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機器人主題ETF入金兇猛!年內凈流入近140億,兩龍頭最被瘋狂加碼

機器人主題ETF入金兇猛!年內凈流入近140億,兩龍頭最被瘋狂加碼

財聯社記者沈述紅    2025-03-20

3月19日訊(記者 沈述紅)在高位震蕩的背景下,機器人板塊止盈盤帶來的沖擊正逐步消化,交易熱度依然不減,資金也依舊大量涌入。

從近30個交易日的交易情形看,機器人ETF在絕大多數交易日里保持著資金凈流入。W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17日,天弘中證機器人ETF(159770)有28個交易日資金凈流入,在跟蹤相同指數的同類產品中位居第一,其余3只同類產品出現資金凈流入的天數也都維持在23個交易日至26個交易日區間內。

規模和份額方面,四只中證機器人ETF和兩只國證機器人產業ETF年內規模和份額分別增長136.88億元、119.09億份。其中頭部產品份額增長顯著,例如天弘中證機器人ETF年內份額分別增長33.67億份,規模增長37.12億元。相比之下,部分同類產品規模增量不足4億元,龍頭產品的虹吸效應由此可見一斑。

高位震蕩之下,機器人板塊的未來走勢也備受市場關注。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機器人板塊前期調整過程已經釋放一定程度的壓力,隨著市場重拾升勢、風險偏好修復以及流動性保持充裕,相應板塊有望在政策支持、產業進展和技術突破的多重推動下,再度呈現亮眼表現。也有基金公司建議投資者從長期視角參與機器人的投資,同時注意短期波動風險。

大漲77%后,資金依舊“洶涌”

雖然面臨短期高位區間震蕩調整,但機器人板塊的交易熱度依然不減。在華東一家公募基金經理看來,這是市場定價較為高效的一種表現方式。

數據顯示,截至3月18日,中證機器人指數自924行情以來已大漲77.60%。雖然近期有所調整,但其年內漲幅仍有27.21%,僅2月以來的漲幅便有21.10%,大幅領先于其他寬基指數走勢。

在此背景下,多只機器人ETF凈值和份額也雙雙得到增長。就收益和跟蹤誤差而言,截至3月18日,天弘中證機器人ETF年內回報為26.89%,是四只跟蹤中證機器人指數的ETF中年內收益最高且跟蹤誤差最小的產品。緊隨其后的,是華夏和銀華旗下中證機器人ETF,這兩只產品年內收益分別為26.87%、26.49%;國泰中證機器人ETF則以26.28%的年內收益落后基準0.93個百分點。

和中證機器人指數ETF相比,易方達和景順長城旗下兩只跟蹤國證機器人產業指數的ETF收益相對落后,年內收益分別為24.53%、24.40%。

image

份額方面,天弘中證機器人ETF、華夏中證機器人ETF是年內份額增長最為顯著的兩只機器人ETF,份額增量均超30億份,這一表現在全市場主題ETF中也較為突出。其余機器人ETF年內凈流入份額則僅在1.33億份至3.74億份區間內,龍頭產品的虹吸效應由此可見一斑。

在近30個交易日中,天弘中證機器人ETF僅有兩個交易日資金凈流出,其余交易日均為凈流入。截至3月17日,連續凈流入天數在4只同類產品中表現第一;華夏、銀華、國泰旗下中證機器人ETF也分別僅有4個交易日、6個交易日和7個交易日出現了資金凈流出的情形。

伴隨著資金的凈流入和凈值的增長,相關產品的規模也呈正向增長,累計吸金超140億元。例如,天弘中證機器人ETF規模在3月14日達到50億元,其最新規模為51.28億元,年內增長37.12億元。

壓力有所釋放 有望再呈亮眼表現

隨著止盈盤帶來的沖擊被逐步消化,機器人板塊未來的走勢如何?投資者又該如何在追尋貝塔產業機會的同時,謹防被貝塔裹挾?

在基本面的角度,天弘基金認為,工業機器人作為機器人板塊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產量在2月份持續增長,顯示下游制造業景氣度有所回升;螞蟻集團、1X機器人、FigureAI等國內外人形機器人方面的新創企業也都有不少最新進展。隨著技術和產業化的持續推進,機器人板塊未來仍有較大的成長空間,值得投資者持續關注。

不過,該公司建議投資者從長期視角參與機器人的投資,同時注意把握短期投資節奏,可采取定投、網格交易等策略。

“機器人板塊前期調整過程已經釋放一定程度的壓力,后市表現依然值得期待。”永贏基金經理張璐在其“定投日記”中指出。

在他看來,隨著市場重拾升勢、風險偏好修復以及流動性保持充裕,人行機器人板塊有望在政策支持、產業進展和技術突破的多重推動下,再度呈現亮眼表現。“隨著產業巨頭的加速布局和多場景商業化應用的推進,技術成熟度和市場接受度不斷提升,預計這一板塊將在未來帶動相關上下游產業鏈的發展。”

“受限于目前相對較弱的感知交互和泛化的能力,當前人形機器人應用場景受到一定的局限,只能從環境相對封閉、工序相對簡單且標準的場景開始。隨著能力等級的提升,人形機器人的應用場景有望擴展。未來,或在工業和服務場景廣泛滲透,并走進千家萬戶。”華富基金經理沈成表示。

長期視角下,沈成認為其市場規模將超過10萬億元。“未來3到5年,人形機器人領域會涌現一批值得投資的標的,且由于行業容量足夠大,標的成長的斜率或更大,天花板也更高。”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