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全球人工智能技術產業樞紐!“洋高參”對上海信心滿滿,還提了“金點子”
東方網記者王佳妮、董浩帆、汪偉秋10月15日報道:如何在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中發現新機遇、開辟新賽道,進一步激發城市活力?在今天舉行的第35次上海市市長國際企業家咨詢會議(市咨會,IBLAC)上,近40位“洋高參”與上海領導人相聚一堂,為城市發展建言獻策。會上,人工智能、元宇宙、智慧工廠等再次成為“高頻熱詞”。搶占AI產業高地,上海優勢滿滿今年市咨會的主題為“變局與新機:建設更具活力與韌性的國際大都市”。談及新機,作為本次大會特邀嘉賓,歐洲科學院院士、德國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科學總監漢斯·烏斯科爾特教授在會上提出,上海特別適合成為發展人工智能技術和人工智能商業化的樞紐。超大城市的發展需求,為人工智能解決方案提供了可能性和高回報的機會。在上海,人工智能產業能進行充分適應和廣泛應用。
歐洲科學院院士、德國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科學總監漢斯·烏斯科爾特教授近年來,世界多國已將人工智能列為未來重點發展的產業。那么,在搶占人工智能產業高地的過程中,上海有何優勢?產業“核爆點”在哪? 在漢斯·烏斯科爾特看來,上海有許多非常優秀的學校和研究機構,而且制造業、交通、物流等行業之間互動強烈,上海有更多企業和行業需要人工智能的應用,包括金融、無人駕駛、航空航天等知識密集型產業,因此上海的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應以應用驅動創新為主要優勢,并以此為基礎,有機會孕育出具有專精技術的更聰明的大語言模型。
施耐德電氣董事長趙國華事實上,人工智能已在上海不少企業和行業實現落地。施耐德電氣董事長趙國華在會上分享了實踐案例。“我們和中國聯通合作,以物聯網平臺賦能,針對行業強化各類應用,逐步實現5G與工廠生產,實現生產運營模式轉變,提升工廠的智能化水平和效率,將能效提高10~30%,同時降低運營成本。”發言中,趙國華也提出了建議:上海先進制造業已取得卓越發展,但在工業領域,尤其是中小型企業,仍有很大潛力以待挖掘。他表示,上海應該加大推中小企業的扶持,鼓勵他們采用新技術,比如5G、人工智能、元宇宙并支持智慧工廠擴大規模,提高能效和可持續性。
ABB集團董事長傅賽元宇宙也是近期熱詞之一。ABB集團董事長傅賽在發言中表示,上海已經率先將元宇宙納入到長遠規劃,工業元宇宙大有可為,可以通過整合數字孿生、機器學習、物聯網、混合現實和5G等技術,推進數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融合,實現創新應用。通過跨行業、跨生態系統、跨產業進行新技術合作,機器人化、自動化一定會有很好的機會。留住高端人才,“洋高參”紛紛支招人工智能發展浪潮已至,如何留住高端人才?這也是與會嘉賓關注的熱點話題。漢斯·烏斯科爾特以德國舉例,由于德國的大模型基礎設施不如美國,因此一些德國人才不可避免地流失到了美國的大公司。他認為,作為借鑒,上海政府可以加大這一部分的投入,建立研究機構,為頂尖人才提供各類資源和基礎設施的支持。
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院長薛瀾同為大會特邀嘉賓的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院長薛瀾也表示,上海要著力構建吸引人才的制度土壤,解決具體困難,建立較為客觀的人才評價系統以及淘汰晉升機制,讓高端人才真正體現價值。薛瀾還特別提到,長三角地區有著非常健康的人才流動網絡,上海在其中起到了關鍵的引領作用。傅賽則建議政府、企業、大學三方合作,一起攜手,打造一些實驗室、培訓教室,提供最新的技術,進行教育和培訓。“一年一度在上海舉辦的進博會和工博會,都是非常重要的平臺,為推動跨境合作、探索協同創新提供更多可能。”




相關推薦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