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開發出“癌癥生存計算器”

根據正在舉行的2023年美國外科醫生學會臨床大會上發表的一項研究,美國西北大學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基于人工智能的工具,用于估計新診斷的癌癥患者長期生存的機會。
目前,估計癌癥患者的生存率主要取決于他們的癌癥分期。研究人員表示,除了分期標準之外,還有許多其他因素可能會影響患者的生存。
團隊使用機器學習方法,創建了稱為“癌癥生存計算器”的原型工具,并在大型數據集上對其進行了測試。初步測試估計了乳腺癌、甲狀腺癌和胰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
研究人員此次收集了部分年份診斷出的乳腺癌、甲狀腺癌和胰腺癌患者的相關信息。收集到的3/4數據用于訓練機器學習算法,以識別診斷特征與患者5年生存率之間的模式,然后依照對生存影響最大的因素進行排序。利用剩余的數據,團隊使用統計方法來測試原型估計生存率的準確性。
該團隊納入了259485名乳腺癌患者、76624名甲狀腺癌患者和84514名胰腺癌患者的數據。按癌癥部位劃分,影響患者診斷后5年是否存活的四大因素分別如下:乳腺癌(患者是否接受過癌癥手術、患者診斷時的年齡、腫瘤大小以及從診斷到治療的時間);甲狀腺癌(診斷時的年齡、腫瘤大小、治療時間以及淋巴結受累情況);胰腺癌(癌癥手術、癌癥的組織學或顯微鏡分析、腫瘤大小以及診斷時的年齡)。
盡管腫瘤大小等一些預測因素是癌癥分期的一部分,但研究結果表明,還有更多因素影響癌癥患者在疾病階段之后的生存。
研究人員報告稱,驗證測試表明,該計算器對于所有3個癌癥部位的生存率估算都“高度準確”。同時,這一“癌癥生存計算器”的優勢在于數據集更全面,而且使用了新的機器學習數據模型,處理速度更快,風險預測也更準。
(科技日報)
相關推薦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