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對話·民營企業家丨全國人大代表何小鵬:限定場景無人駕駛可先行開放,機器人行業也應技術分級

對話·民營企業家丨全國人大代表何小鵬:限定場景無人駕駛可先行開放,機器人行業也應技術分級

新火種    2025-04-17

封面新聞記者 歐陽宏宇

在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的推動下,新質生產力正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今年的全國兩會上,人形機器人、新能源行業、智能輔助駕駛等前沿技術則是不少代表、委員熱議的焦點。

3月5日,2025年全國兩會已經正式拉開帷幕。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小鵬汽車董事長兼CEO何小鵬向全國兩會提交了四項聚焦智能化技術應用的建議,主要圍繞人形機器人、低速無人駕駛、智能駕駛保險、低空經濟四大領域。

在2025年春晚舞臺上,一批登臺表演扭秧歌的人形機器人驚艷全場,并迅速在大江南北走紅。在國家一系列政策推動下,我國人形機器人產業關鍵環節的技術研發不斷突破,但由于技術創新擴散存在一定的滯后性,企業所研發的機器人還存在不小的代際差。

在何小鵬看來,機器人可借鑒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早期的市場培育和推廣經驗,將其分為從“完全由人控制”的L1級到“完全自主智能”的L5級五個智能等級,并將“具身智能和訓練監督”的L3級定義為可量產、可實現商業價值的初級階段。

“行業通過市場推廣政策的引導和支持,加速人形機器人市場的培育和需求潛力的釋放。”何小鵬建議,可針對當前智能化程度高、AI能力強且具有較高端價值的L3級別人形機器人,制定相應的扶持政策,加速人形機器人商業化普及和規模化增長。

根據工信部數據,2024年上半年我國L2級自動駕駛汽車滲透率已達到55.7%。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普及,停車場等低速環境已成為自動駕駛的一個重要應用場景。行業中,不少車企正在研發滿足低速L4級別自動駕駛,且可以量產的新一代汽車。

對此,何小鵬認為,在低速自動駕駛領域,特別是停車場景中,我國已具備一定的技術基礎和應用條件。他建議,在整車硬軟件條件具備,并且云端可安全監管的情況下,允許開展停車場無人駕駛低速泊車和低速取車的能力評估和試運營。

“通過限定場景的無人駕駛先行開放,可以為社會公眾提供一個適應和認同的過程,實現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混行的軟著陸。”何小鵬表示,通過審核備案和批量推送的探索,不斷優化相關標準,積累管理經驗,推動無人駕駛技術產品商業化落地,實現從低速到高速、從封閉到開放的逐步發展。

如今,在道路上行駛的不少車輛都配備了智能輔助駕駛系統,但駕駛主體由“人”向“機器”轉換,仍然讓不少車主“不放心”。究其原因,還是適配的保險產品空白,責任認定模糊等問題。

對此,何小鵬建議,行業主管部門應完善事故責任認定體系,進一步加快推進《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訂工作,明確不同級別智能駕駛汽車在事故責任中的劃分原則,制定具體的事故責任認定邊界與統一標準,以避免責任認定的模糊與爭議。另一方面,鼓勵車企與保險公司聯合開發適配產品。

此外,面向智能汽車與低空經濟結合而產生的“飛行汽車”產品,小鵬汽車、沃飛長空、長安汽車等企業均已在布局。不過,由于eVTOL航空器在設計和技術上的獨特性,與傳統航空器存在顯著差異,現有的駕駛員資質認證體系無法滿足其要求。

何小鵬據此提出建議,加快構建eVTOL航空器駕駛員資質認證管理體系。比如,民航局應盡快開展相關研究,補充完善現有駕駛員管理相關的規章和程序,為航空器的安全、順利運行作好前期準備。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