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市場正迎來更多積極變化,券商熱議兩會經濟專題記者會
3月6日訊(記者 高艷云)兩會經濟專題記者會引發熱議,諸多券商機構及賣方研究首席予以高度關注。
3月6日,國家發改委主任鄭柵潔、財政部部長藍佛安、商務部部長王文濤、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證監會主席吳清就發展改革、財政預算、商務、金融證券等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中金公司研究部國內策略首席分析師李求索指出,發布會傳遞的精神與政府工作報告政策方向一致且更為具體,更傾向于細項政策落實。全年流動性環境有望延續寬松,相關政策有較大潛在應對空間。A股市場已過重山,底部已現,投資者信心逐步回穩。
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瑞東稱,資本市場將深度融入國家發展戰略,推動投融資協同發展,形成了投融資良性互動的繁榮局面,進一步活躍市場,推動股市健康發展。預計資本市場將進一步引導資本向科技領域的聚集,充分發揮資源配置功能,支持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進一步提升資本市場服務科技創新和新質生產力發展的能力,從核心技術突破到創新主體培育,從產業融合發展到金融服務優化,全方位塑造經濟發展新優勢,為我國經濟在全球經濟浪潮中穩健前行提供源源不斷的資本市場動能。
西南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葉凡認為,多部委對于經濟相關政策的闡述體現出今年實現5%左右的增速目標有基礎、有支撐、有保障,宏觀調控政策持續“加力”,同時聚焦于支持科技創新和提振內需。
萬聯證券研究所策略首席分析師宮慧菁稱,進一步強調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持需加大力度與提升質效,內容與兩會政府工作報告的重點方向一脈相承。
在東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蘆哲看來,在新“國九條”和“1+N”政策體系的配合下,在創新產業不斷發展的當下,資本市場有望迎來更多長線的源頭活水,從中國企業的內在價值出發,實現資本市場的良性發展。
德邦證券研究所所長程強認為,當前,經濟發展的關鍵時刻,既要看到政策所帶來的機遇,也要應對前行道路上的挑戰。通過持續用力、更加給力的政策支持,“關關難過關關過,前路漫漫亦燦燦”,通過加快培育新動能,推動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我國將以堅定的步伐邁向高質量發展。
武漢金控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華源證券黨委書記、董事長梅林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證監會主席吳清提到的一系列舉措既著眼當前市場的現實需求,也為資本市場的長期健康發展奠定了更堅實的基礎。
財信證券表示,科技金融作為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最重要的領域,資本市場在科技股權融資、科技資產價值挖掘、科創債券發行、科技資源高效配置等領域都大有可為。在政策積極引導及科技產業趨勢加持下,未來科技金融將在加速科技創新進程、推動經濟新舊動能轉化、助力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等方面發揮更大價值。
廣發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劉晨明指出,吳清稱DeepSeek在全球人工智能領域脫穎而出,帶動了中國資產價值重估。全球本輪中資科技股重估的條件已經具備,中期維度上,對AH科技龍頭可以看高一線。
李求索:發布會更傾向于細項政策落實
李求索建議重點關注以下方面,貨幣政策方面,全年流動性環境有望延續寬松,支持經濟增長回穩向好;財政政策更加積極,面臨外部不確定性,我國相關政策有較大潛在應對空間;產業政策方面,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將很快發布實施;資本市場方面,中長期資金入市的堵點有望進一步被打通,助力推動我國經濟結構轉型與高質量發展。
李求索認為,A股市場已過重山,底部已現,投資者信心逐步回穩,風險偏好有望繼續回升。在科技與文化領域發展超預期的催化下,市場結構性機會增多,自下而上的賽道研究更加重要。
配置方面,李求索建議重點關注幾條主線,一是景氣成長,本次發布會高度重視對科技創新領域支持;二是新型紅利,新視角關注食品飲料等泛消費領域;三是政策支持,結合此次發布會精神,建議關注受益于內需政策加強和基本面預期改善的順周期行業可能有階段性機會,同時關注并購重組、破凈、化債等政策預期較高領域。
蘆哲:資本市場有望迎來更多長線活水
蘆哲提到,未來,新“國九條”以及“1+N”的政策體系的仍將不斷深化,后續配套的落地措施也有望持續落地見效。科技企業在政策支持、產業技術突破的浪潮下,有望迎著政策之風進一步成為中國經濟轉型的重要力量。
蘆哲認為,目前來看,兩批互換便利操作的金額逐步提升,未來有望進一步擴大;保險資金、各類養老金大幅入市,有力地維持市場穩定;權益基金規模快速提升,公募基金費率進一步降低,更好地降低了投資者的交易持有成本,提升了投資者回報;對市場資金的長周期考核制度更加健全,價值投資理念進一步加強,提升了資本市場的穩定性。
蘆哲表示,在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的過程中,資本市場作為金融體系的核心組成部分,承擔著兩項重大任務:一是優化資源配置,通過市場機制引導資金流向科技創新、綠色經濟等戰略領域;二是化解金融風險,降低企業杠桿率,拓寬直接融資渠道,緩解銀行體系壓力。在金融市場不斷發展與變革的當下,資本市場穩定的重要性越發凸顯。
葉凡:政策加力穩預期,財政貨幣聯動促增長
葉凡指出,財政政策持續用力、更加給力,具體體現在赤字安排、支出強度、政府債券規模、轉移支付、重點領域保障五個方面。此外,中央財政還預留了充足的儲備工具和政策空間,年中若經濟超預期走弱,財政政策仍有進一步加力空間。
