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政策工具協同聯動
2025年經濟工作要系統集成、協同配合,充實完善政策工具箱,提高宏觀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有效性。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將堅持系統集成、協同配合。全國人大代表、甘肅省財政廳廳長呂林邦認為,這對做好今年經濟工作具有很強的指導性,特別是面對當前經濟形勢,必須強化財政與貨幣、金融等政策工具的協同聯動,提高政策整體效能,努力實現“1+1>2”的政策效應。
“近年來,經濟社會發展對財政保障的需求不斷加大,應牢固樹立系統觀念,聚焦管理改革挖潛增效,更加注重政策間、行業間、部門間的協同聯動。”呂林邦代表建議,要堅持財政和金融一盤棋理念,探索構建“財政+金融”模式,通過整合財政資源,打造統一平臺,變單方發力為協同聯動、變多頭管理為統一運作,政策集成、精準滴灌,撬動更多金融資源和社會資本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同時,甘肅以財政資源統籌為切入點,在全國首創推行‘財政+國資’全新管理模式,推動財政與國有資產主管部門管理工作深度融合,建機制、摸底數,盤存量、優配置,加快建立國有資產資源價值實現機制。”呂林邦代表說。
“從過去的經濟實踐看,影響宏觀經濟調控效果的,除了不同領域專業政策的單獨實施外,還與各個領域專業政策的集成性、協同性有直接聯系。”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氣象局科技與氣候變化司副司長張興贏分析,各類政策之間的集成性和協同性越高,宏觀經濟調控的效果就越好,實現經濟目標就越有保障。堅持“系統集成、協同配合”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
張興贏委員說,2020年,國際清算銀行首次提出“綠天鵝”概念,強調需重視氣候變化可能引發的系統性金融風險。氣候變化導致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發重發,不僅會影響全球能源、糧食等大宗商品價格,而且會增加金融系統的不穩定性,從而增加公共財政負擔和債務風險。因此在全球變化的背景下,未來需要跨行業領域的協調配合,高度關注氣候和氣象條件變化對金融業的影響。 (經濟日報記者 陳發明 劉 亮)
(責任編輯:馮虎)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