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明日主題前瞻】英偉達GB200的良率已經達到批量生產標準

【明日主題前瞻】英偉達GB200的良率已經達到批量生產標準

新火種    2025-03-18

【今日導讀】

【主題詳情】

英偉達GB200的良率已經達到批量生產標準

據媒體報道,針對英偉達GB200 AI服務器是否量產,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在法說會上表示,經過半年多來的數據收集,GB200的良率已經達到批量生產標準,GB200是一個很復雜的系統,零組件又很多,使得測試也非常復雜,經過流程不斷改善之后,生產已經愈來愈穩定,未來幾個季度出貨將不是問題。

國盛證券認為,對25Q1及2025全年AI服務器的樂觀展望可能來源于高端服務器機柜逐步放量,英偉達GTC大會召開在即,硬件升級可期,目前英偉達供應鏈大部分下行風險已經充分釋放,PCB、電源、連接、散熱等升級不斷,看好產業鏈充分受益于AI浪潮。

公司方面,錦富技術控股子公司邁致科技針對英偉達個性化需求定制開發的量產版AOI檢測設備已通過階段性驗證,該檢測設備已被英偉達寫入新一代數據中心中某一核心物料的IQC檢測規范文件,該文件將會被陸續下發給其全球各服務器ODM代工企業及云服務提供商。英維克全鏈路布局液冷解決方案和儲能溫控產品,公司作為伙伴參與了GB200平臺構建。

華為中國合作伙伴大會2025即將召開

據媒體報道,華為中國合作伙伴大會2025,將于3月20日至21日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寶安)舉行。據悉,大會以“因聚而生 眾智有為”為主題,在2024年“數智有為”的基礎上邁向“眾智”新高度,旨在通過聚合(Aggregate)伙伴能力,升級(Ascend)對伙伴的支持,加速(Accelerate)客戶數智化進程,讓“伙伴+華為”體系在NA、商業和分銷市場持續提升能力的同時,全面擁抱千行萬業智能化新時代。

據悉,大會聚焦方向之一就是商用終端新品的亮相。華為擎云將展示全場景商用終端及五大行業解決方案(教育、金融、政務、能源、醫療),同時發布搭載國產操作系統、全棧自研率接近100%的自主創新終端產品。開源證券表示,2025年將是原生鴻蒙關鍵一年,有望為產業鏈伙伴帶來可觀業務增量。看好華為鴻蒙產業崛起趨勢,建議重視生態伙伴投資機遇。

公司方面,潤和軟件與華為有全方位的生態合作,并持續深度參與開源鴻蒙、開源歐拉、昇騰、鯤鵬領域的生態建設。智微智能深度參與了鴻蒙生態建設,公司為推進以開源鴻蒙(OpenHarmony)為數字底座,與中軟國際簽署了《合作開發協議》。中軟國際主要提供計算機系統及開源鴻蒙物聯網終端,智微智能主要提供物聯網終端及計算機產品硬件研發&生產能力,雙方基于各自優勢能力,聯創國產自主可控的開源鴻蒙物聯網終端及計算機產品。

南京電信攜手華為打造業界最大5G-A低空通信專網

據報道,近日南京電信聯合華為率先建成覆蓋南京主要城區的 5G-A 低空通信專網,實現了從試點驗證到規模商用的關鍵轉變。該網絡采用數百個C-Band獨立模塊形成對空覆蓋,解決地面站兼顧低空通信時所面臨的碎片化覆蓋、頻繁切換和強干擾等主要挑戰,滿足600米以下空域業務的通信需求,成為目前業界規模最大和技術最先進的低空通信專網。

低空經濟產業鏈涉及高端制造業、通信等多個行業,應用端廣泛涵蓋智慧城市、文旅觀光、科技農業等新業態,低空經濟是典型的資金、技術與高端人才密集型產業,產業規模空間廣闊。華龍證券指出,商用一步之遙,低空應用落地可期。展望后續,空域改革深化、基建和試點擴容、適航和運營取證等方面進展及多元場景商用落地將成為行業發展重要驅動力;固態電池技術的成熟也有望補齊低空技術的拼圖。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再提“低空經濟”,指出推動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安全健康發展,后續行業各項政策有望接續出臺,推動各地基建加快落地。

上市公司中,廣聯航空在低空經濟領域,公司目前已與多家廠商接洽業務合作,并承接了部分廠商工裝研發、零件試制及復合材料結構類產品的研制業務。漳州發展權屬企業漳州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與漳州市另一家國有企業漳州市交通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漳州市交發低空科技有限公司,該合資公司將作為漳州市低空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和投資運營平臺。英搏爾與億航智能設備(廣州)有限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致力于發展在城市空中交通(Urban Air Mobility)的低空經濟領域中eVTOL產品動力系統的研發及產業化。根據協議,英搏爾將負責向億航智能提供滿足其技術指標要求的電機產品,億航智能負責產品到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的整機安裝、銷售等。

米哈游創始人再創業,AI游戲來了?