在葉凡看來,降息節奏或擇機調整,但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還有下行空間,預計今年上半年仍有降準可能,同時將進一步用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部分存量工具擴大規模和范圍并降低利率。與此同時,財政與金融政策聯動力度將增大,比如新增實施兩項貸款貼息政策,激發消費動力。
西南證券表示,吳清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經濟主題記者會上系統闡述了資本市場未來改革方向,提出四大核心舉措,旨在增強市場活力、保護投資者權益并推動高質量發展,為資本市場注入長期信心。
西南證券預期,隨著入市的制度堵點被陸續打通,社保、保險、理財等中長期資金或將加速入市,A股活力有望提升。預期通過“強監管”與“促開放”雙輪驅動,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根基將進一步筑牢,將更好地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宮慧菁:專題記者會釋放三大信號
宮慧菁認為,專題記者會主要釋放以下三點信號。
一是,持續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政策持續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產業向新質生產力方向邁進;更加強調推動科技創新,催生新技術新產業,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增強我國經濟發展動能。
二是,加大宏觀調控政策力度,進一步聚焦關鍵領域。預計財政支出將在支持科技創新、民生保障、風險化解等領域繼續發力,為經濟增長提供有力支撐。在產業發展方面,推動資金更大力度支持產業鏈短板領域,聚焦“硬科技”攻關。
適時降準降息有望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寬裕的流動性也有望刺激居民消費和增加投資意愿。預計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精準性有望進一步提高,優化供給結構,聚焦實體經濟的關鍵領域。
三是,更大力度支持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年內金融資產投資公司的股權投資試點、保險資金長期投資改革試點等改革有望為資本市場提供更多中長期資金來源,助力市場流動性改善。預計政策將加大對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的科技型企業的股權融資支持力度,引導社會資本加大向金融“五篇大文章”重點領域投資布局力度。加大力度活躍并購市場,支持科技、綠色產業領域高效整合重組。
程強:政策持續用力、更加給力
程強認為,一系列政策“組合拳”為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提供了有力保障,加速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進程,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程強指出,當前我國資本市場制度不斷完善、運行態勢持續向好。
一是今年兩會的總任務中提出要穩住樓市股市,近期港股、A股漲勢喜人,資本市場是承載居民財富的重要領域,資本市場向好有利于居民消費意愿提升,經濟就更有條件良性循環起來。
二是資本市場加快改革開放。持續推動新“國九條”和“1+N”政策體系的落地見效。逐項打通社保、保險、理財等中長期資金入市卡點堵點,多渠道增強戰略性力量儲備。從注重融資功能向融資并舉轉變,據證監會數據,超過300家上市公司在春節前分紅,分紅規模超3400億元。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專門提到,改革優化股票發行上市和并購重組制度,加快多層次債券市場發展等,這些舉措有力地支持了實體經濟和科技創新,激發了全社會的創新創造活力。
梅林:聚焦科技金融創新服務發力
梅林稱,打通社保、保險、理財等中長期資金入市的堵點卡點,將從制度上優化中長期資金進入渠道,打破制約長期投資的障礙,為資本市場提供更堅實的流動性基礎。
社保、保險、理財等資金具有長期性、穩定性的特征,引導其更高比例地配置權益資產,不僅能降低市場短期波動風險,也有助于推動市場價值投資理念的深化,提升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此外,增強戰略性資源儲備與完善穩市機制將提高市場應對外部沖擊的能力,賦予市場更強的韌性,進一步提振投資者信心,維護資本市場穩定運行。
本次答記者問,吳清系統闡述了“強監管、防風險、促改革”的核心要求,為資本市場錨定了服務實體經濟、防范化解風險、深化改革創新的主線。
梅林表示,深刻認識到,作為金融國企必須胸懷“國之大者”,將自身發展融入國家戰略大局,以更高站位踐行金融報國使命。華源證券下一步將圍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聚焦科技金融創新服務發力,推動落實吳清主席的部署要求。
財信證券: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
財信證券認為,新時期的科技金融更加注重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優化科技股權融資及價值發現功能、加大科創債券品種創新力度、提高科技資源配置效率,從而實現科技產業與資本市場良性互動、科技股權融資及科創債券融資高效補充、一二級市場科技政策的系統集成及協同配合。
財信證券提到,未來我國資本市場上市政策可進一步向“硬科技”、“真創新”企業傾斜,加快科技創新向產業創新的轉化步伐。可提高市場對科技資產的估值包容度,通過產業創新進一步引領科技創新發展。
關于加大科創債券品種創新力度,下一步,要結合我國多層次債券市場建設,進一步創新科創債券融資品種,為中小科創企業提供靈活多樣、高效率、風險與成本相匹配的債券融資選擇。一是發展高收益債品種,二是加大知識產品ABS類創新型產品發行力度
在提高科技資源配置效率方面,下一步,應進一步加強一二級市場科技政策的系統集成及協同配合,既要避免劣質公司搶占優質公司資源、避免偽創新公司搶占真創新公司資源;又要積極引導傳統產業的上市公司加大對新質生產力的并購力度,鼓勵科技創新型上市公司加大產業鏈上下游的并購重組。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