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發布“1+10+N”基金集群助力人工智能等新興賽道發展
2月28日,由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主辦的“2025廣西政府投資基金高質量發展大會”在廣西南寧召開。達晨財智、中科創星、春華資本、前海方舟、毅達資本、元禾辰坤等知名投資機構參與會議。
在上述會議中,廣西壯族自治區財政廳正式發布“1+10+N”基金集群,并預計到2027年底,通過自治區本級財政資金注資廣西引導基金將累計達到300億元以上,并帶動各類資本投資設立戰略性新興產業、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區域特色產業、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等10大類N支子基金。
實際上,在2024年12月,廣西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推進廣西政府投資基金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中,就已明確提出政府投資基金將錨定支持創新創業、產業升級、科技創新等投資方向,加速構建自治區“1+10+N”基金集群,鼓勵培育發展長期資本、耐心資本、大膽資本。
“近三年來,達晨已在廣西推動8家投資企業的項目落地。目前,我們正在推動一家做負極材料企業的項目以及一家生物科技企業的引進。”2月28日,達晨財智創始合伙人、董事長劉晝向經濟觀察網記者表示,短期考核不利于耐心資本發展,未來政府引導基金可以適當放寬返投比例要求,完善考核機制和容錯機制,并深化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的資本聯動。
記者了解到,在基金集群發布的同時,30家基金管理機構與廣西政府投資引導基金簽約,認繳規模近600億元,投資領域涵蓋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低空經濟等多個賽道,廣西亦欲借此打造“中國—東盟人工智能創新合作中心”,為今后的合作與交流提供平臺。
“我們正積極參與籌設廣西人工智能產業基金,助力‘1+10+N’基金集群建設。”2月28日,中信投資控股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梁惠江在會上表示,未來中信投資將重點聚焦人工智能、數字經濟、低空經濟、北斗遙感及空間地理信息4個方向,綜合運用“子基金投資”和“項目直接投資”兩種方式,為廣西產業發展引入更多優質企業。
劉晝在上述會議中亦發言表示,中央賦予廣西“三大定位”戰略使命,即構建面向東盟的國際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區開放發展新的戰略支點和形成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和絲綢之路經濟帶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每個定位背后都是沉甸甸的責任,在廣西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過程中,亟需風險投資的協同支撐。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