近日,有用戶在多個海外社交平臺發布一則游戲預告片,為一款名為《WhispersfromtheStar》的游戲招募內測志愿者。公開信息顯示,該游戲的制作方為Anuttacon,系米哈游創始人蔡浩宇創立的人工智能公司。從目前的預告片來看,這是一款以AI智能體語音交互為核心的太空生存游戲。而這也標志著蔡浩宇打造“AI游戲”邁出重要一步。此外,2025全球開發者先鋒大會(GDC),將于3月18~21日在舊金山召開,或將發布AI游戲的相關重磅內容。

值得注意的是,在剛剛印發的《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中提到促進游戲、電競及其周邊衍生品等消費。天風證券孔蓉認為,目前國內游戲行業政策環境持續向好,地方出臺支持精品游戲國際化的政策,發放版號數量維持相對高位,看好今年游戲AI應用將由第一階段降本增效邁向第二階段玩法創新,AI原生游戲玩法創新加速有望抬升行業整體估值。

上市公司中,名臣健康主要通過海南華多、杭州雷焰、喀什奧術等全資子公司從事游戲研發業務,旗下死神IP產品《境·界刀鳴》目前已經進入監修階段,且公司受托為字節方研發產品,發行和推廣環節以字節方為主導。昆侖萬維持續推進AI+應用業務落地,自研AI游戲《ClubKoala》、《ProjectG7》研發測試工作進展順利。

華為倉頡正式推出革新性Agent開發框架

倉頡社區正式推出革新性Agent開發框架Cangjie Magic。作為首個基于倉頡編程語言原生構建的LLM Agent開發平臺,該框架通過三大核心技術突破重構智能體開發范式:獨創Agent DSL架構 - 基于倉頡語言特性設計的領域專用語言,實現智能體建模的聲明式編程;原生支持MCP(Model Context Protocol)通信協議;智能調度引擎 - 集成模塊化服務調用機制與動態任務規劃算法。

開源證券陳寶健表示,倉頡編程語言是一款面向全場景智能的新一代編程語言,主打原生智能化、天生全場景、高性能、強安全。2019年,倉頡編程語言項目在華為誕生,歷經5年研發沉淀,大量研發投入,于2024年6月21日在HDC2024正式亮相。倉頡編程語言通過現代語言特性的集成、全方位的編譯優化和運行時實現、以及開箱即用的IDE工具鏈支持,為開發者打造友好開發體驗和卓越程序性能。倉頡語言的發布,代表國產基礎軟件研發領域取得又一重要進步,有望填補國產編程語言的空白。

上市公司中,東方通表示,目前公司消息中間件TongLINK/Q、交易中間件TongEASY、通用文件傳輸平臺TongGTP等產品已實現對倉頡語言的支持。普元信息與華為在智能化數據中臺、低代碼開發平臺等多條產品線上均有合作,并與華為倉頡語言展開分布式配置、資源監控等中間件研發攻關,共同推動國產軟件產業的創新與自主可控。科藍軟件是倉頡最早的生態合作機構之一,目前在鴻蒙原生開發、服務端開發已完成相關產品研發、推廣,包括科藍鴻蒙TEE架構多因素身份認證工具(倉頡版本)、科藍金融交易可回溯系統(倉頡版本)等。

英偉達即將舉辦全球AI界頂級峰會,或展示在細分領域最新進展

當地時間3月17日至21日,英偉達即將在美國加州圣何塞舉辦全球AI界頂級峰會——GTC2025。今年英偉達還首次推出了“量子日”(3月20日),該活動將聚焦量子運算的現狀與未來發展,并邀請D-Wave、IonQ等業界領袖共同討論量子技術的應用。據悉,英偉達還可能展示其在量子計算領域的最新進展。值得一提是,上周五美股量子計算概念股表現強勢,QBTS收漲逾45%,QUBT收漲逾29%,ARQQ收漲逾15%。

作為21世紀最具戰略意義的前沿科技之一,量子計算技術已然成為全球科技競爭的核心焦點之一。民生證券呂偉表示,英偉達在首個“量子日”聯合IonQ、D-Wave等頭部企業探討量子硬件、算法及商業化路徑,有望全面且深入地剖析量子計算在未來數十年內可能為產業帶來的變革,并勾勒出通往可實用化量子計算應用的清晰路徑。在海外量子計算逐步商業化落地的同時,以“祖沖之三號”為代表的我國量子計算產業與海外的差距逐步縮小,同樣有望受益于本次量子計算產業的重要催化。

上市公司中,科大國創投資的國儀量子是以量子精密測量為核心技術,為全球范圍內企業、政府、研究機構提供以增強型量子傳感器為代表的核心關鍵器件、用于分析測試的科學儀器裝備、賦能行業應用的核心技術解決方案等產品和服務。復旦復華與本源量子計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舉行戰略合作簽約儀式,雙方就攜手開拓超導量子計算機應用市場,共謀量子計算產業發展達成合作意向。

華為申請注冊“MATEROBOT”商標,有望推出自家品牌機器人產品

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中國商標網)顯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在2月13日申請注冊“MATEROBOT”商標,相應商標注冊號為83432155,國際分類為9(科學儀器)。華為在MWC2025中與中國移動、樂聚聯合發布搭載5G-A技術的夸父人形機器人,主要在標準版夸父人形機器人上引入5G-A技術,可實現大場景下高精度定位,同時允許用戶實時遠程操控人形機器人。

華為作為中國頭部科技企業,目前對于人形機器人的商業盈利模式仍然處于探索之中,但進入人形機器人產業趨勢已經較為明確。開源證券認為,華為具備與特斯拉類似的同等能力,目前已具備人工智能、大模型等軟件優勢,同時具備實現車機協同的外部條件,擁有發展人形機器人產業的核心競爭優勢。

上市公司中,科力爾在伺服系統等領域實現了重大的技術突破并成為華為的供應商。豪能股份全資子公司重慶豪能正在建設新能源汽車精密電驅動行星減速機構項目。精密行星減速機可應用于機器人領域。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