至目前,深圳共有境內外上市企業共584家,其中滬深北交易所上市公司424家,境外160家,居全國第三,市值近8.61萬億元??苿摪?、創業板上市公司占全部上市公司比重近50%,位居全國各省市第一,上市資源持續向新質生產力領域集聚。

頭部公司引領作用也顯著,數據顯示,上述深圳境內上市企業中,總市值超過五百億元有22家。部分頭部上市公司最新業績表現亮眼。比如,比亞迪、工業富聯、東鵬飲料、深南電路、匯川技術今年一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均是雙位數增長。

另外,去年深圳落地全國首批上市公司股票回購增持專項貸款,上市公司實施年度和中期分紅超2300億元、回購注銷股份金額超百億元,創歷史新高。

行業機構建設強化功能性發揮

對于行業機構,《行動方案》督促行業機構樹立正確經營理念,校準定位,把功能性放在首要位置。

其中,對于頭部機構,《行動方案》支持頭部機構通過并購重組、組織創新等方式做優做強,鼓勵中小機構差異化發展、特色化經營。

目前,國信證券擬發行股份購買萬和證券股份已在監管審核中,4月30日,國信證券曾公告關于深交所《關于國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申請的審核問詢函》之回復。

針對投資機構,《行動方案》也提到,督促投資機構以滿足居民財富管理需求為出發點探索產品創新。這也與證監會5月7日發布《推動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的方向一致。

另外,《行動方案》還提及支持投資機構用好社保基金、養老金、年金等投資管理資格,吸引中長期資金入市。積極推進深圳個人養老金業務,支持養老金、保險資金等中長期資金加快發展權益投資。

深化高水平對外開放

就如何構筑一流的資本市場生態體系,《行動方案》提到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全面加強資本市場監管、深化高水平對外開放等。

值得留意的是,立足粵港澳大灣區的背景,深港的合作發展也受到市場關注。對此,《行動方案》顯示,探索建立深港兩地監管信息通報機制,完善跨境交易監管;持續深化“跨境理財通”等互聯互通機制;支持境外頭部機構在深設立QFLP、QDIE等投資主體。

近年來,深圳在對外開放方面取得不少新進展。比如,“跨境理財通”擴容提速,增加證券公司參與試點,深圳5家證券公司入選首批試點,數量居全國第一。

深市企業也有效利用境內外“兩個市場”。去年深圳新增港交所上市公司數量居內地城市第一,其中晶泰科技成為港交所“18C規則第一股”。目前,深圳共有160家境外上市公司,居全國第三。

構建高質量資本市場

《行動方案》開篇,提出主要目標,到2026年底,深圳將全面踐行關于資本市場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部署要求;“十五五”期間,力爭構建形成適配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需求、優質創新資本集聚的高質量資本市場。

事實上,目前,深圳的多層次資本市場功能正有效發揮。此前數據顯示,2024年以來,深圳企業通過境內外多層次資本市場實現直接融資(股+債)約7003.84億元,其中,26家企業IP0境內外融資217.84億元,深圳企業通過境內交易所債券市場融資超6500億元。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