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鋼:人工智能滲透財富管理各環節,全委托的智能投顧方興未艾
9月8日,在外灘大會財富管理行業論壇上,中國證監會前主席肖鋼表示,我國數字經濟快速增長,隨著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普及應用,以及居民財富管理需求的大幅增長,各類資管機構和財富管理機構積極擁抱數字化,“以客戶為中心”正在走出一些新業態、新模式。
“數字技術持續推動財富管理行業生態變化,并呈現出互聯網化、智能化、開放化三大特征。”肖鋼認為,財富管理行業大規模數字化可以追溯到十年前的移動互聯網發展時期,各類貨幣基金的出現使財富管理開始進入尋常百姓家,普惠、便捷的理財產品和體驗觸手可及。近年來,隨著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普及應用,以及居民財富管理需求的大幅增長,各類資管機構和財富管理機構積極擁抱數字化,“以客戶為中心”正在走出一些新業態、新模式。
關于財富管理行業的互聯網化,肖鋼認為,越來越多的機構和平臺,圍繞產品投研、資產配置、持有陪伴等用戶投資全生命周期,紛紛探索相應的服務模式。他舉例稱,理財直播、理財社區已經基本成為行業陪伴和投教的標配。“數字財富管理探索初期,行業機構主要是把專業產品轉移到線上銷售,不斷豐富產品類型。”
“人工智能已經滲透到財富管理行業各個環節。”談及財富管理行業的智能化,肖鋼認為,智能化在支持投研、產品設計、用戶運營、投資決策、服務陪伴等環節上持續升級。其中,隨著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知識圖譜、多輪對話等智能技術應用,智能理財助手和專業理財師相配合的“人機協同”模式,使用戶分層服務更高效、精細化、專業化。肖鋼指出,當前“全委托”的智能投顧方興未艾,特別是在“顧”的方面,智能化應用仍有很大空間和潛力。
財富管理行業的開放化,在肖鋼看來,既得益于智能技術加速應用,也離不開行業“開放共建”的生態模式。基于線上技術優勢和用戶基礎,互聯網平臺較早開始了探索,如從開放機構自營陣地,到體系化開放數字服務矩陣;從觸達客戶到理解客戶、陪伴客戶等。如今,開放式的財富管理平臺也成為大型銀行的標配,能夠幫助資管機構低成本、高效率地開展數字化服務,也讓財富管理平臺匯聚不同機構的專業優勢,豐富平臺的服務厚度,為客戶創造增量價值,提升服務體驗。財富管理開放生態提升了整個行業的效率,促進了各方共贏。
肖鋼認為,新一代投資者是“互聯網時代的原住民”,對財富管理服務的便捷性、專業性、智能化提出了更高要求,這需要財富管理服務更有溫度,以數字技術和開放生態作為支撐。肖鋼也建議,各機構要建立數字化發展長期戰略目標,加快數據中臺建設,加快形成智能投研和服務體系,打造更強的行業競爭力。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