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提升數十倍!保險業逐浪大模型,新一輪“裝備競賽”開啟?
當紅的AI大模型市場風起云涌,作為數字化基礎較為完善的金融保險業,正加速大模型應用落地。年內中國太保、眾安保險、陽光保險等險企均公布了布局的新動作;科技公司也在加速大模型布局,并已運用在保險領域。大模型在保險領域有哪些想象空間和賦能場景?不同規模的保險公司如何準備這項“裝備競賽”?
保險業擁抱大模型
論上半年的技術熱點話題,非大模型莫屬。AI大模型技術相比于傳統機器學習技術,具備更強的可拓展和可定制能力,能更好地理解自然語言、處理大數據。
在多重因素驅動下,大模型的應用以及探索正逐漸興起。放眼保險業,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年內已有多家險企披露了在相關領域的探索進展,或者攜大模型解決方案加速布局。
談及大模型,不禁想起它的代表產品——數字員工。在今年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期間,中國太保旗下太保科技發布了基于大模型建設應用探索的科技產品——數字員工。中國太保作為基于大模型的人機協作終端“數字員工”具備自主規劃和任務執行能力。在中國太保自主孵化操作大模型“AssistGPT”的聊天界面上,通過語音、文本等指令的輸入,接受任務、提供反饋。
同期,眾安保險發布了保險行業首份AIGC應用圖譜,并帶來眾安AIGC中臺靈犀及首批保險垂直場景AIGC應用工具——易創內容運營平臺和集智經營分析平臺。
陽光保險集團科技中心副總經理顧青山在今年6月底舉辦的保險行業大模型研討會上介紹了陽光大模型戰略工程規劃。顧青山表示,陽光保險大模型技術已在“夢客全線上銷售機器人”項目中完成應用探索,信息抽取任務準確率提升15%,意圖識別和智能問答準確率均有明顯提升。
除了險企,AI大模型浪潮下亦有外部科技公司加快在保險領域的大模型布局。螞蟻的大模型產品近日露出真容,目前已在保險領域進行了應用測試。百度副總裁吳甜此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該公司“行業大模型”已在保險等領域與多家金融機構展開合作。如幫助保險公司自動解析復雜的合同業務條款,對于以往由人工處理至少要30分鐘的問題,行業大模型可1分鐘內處理,效率約提升30倍。
賦能場景廣闊
保險公司或科技公司加快保險領域大模型布局的背后,是因為AI大模型在保險領域的賦能空間較多。開發落地大模型對保險業無疑是一次革命性變化。
河南澤槿律師事務所主任付建認為,AI大模型在保險領域的賦能空間,涉及智能客服、欺詐檢測與預防、個性化定價、數據分析與決策支持等多個維度。其中,大模型可以通過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實現智能問答、在線客服等功能,提供更快速、便捷的客戶服務;大模型也可以根據客戶的個人信息、健康狀況等因素,進行個性化的保費定價,提高產品競爭力。
“不論是人工智能還是大模型,在各行各業都可以大顯身手。從宏觀層面而言,可以實現降本增效。”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員王鵬表示,大模型在金融行業可以實現很好的應用效果。以保險業為例,在市場營銷方面,通過多元化大模型或自有的數據庫,可以實現精準營銷,提高營銷效率;對于精算、產品開發等過程,可以導入多元化數據等,進行整體的費率測算;業務線條多、亂、雜,以及人員在短時間內不能很好地掌握,可以通過大模型的方式來保證相關流程更好地實現信息對接和業務協同。
總體而言,應用好大模型對保險業的影響可謂是多方面、深層次的。除了可以提升業務效率和客戶體驗、降低風險和成本,還可以在技術層面推動創新和發展。付建表示,大模型的應用可以促進保險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和創新發展,拓展新的商業模式和服務領域。
而對于大模型未來的發展,業內寄予了希望。中國太保首席投資官蘇罡在2023資產管理年會上表示,大語言模型很可能為保險資產管理帶來全新模式。此外,也有業內人士展望,大模型的應用后續或將延伸至金融領域的其他業務端,比如資本管理、公司治理、風險管理等。
搶抓機遇還需“因人而異”
不難發現,之所以大模型在保險領域有著肥沃的發展土壤,離不開行業轉型的大背景和險企的自身需求。
而要想促進大模型進一步落地,對于行業內大部分保險公司而言有著不少的待做功課。王鵬表示,一是,原有的公司組織架構甚至戰略要有所變化;二是,原有的信息系統、金融科技板塊要和大模型做好適配、對接;三是,原有的人員、崗位設置、薪酬等甚至也需要發生變化。
那么,對于保險公司而言,布局大模型可以通過哪些方式來應對當前的挑戰?付建表示,可以與科技公司、高校等合作,共同研發和應用大模型技術,共享資源和經驗;培養具備AI技術和保險專業知識的人才團隊,提升企業的創新能力和技術實力;在應用大模型的過程中,注重數據的隱私保護和合規性,確保技術的安全可靠。
不過,這并非所有公司的唯一解。王鵬表示,對于大量中小保險公司來說,一方面要找準自身的垂直領域,不論是聚焦壽險還是做本地業務,需要突出特色。另一方面,可以通過使用外部的模型、渠道乃至數據庫,形成有機合作,借勢推動自身發展。
也有業內人士表示,中小保險公司采取與外部公司進行合作的形式,不僅可以降低大模型布局的參與成本,還可以分化風險。
北京商報記者 陳婷婷 胡永新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