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集體錯過”DeepSeek后頂級VC反思:顛覆性創新需全新投資模式

“集體錯過”DeepSeek后頂級VC反思:顛覆性創新需全新投資模式

科創板日報記者張洋洋    2025-03-28

《科創板日報》3月28日訊(記者 張洋洋)“我在一年多前找了三撥人,想通過他們找梁文鋒(DeepSeek創始人)見面,但都被拒絕了。拒絕見面的理由大概就是,認為我們沒有創新精神,道不同不相為謀。”

在“亞洲青年科學家基金項目-上海前沿科學交流會”上,當談到下一代顛覆創新時,五源資本創始合伙人劉芹,說起了自己的一些投資憾事。

“那我的待遇比你‘好點’,因為芯片算力的緣故,我跟DeepSeek的人有過交流和后續溝通。”作為專注于半導體行業和人工智能領域的投資者,璞華資本管理合伙人陳大同緊接著打趣說道。

在這場聚焦未來產業和青年科學家的活動上,AI大模型技術和DeepSeek,不可避免地成為眾人討論的核心。

▍投資人的反思

作為中國頭部VC的掌舵者,當劉芹說出自己的投資憾事時,投資圈集體“錯過”DeepSeek的遺憾情緒,又一次在會場這個狹小場域中彌散開來。

近年來鮮少在公眾視野露面的元禾璞華合伙人陳大同,也出席了這場大會并參與對談。

哪怕跟DeepSeek有過深度溝通,但陳大同依舊認為,作為元禾璞華這類性質的基金,也很難投進DeepSeek,原因是基金和項目模式相差太遠,對于目前的風險投資來說,沒有產業落地和商業模式的DeepSeek很難成為投資標的。

在陳大同看來,AI將對全球產業產生巨大影響,但當前的資本結構可能無法有效支撐這種顛覆性創新范式,因此他呼吁建立新的資本結構以支持前沿科技的發展。

北極光創投創始管理合伙人鄧鋒則相對樂觀,“我們確實錯失了,但也不覺得這個后悔或者難受”。

在鄧鋒看來,DeepSeek給當下的投資界帶來了新的投資判斷和評估項目的模式,他認為,科技成果轉化應更注重產學研結合,以實現科學、工程與行業的快速迭代,形成閉環。此外將社會資本和政府資本結合起來,探索類似OpenAI的非盈利研究模式,以更容錯的方式支持前沿創新,或許能找到更好的創新項目。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可能還會錯失下一個DeepSeek。

鄧鋒看好具有商業思維的青年科學家、早期投資人與企業經驗的結合,并指出AI的應用落地、數據獲取及與其他垂直領域的結合是未來投資的重點。

▍DeepSeek給AI帶來了什么?

有關AI技術本身的討論,是這場前沿科學交流會的核心議題,其中之一便是推理能力。當人們看著Deepseek是如何拆解問題的,都會相信它是在“深度思考”。

“強化學習讓大模型學會思考是自然而然的事,因為技術已經到了臨界點。”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人工智能創新中心主任王夢迪說。

在DeepSeek-R1模型問世前,她的團隊用4張GPU訓練出具備深度思考能力的32B大模型,全球范圍內也有許多團隊在推動這一進程。在她看來,DeepSeek的出現是一種必然。但在一年前,當王夢迪和朋友探討此事時,幾乎無人相信這一時刻會來得如此之快。

王夢迪認為,AI以一種“世界語”的姿態打破了各學科的“方言”,將原本各學科一點點向前推進的發現整合了起來。當前,AI仍處于學習不同學科“語言”的階段,AI4S(由AI驅動的科學)將是下一個爆發點。

大模型的進化一直遵循“Scaling laws”定律,即訓練數據規模越大,模型性能就會越來越好。隨著OpenAI、谷歌在AI模型開發方面陷入瓶頸,越來越人意識到“數據墻”的問題。

“AI未來可能會面臨數據瓶頸,尤其是數據收集和清洗的挑戰,以及大公司對數據的壟斷問題,開源社區需要共同努力解決這些難題。”王夢迪說。

當AI科學家苦于數據不夠用,也許能從物理學獲得靈感。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2023亞洲青年科學家項目物質科學研究員朱華星表示,物理學其實是一門大數據科學。

他舉例說,大型強子對撞機每秒產生4000萬次粒子碰撞,受制于存儲空間,絕大部分數據被舍棄了。這些原本被舍棄的數據能否成為“喂大”AI的養料呢?公眾科學家也許是一種可借鑒的模式,即開源數據,讓有興趣的人一起來研究。

朱華星認為,想要大模型變得和人一樣智能,必須賦予其認識世界的能力。這一觀點與當下火熱的具身智能不謀而合。相較于語料數據,動作數據其實更多,但已采集的卻相當有限。全球所有詞匯表加起來才1萬多個,但動作幾乎是無窮的,這也是當下人形機器人發展如此之快的原因。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