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中國移動董事長楊杰:構建涵蓋算力、工具、模型、應用的“AI全棧服務”

中國移動董事長楊杰:構建涵蓋算力、工具、模型、應用的“AI全棧服務”

科創板日報    2025-04-11

《科創板日報》4月10日訊(記者 張洋洋)“中國移動的可調度算力資源已經占全國的六分之一,未來還將在算力網絡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云智算。”

今日,以“由云向智,共繪算網新生態”為主題的2025中國移動云智算大會,在江蘇蘇州舉行,中國移動董事長楊杰在大會主論壇上作出上述表態。

據《科創板日報》記者觀察,在這場中國移動云業務的年度會議上,作為掌舵人楊杰的演講里,緊密圍繞AI,反復強調AI,無不透露出這家運營商All in AI的決心。

據楊杰透露,強化云智算,將聚力四個重點方向,構建涵蓋算力、工具、模型、應用等的“AI全棧服務。

在打造融合型算網基礎設施(AI IaaS)方面,中國移動計劃建設超大規模的“算力工廠”,推動萬卡級、千卡級智算中心的倍增擴容。同時開展十萬卡智算中心研究,建設“集中化+分布式”推理算力資源,形成“中心集約、邊緣泛在、中訓邊推、訓推一體”的智算體系。

▍算力“回彈”

楊杰認為,以數智化為主要特征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數據成為新生產要素,算力成為新基礎設施和基礎能源,人工智能成為新生產工具,推動經濟社會從“互聯網+”、“5G+”向“AI+”加速轉變,為算網基礎設施演進帶來新機遇、提出新要求。 楊杰判斷,AI的“規模效應”持續深化,這對基礎設施架構提出新的要求。作為數智化革命的重要驅動力量,AI發展呈現“兩個規模效應”。

一是技術能力的規模效應,隨著高水平算法、高性能算力、高質量數據的持續投入,AI整體能力將實現指數級增長,每年提升約10倍。

二是經濟效益的規模效應,隨著AI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更深層次的應用,AI使用成本將顯著降低,每年下降約10倍。在“兩個規模效應”驅動下,AI任務成為算網基礎設施承載的主要內容,到2030年在全網流量中的占比將達到64%。這一變化將對算網基礎設施架構創新提出迫切需求。

同時,算力的“回彈效應”加速顯現,釋放算力服務新需求。通用人工智能技術的創新突破、廣泛應用,將大幅提升算力使用效率,引發算力領域的“杰文斯悖論”,帶來“兩個新變化”。

一是算力總量的指數增長,未來3年,我國智能算力規模增長超2.5倍,年均復合增速近40%。

二是算力結構的顯著變化,推理算力需求將超過訓練算力需求,未來3年,推理算力年復合增速將達到訓練算力的近4倍,到2028年,推理算力規模將超過訓練算力規模。這一進程將給算網發展注入新的動能,推動產業進入新一輪增長周期。 此外,連接的“加速效應”不斷拓展,催生信息消費新形態。

一是AI智能終端,云邊端算力、數據和模型在網絡的帶動下加速整合貫通,顯著提升AI智能體的性能,深度嵌入各類終端設備。二是智能網聯汽車,到2030年,智能網聯汽車在新車中占比將超過80%。三是智能機器人,到2030年,80%的人類將每天與智能機器人打交道,未來機器人數量也將超過人的數量。

▍算力、工具、模型、應用,中國移動全都要

也因此,楊杰判斷,“三個效應”的疊加釋放,將引發算網基礎設施的結構性、深層次變革,使得“由云向智”成為大勢所趨。

在這一趨勢下,算力網絡的核心載體由傳統的“云計算”向云和AI深度融合的“云智算”升級,體系架構從IaaS、PaaS、SaaS三層拓展為AI IaaS、AI PaaS、MaaS、AI SaaS四層。

AI IaaS,即智算網一體化供給的基礎設施服務,通過泛在網絡推動東中西、云邊端、通智超量、訓練推理等多類型算力“聯算成網”,依托算網統一編排的算網大腦,實現資源的靈活調度、按需使用。

AI PaaS,即面向各類創新主體的工具平臺服務,提供以AI為核心的研發、運營、測試等全環節工具鏈和開發環境,顯著提升全社會AI創新效率。

MaaS,即加速AI一站式落地的模型服務,匯聚模型、能力、智能體等資源,推動AI在各行業的普及滲透。

AI SaaS,即覆蓋多樣化場景的AI應用服務,賦能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社會治理方式的數智化轉型,充分釋放AI價值潛能。 在算力網絡的基礎上,中國移動將進一步強化云智算的創新引領,聚力“四個重點方向”,構建涵蓋算力、工具、模型、應用等的“AI全棧服務”。 推動云智算從理念構建走向產業實踐,需要社會各方緊密協作。為此,楊杰提出三點倡議:一是共同攻堅核心技術。深化各類創新主體聯合攻關,加速突破存算一體、類腦計算、異構計算等前沿技術。

二是共同培育普惠應用。探索新業態、新場景、新模式,共建好用、易用的云智算產品服務體系。

三是共同構筑全球生態。加強國際合作,推動全球在云智算的技術路線、演進方向等方面形成共識,為算網基礎設施演進提供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